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剖宫产术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术麻醉失败的发生率以及失败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 143例。决定中转剖宫产后硬膜外腔给予1%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5 min后给予1%罗哌卡因7 ml,罗哌卡因使用后超过20 min未起效者为硬膜外麻醉失败,改用全身麻醉补救。收集产妇体重、身高、产次、ASA分级、硬膜外镇痛开始时宫口扩张情况、VAS疼痛评分、麻醉医师资历、实施椎管内阻滞技术细节、椎管内分娩镇痛持续时间、暴发疼痛时需要通过硬膜外导管单次追加药物的次数以及新生儿体重等;采用Logistic回归对硬膜外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era under curve, AUC)图检验模型拟合效果。

结果

经阴道分娩失败后中转剖宫产243例,中转率为21.3%,硬膜外麻醉失败共计81(33.3%)例,暴发疼痛次数及硬膜外分娩镇痛持续时间>6 h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持续时间>6 h方面,其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0.536。当前模型的预测结果,其ROC AUC为0.789,与AUC为0.5的随机模型相比,当前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随机模型(P<0.05)。

结论

导致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失败与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效果不佳产妇主动增加药物剂量有关,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1~7岁患儿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s control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时不同自控给药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行PCIA,舒芬太尼总量为2 μg/kg,使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为2 ml/h,即舒芬太尼0.04 μg·kg-1·h-1,锁定时间为15 min。采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iogenin-like protein 6,ANGPTL6)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表达与肥胖、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尽管对啮齿类动物研究表明ANGPTL6可以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但其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却升高。研究ANGPTL6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有望为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出台各项政策和制度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和进步。而国有企业内部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标准也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其中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就是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需要不断向着精细化、创新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企业不断通过开展各种机构、管理、机制、体系方面的改革来迎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随之开展一系列的转型创新才能更好地迎合企业的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区别于传统的记账方式,采用分布式账簿记账模式,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对区块链的特点和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