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向下沉潜 也仰望星空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眼光投注到了村头山坡大岩壁上的石刻,那是当年红军刻下的标语:“共产党是给穷人找饭吃的政党!”
  《山盟》讲述了革命老区石家梁村如何帮扶穷困村民摆脱贫困的故事。故事来自基层,有作家李明春最熟悉的场景和最熟悉的人物。他的家乡是贫困县,以前就生活在贫困户中间,所以他对政府的扶贫工作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
  石承是县里的一名干部,被安排去乡下扶贫。与以往的扶贫工作不一样的是,这次精准扶贫给他分配了两名帮扶对象,一名是卧病在床的冬哥,一名是游手好闲的凯子。石承必须让这两名帮扶对象脱贫了才算完成了精准扶贫的任务,尽管石承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到乡下来做扶贫工作的,但他为完成任务仍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把自己的家属都动员起来了。
  在大家的努力下,冬哥治好了腿疾,凯子也从游手好闲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乡下出名的知客事,让自己的才华可以大大施展一把了。
  故事很生动,也贴合了現实,但李明春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现实生活的记录者,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做一个现实生活的思考者。这就有赖于他的仰望星空的眼光。他把农村的扶贫工作放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来考量。
  他的眼光投注到了村头山坡大岩壁上的石刻,那是当年红军刻下的标语:“共产党是给穷人找饭吃的政党!”在作者看来,当下的对口帮扶脱贫,与当初共产党和红军打天下为了让老百姓吃上饭的初心是一脉相承的。山岩上的石刻是共产党对人民许下的承诺,扶贫是共产党为兑现革命的承诺而孜孜不倦作出的努力,只要人民还没有脱贫,革命就不能说成功!
  李明春看到了革命的承诺具有海誓山盟的庄重,因此他给小说取名为“山盟”。李明春的历史眼光还体现在他揭示了承诺的分量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中被逐渐减弱的事实。
  石承的爷爷石新当年为革命参加了红军,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革命成功了家乡的人还受穷。石承的父亲石现尽管也没明白,但他为了实现红军的承诺要想尽办法带着乡亲们致富。到了石承这一代,只是将扶贫当成是一份艰巨的工作任务,还想以各种理由推掉这份工作。那么,到了他的儿子石盟这一代还能不能延续革命的承诺呢?作者特意让他取海誓山盟的盟为名,就是希望年轻一代也能记住红军石刻。小说写到石承最终帮助冬哥和凯子摆脱的贫困的处境,这两位帮扶对象还成为了典型,但是因为帮扶对象的收入没有达标,所以石承还得接受处罚。但石承非常坦然,因为他“觉得贫困户脸上的笑容比奖状更好看”。
  这一笔很精彩,表达了作者对扶贫工作更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扶贫不仅是要让贫困户在物质上脱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精神上也“脱贫”。小说主要是围绕精神“脱贫”来设置矛盾冲突的。冬哥与凯子都有自己的尊严,他们宁愿承受物质贫乏的痛苦,也不愿意接受社会歧视带来的精神伤害。李明春通过《山盟》表达了自己对扶贫的理解,特别是关于精神“脱贫”的认识。
  在小说中,作家一方面用心用情用力塑造扶贫干部的感人形象。这些扶贫干部都是活生生的生活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困难和诉求。石承的爷爷石新是令人尊敬的老红军,他的父亲石现曾担任过县里的领导,始终牵挂着父老乡亲的生活。石承自身也遇到了家里人盼望他生育二孩的迫切要求,但是,为了回到石家梁村参与扶贫,他不得不与妻子朗月分居两地,迟迟都要不上孩子。接替石承的蓝喆,更是遭遇了夫妻离异的不幸,但是他们都义无反顾、全身心地投入扶贫工作中。因为这是共产党的初心,是红军父辈传承下来的责任和使命,是一辈又一辈党的干部优良的传统与作风。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干,干就干好。这些扶贫干部都是常人、凡人,他们没有三头六臂,更非神通广大。尽管他们殚精竭虑尽己所能地工作,但在扶贫进程中,他们也遇到诸多无奈、无力和无助。石承和蓝喆虽然没有得到奖状或表彰,但他们觉得,“贫困户脸上的笑容比奖状还好看”。扶贫先扶志,扶贫更扶心。这些扶贫者用自己的努力,不仅从物质上扶助了贫困者,更是从精神上、意志上激励和提升了他们。
  另一方面,在塑造好扶贫干部的同时,作者注重刻画性格各异的贫困户形象,通过这些千差万别的贫困户,凸显扶贫攻坚之艰难曲折。石承帮扶的贫困户,有因病致贫的冬哥,还有好吃懒做扶不起的凯子。冬哥原本是一个有志青年,热爱艺术,擅长吹拉弹唱。然而,返乡盖房眼看就要过上幸福日子的他,却突然因为腿痛导致下肢瘫痪,妻子携女出走,留下幼子山仔和残疾的他。冬哥要摆脱贫困,就急需巨额钱款安装假肢。石承扶助他,主要便是帮他四处寻求资助以安上假肢,治好他的病以解除他的穷困根源。在贫困户中,还有像夏莲这样真正的硬骨头、争气的女子。这个不幸丧夫寡居的女人,自尊心特别强。尽管扶贫干部蓝喆、范镇长想方设法要帮助她申请政府救济扶持,但她一意自力更生,苦熬苦干。最后,作者描述了一个喜剧式结局:蓝喆母亲蓝婆教会夏莲做酸菜卖钱,蓝喆则通过网络辅导其儿子学习。
  小说中的其他配角,包括蓝喆的前妻凃雅,郝友及其离异的妻子梅琪,王老师和他的妻子傻姑蓝玉洁等等,众多的人物都个性分明,令人过目难忘。作家风趣幽默的语言,更是为小说平添了许多阅读的趣味。
  可以说,这是一部主题积极、人物丰满、生动可读的小说。
其他文献
“诗言志,歌咏言”。抗战时期,承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据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抗战期间,至少流传下来了500多首抗战歌曲,其中以《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松花江上》等为代表。  国难当头,千万中华儿女踏着嘹亮歌声奔赴疆场,无所畏惧,充满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从战歌到凯歌  1935年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穿
目的分析1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和系统进化特征。方法使用细胞培养法对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的病毒进行分离。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法分段扩增全基因组,经测序、比对和组装后获得CV-A4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7.0软件分别基于全长VP1序列和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Geneious Prime 2020.1.2软件对全基因组及编码区各区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并对编码区氨基酸变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