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场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食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应电场(IEF)技术,一种在食品领域的新型电场加工技术.本文以现有的电场加工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背景,分析发展IEF技术的必要性;简要阐述IEF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推导相关应用公式.同时综述IEF技术在微生物灭活及酶钝化、多糖改性、天然产物提取和其它处理方面的应用,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为IEF技术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母乳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因具有益生元功能、免疫调节功能、抗病原体及毒素以及肠道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乳酰-N-新四糖(LNnT)作为营养强化剂被广泛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HMOs可分为中性寡糖,岩藻糖基化寡糖及唾液酸化寡糖,LNnT作为HMOs重要的核心结构之一,可通过唾液酸化及岩藻糖基化得到多种衍生物.目前不断有研究证实这些衍生物对人体具有独特的作用,其中LNnT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及制药行业的商业价值及应用潜力巨大,对
低聚半乳糖(GO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母乳中的天然功能性食品成分,通过β-半乳糖苷酶(β-gal)酶法生产是目前商业上最重要的GOS来源.β-gal是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具有水解和转糖苷功能.由于β-gal来源和应用方式的复杂性,对应的GOS产物在结构和纯度上有很大差异,因此,以高产高纯度GOS为导向的β-gal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从机理分析,酶种来源,催化方式角度出发,比较不同来源和应用方式的β-gal在催化GOS合成过程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展望β-gal在GOS生产中的应用发展方向.
雅砻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雅砻江流域内降水变化规律及未来的降水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对GCM全球气候模式数据进行降尺度,模拟雅砻江流域未来的降水变化情况.通过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雅砻江流域历史期及未来3种浓度路径情景下的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各时期雅砻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RCP8.5情景>RCP4.5情景>历史期>RCP2.6情景;其空间特征表现为上游降水量的上
石油基化合物有良好的防水性,然而废弃物难降解.纤维素具有质量轻、可降解以及高表面积等优点,在食品包装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自身结构特性导致亲水性强,使应用范围受限.本文主要对近年的疏水食品包装进行研究,通过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诱导纤维表面疏水改性方式分别进行归纳总结,为扩大纤维素的疏水研究提供参考.
无麸质(GF)饮食是解决乳糜泻(CD)疾病患者以及对面筋蛋白过敏人群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也受到健康人群的青睐,也因此推动了该类食品的较大需求.面筋蛋白是一种能够保留二氧化碳的蛋白质复合物,它赋予酵母发酵食品独特的性能.在无面筋蛋白的情况下生产的面团的流变性较差,影响面包的品质.本文是从原料选择、添加不同改良剂以及不同制作技术综述改善无麸质面包的制作方法,为改善无麸质面包的结构、质地、可接受性研究提供参考.
新冠肺炎大流行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微生物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尽管20世纪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对该病毒的最佳预防措施一直是采用所有公共卫生措施中最古老和最简单的措施,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与此同时,疫苗的有效性、快速的开发表明,我们对病毒的理解已经更加深入.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措施的局限和疫苗研制成功,凸显出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采用酶辅助三相分离法(EATPP)同时提取亚麻籽中的油脂、蛋白质和胶,以亚麻籽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EATPP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EATPP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433 U/g,叔丁醇用量3.9mL/g,硫酸铵用量2.1 g/g,三相提取温度45℃,三相提取时间4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3个品种亚麻籽的亚麻籽油提取率为84.47%~89.03%,亚麻籽蛋白提取率为50.58%~55.69%,亚麻籽胶提取率为31.62%~35.61%.采用EATPP不仅能够同时分离亚
日常饮食与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在调节机体活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其具体机制不明确.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可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文从miRNA出发,介绍miRNA介导人参皂苷、白藜芦醇、儿茶素、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食品功能性成分,调节脂肪形成、心血管疾病、神经保护以及抗炎、抗癌的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研究思路.
以福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性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工艺,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二醇基硅胶固相萃取(Generik Diol SPE)、高效薄层色谱(HPTLC)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技术,以脂质得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营养指标、脂质组成、熔融与结晶特性为指标,探讨了水酶法、Folch法和Matyash法对紫海胆性腺脂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中性蛋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和我国油料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格局、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消费、改善我国油料供给能力和结构、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