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问卷调查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课题《“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导,基于四大关注(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以“玩中学”为核心,以“科学项目活动”为课程组织形式。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持续性探究的科学活动。旨在使幼儿爱玩的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顺应,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中主动建构科学知识与经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梳理以往经验,统计和分析“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现状,来把握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二、调查的对象
  以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四个园区的所有老师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共发放爱德园区28份,城中园区25份,本部园区36份,苏州湾园区7份,回收率均为100%。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问卷法的研究工具采用自编问卷,搜索相关资料,选出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主要包含“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选择与构建、成长故事三大方面。访谈法则主要围绕问卷内容中有价值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是问卷调查的延伸和补充。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分析
  “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资源较为丰富,经梳理归类为三个部分:物质资源、人文资源和信息资源。
  已利用的物质资源包括各个专用教室,种植园地、户外场地,以及春秋游等。人文资源包括家长、司机、导游,公园、菜场,有吴江特色的垂虹塔遗址、同里古镇等。信息资源包括园本课程的资料库、视频、多媒体课件、幼儿园网站、吴江电台等。
  今后可开发的物质资源可以有动物的饲养区、低结构开放性材料等。可开发的人文资源有黎里柳亚子故居、博物馆、印刷厂、丝绸厂、交警体验馆等,以及非物质文化,如剪纸、苏州评弹,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可开发的信息资源有微信平台、“玩中学”资源库建设、网络专家培训等。
  (二)“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内容选择与建构”调查分析
  “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内容选择与建构”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经梳理统计归类为五个方面:日常种植和日常饲养、春秋游活动、园本课程、专用教室、科技节活动。
  1.日常种植和饲养
  我园日常种植中向日葵、蚕豆、胡萝卜的选择人数比例高,分别为94%,84%,75%。这几种植物从种子播种、发芽,到长叶、开花、成熟,这一系列的生长过程变化明显,适合幼儿观察,并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日常饲养中蚕宝宝选择人数比例最高为78%,蚕宝宝从孵卵,到蜕皮长大,到吐丝结茧,最后破茧成蛾,生长周期短,变化明显,并且能与吴江地方特色蚕丝相结合,非常适合作为“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内容进行实践研究。
  2.春秋游
  有50%以上人数比例选择小班去上方山,那里有品種繁多的动植物,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喜好。有50%左右的人数比例选择中班去绿光农场或尚湖,绿光农场以采摘、游乐为主,尚湖以观赏牡丹为主,各有特色。有74%的人数比例选择大班去天平山,可以围绕枫叶、天平山等进行活动。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在春秋游前、中、后,分别挖掘适合科学探索的内容,建构科学项目方案,让幼儿“玩中学”。
  3.园本课程
  选择人数比例最高的主题分别是《好吃的水果》《好玩的水》《我的家乡一吴江》《好玩的小实验》《虫儿大世界》《水的秘密》。这些内容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有着浓厚兴趣。可以选择一个切入点,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开展科学项目活动,包含教学活动、区域游戏、亲子游戏等,建构项目体系。通过“玩”来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4.专用教室
  有79%的人数比例选择《科学工作室》,在不同的区域中开展磁、电、力、水、光影、连接等小实验,探究各种科学现象,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有65%的人数比例选择《生活工作室》,从生活烹饪中观察食物的变化及营养,制作食物时的科学现象,了解食物的特征,真正体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和生活化。
  5.科技节活动
  有85%的人数比例选择“奔驰”,该主题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认识各种车,了解其特点,种类及用途,车牌、路、交通规则等。探索与车相关的轮子滚动、车的动力、速度等。
  (三)“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成长故事”的调查分析
  “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成长故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以写“成长故事”的方式,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幼儿在“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中的有意义和真实的信息,反思实践。另一方面,幼儿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记录“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中真实的、有意义的过程和发现。
  1.教师撰写“玩中学”成长故事
  大部教师都赞成轶事记录法与表格记录法相结合的记录方法。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过程性的记录中可采用前者,在一些计量的活动中,比如说“完成没有”等情况则可以表格简单记录。
  2.《幼儿成长故事书》记录
  以照片记录和图文结合记录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可引导孩子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并辅助文字和符号记录,帮助解读记录内容。成长故事呈现幼儿的观察足迹,应引导幼儿每日观察,但记录方式各年龄段可以有所不同,小班更适合集体观察,中大班可以是个体、小组观察的基础上记录。大部分人赞成每周一次或是随机,原因是变化不明显。作为科学探究来说,最好是每日观察,可以用符号等表示没有变化。
  五、调查研究的反思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工作,以图表加文字的形式能清晰地看到调查的结果。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追随幼儿发展需要,继续梳理“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的目标,生成、筛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的“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内容,构建并形成系列“玩中学”科学项目活动方案。每一个项目如何开展研究,依靠儿童和教师双方的互动、交流,还有待我们课题研究的继续深入。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教程中进行数学阅读的测试,让学生可以利用高效的数学阅读启发他们在学习数学方面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活跃的兴趣爱好。  一、了解数学阅读  在21世纪的当下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优秀的创新人才,都更倾向于从文化的多样的体现方式来掌握文化养成经历中的本性,熟练地把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论断总结出
以哲学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发现体育与技术根源的一致性、从内在逻辑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球类游戏不仅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与娱乐
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之所以我们要创设自然角是希望能让孩子更进一步接触到自然,从小小的缩影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有创设的自然角,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千篇一律地摆放了各种植物、小金鱼、小乌龟,自然角的创设仅仅是为了向孩子展示一些比较常见的植物、动物吗?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这是孩子们想要的吗?虽然只有方寸之地,怎样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效应呢?总结以往积累的经验,简单阐述班级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而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怎样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探究内容?怎样使科学探究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怎样让家园协作,共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在生活中挖掘适合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科学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前期教学实验结果,构建了运动项目自然强化理论的框架:阐述了自然强化的概念及产生机制,论述了自然强化的特点和作用,并对自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