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众多家长。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之所长,可谓林林总总,而其所短,也不在少数。本文仅就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及改进措施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误区
  1.分数第一,品德其次
  笔者从湖南省岳阳县第三中学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以下数据皆出自此次调查)中发现,有31%的家长最关心学生的分数,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却常常摆在次要位置。的确,分数第一,已经成为目前一部分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能否考取大学,已经成为人们衡量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一种标准。而这种教育取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当代一些青年品质的滑坡,如不懂得孝敬父母,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不讲文明礼貌等。
  2.学习当先,劳动靠边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极端的爱,使这些父母不愿让学生受到任何一点劳累。同时,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够了,是否天天参加劳动根本就不重要。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其他事全都由父母包办。从相关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青少年的劳动意识正日趋淡薄,他们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会干家务,甚至连起码的处事能力、自护能力都欠缺。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依赖性大,适应性不强,不能承受挫折的考验。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将来走上社会,又怎么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环境?
  3.盯住特长,不及其余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想让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误以为只有学有所长,才能有所出息,于是,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硬逼着他们参加电脑培训班、演艺班、各种乐器班、美术班、舞蹈班、外语班等。在培养孩子专业技能的投资上,他们不惜花大量的精力、财力,不惜牺牲本应属于孩子玩乐的节假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的专业非但长进不大,就连文化学习、个性发展、甚至身体的正常发育亦受影响。孩子在父母的严格督促下,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逆反心理。
  4.重视智商,轻视情商
  智力商数主要是衡量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对问题的分辨思维能力是不是好。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方面却不太重视。情绪商数主要体现一个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掌握能力和对外界各种事物的承受能力。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平时,当你遇到困难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回答的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回答:“代你解决”的占23%,“根本不管”的占6%,“强制你自己解决的”占26%,回答“耐心帮你分析情况,鼓励你自己解决,并注意培养你的自立、自治能力的”仅占45%。同时从另外一道题目我们发现,能够及时发现儿女情绪变化且采取相应措施的家长仅占22%。由此可见,当代有些家长们对情商教育的重视是很不够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只有20%归诸于智商的高低,80%取决于情商。智商高的儿童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一定成功,因为他的性格上有很多弱点。所以,情商在人的成长道路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决不能忽视孩子的情商培养。”
  
  二、改进家庭教育的几点措施
  上述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与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我们的父母必须端正认识,统一思想,改进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1.德智并举
  古人云:“有才无德,行不远。”的确,一个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和学问,也难以成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除了让孩子学好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怎么做人。针对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长时性的特点,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因为父母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子女才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反之,父母行为不检点,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总之,我们的家长在注意孩子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教子做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德才兼备,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重视劳动教育,培养自立能力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是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生活自理,先从自我服务性劳动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生活自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二是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从中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其劳动服务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三是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集体公益劳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常言道:温室里长不出大树。要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该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因此,务必把孩子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我国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特长培养。“全面发展”是要让学生有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家庭中,我们的家长既要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特长,又要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我们的家长在对子女培养上应力求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后代在激烈竞争、急剧变化的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4.重视情商的培养
  情商是测定人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它和智商不同,并不是天生注定的。情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来提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情商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可以从五方面入手:①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一个人总有些个性上的盲点,孩子便是如此。所以,做父母的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孩子察觉和认知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从而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对自我持正面但务实的期许。②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学会提高忍受挫折的能力,懂得疏解愤怒、舒缓减压的方法,让自己朝着一定目标努力。③让孩子学会自我鼓励,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将情绪专注于某一目标,克制冲动与永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④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了解与尊重别人的感受与观点。⑤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想让孩子取得成功的人际关系,父母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培养分析与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习与人合作解决冲突与协调的艺术,学会如何关心他人。总之,情商的高低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家长应给予高度重视,为孩子打下稳固的人生根基。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素质养成,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世纪之交的转折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赖以实现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环境、道德氛围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社会发展,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必须走出误区,实现家庭教育的变革。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使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纲要》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起点上,为实现不断增强我国发展动力,实现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的目的而作出的纲领性规划。  针对农村高中发展的现状,着力促使相关政策对农村普高教育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普通高中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办学困境,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与政
我有幸在2011年11月25日参加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第13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外出听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努力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旨在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
对于整个汽车控制系统来讲,汽车转向控制构成了其中的关键要素。在目前的现状下,智能化手段已经全面适用于汽车控制系统,其中包含与之相应的不同算法。具体在涉及到线控系统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内难以学到与岗位相关的技能,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其很难遇到合适的工作,甚至不得不放弃本专业的工作--这是诸多职业院校目前都在面临的教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