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从“陪”到“放”例谈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进步,特殊群体(自闭、发育迟缓儿童)在正常的小学接受教育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他们的成长备受社会的关注,在正常学校中“随班就读”策略便应运而生了,引发了教育者新一轮的探索。在长期的随班就读的循环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特殊儿童的具体表现千差万别,对症下药是关键。
  A同学每天必须要父母一起陪同才肯上学,父母每节课就坐在孩子左右,随时准备代办一切事,如拿笔、拿本子,甚至翻书本等;课间也陪伴左右,不能离开半步,父母如同孩子的“左右护法”。A同学性格古怪,不喜欢和同学交流,喜欢对着人吼,成天趴在桌子上……这一系列的表现不仅仅说明孩子不一样,更说明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失及错误。纠正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尤其是纠正家庭教育中强悍妈妈的认知显得尤为关键。针对孩子和家长的情况,我决定:孩子、家长一起矫正,小步走,慢慢变。

小步走,从距离入手


  首先,拉近我和家长的心理距离,让家长信任我;拉近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喜欢我,这样可以使事情变得更简单,更有效。其次,拉开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让孩子的心理逐渐独立,逐渐融入班级。
  开学前我通过电话和家长沟通了好几次,等到开学那天,我做了三件事:一是和A的父母约定,无论上什么课、发生什么事,只能坐在课室最后面看着孩子上课,不坐在孩子身边,不代替孩子做任何事;课后多鼓励孩子和同学玩。二是找了3个性格活泼的学生,嘱咐他们每天课间最少主动邀请A一起玩一次。三是选择A做我的生活小秘书,每天负责拎我的小手机包,创造机会,建立亲近关系。此外,还经常有意找活给A的父母干,比如搬班级较重的桌椅。以此渐渐增进我和A的亲密、信任感,又可以让A开始习惯父母不在班级的现象,有意培养A的独立能力。
  就这样,我们愉快地度过了第一周,在这一周里,A开始和班上的男同学拍纸牌玩了,开始主动关注我特意忘拿的手机包,并送到我的办公室:“老师,你的包。”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兴奋地说:“真不好意思,老师又忘了,幸好有你帮我。”有时候我也会偷偷地塞给他一颗糖果表示喜爱。A的家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去找领导诉苦了,而是喜欢和我聊天,喜欢主动问有什么要帮忙的事,慢慢地,一切都在起变化。

小步走,距离可以再远一点


  一个月后的周一早晨,我拿着学校的工作安排表,对A说:“小A,有件事我们要一起想办法解决。本周有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参观,明天开始爸爸妈妈就到课室门口陪你,你有什么事下课再找爸爸妈妈。我让妈妈靠着门口坐,你一回头就能见到妈妈,这样可以吗?”
  A答应了我的提议。在这个星期,他表现很好。除了刚开始的那天,上课总是时不时地回头找妈妈,每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就去门口查看父母在不在。剩下的几天,他极少跑出去找父母。周五的班会课上,我特意给A发了个进步奖,表扬他这周的成长。全班送给了他最热烈的掌聲。
  从那天后,他的父母就坐在班级门外,再也没进教室陪了。于是A有更多的机会和同学一起交流,更好地融入班级。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A又有了新的进步,家长不必寸步不离了。见此,我私下与家长交流,偶尔可以单独陪了,但是要注意方法:先想好单陪的理由,在征得A同意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单陪。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父母双陪变成了单陪直至期末。放假前,我再次和A秘密约定:下学期开始,爸爸送你到校门口,老师陪你到班级,自己独自进教室。A答应试试看。

小步走,使距离产生独立美


  新的学期开始了,开学第一天,我开了一次特殊的主题班会——做真正的朋友,讲述了小A的实例,鼓励大家一起和老师帮助他。A的行为还是出现了反复性,开学第一天爸爸还是陪他到了教室,在门口陪读了一天。当天几次交流后,我、A、家长三方统一了意见:本周陪一天,独自上学一天,两周后,独自上学。事情就按约定的那样发展得很顺利。两周后的周一,A果然独自出现在教室里。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在同学的特别关心下,那天A过得特别开心,放学前明确表示:明天肯定不用父母陪。
  又是一个新的早晨,A没有家长陪读,如约到班级。现在的他能够像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独立上学、学习、玩耍。从“陪”到“放”,整整经过了一个学期又两个星期,这个时间很长,过程太考验人,但不是做不到。孩子需要成长,家长需要成长,教师也需要成长。
其他文献
<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以成熟CD5+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的大量聚集为特征。CLL是西方
目的:  利用维甲酸诱导BALB/c小鼠制作腭裂模型,观察FGF3在正常腭及腭裂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差异,探索其在腭发育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 SPF级BALB/c 小鼠48只(雌
有些学生学习很努力,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怎么办?有些学生退步了,信心不足,甚至颓靡不振,怎么办?其实,那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潜能未能有效激发,学习内动力未能有效点燃。笔者运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逻辑层次在带班的过程中曾对“问题学生”做了多个实验,受益匪浅。一、NLP逻辑层次简述  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NLP逻辑层次认为,在任何系统中,人的生活——包括系统本身的活动,都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
期刊
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英语高考全国卷的实行,语法的重要性更得以凸显,语法复习教学作为学生巩固语法的重要环节也随之受到教师的重视。语法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于单句操练,我们还必须将语法技能放在不同语篇中和情景下加以运用(庄志琳,2007)。针对不同的语法项目及其特点,教师应积极创设语用情景,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提升他们的语法运用能力。为此,笔者尝试
期刊
目的:建立牙周病、慢性肺感染及两者相互叠加的实验动物模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30只12周龄昆明小鼠中随机选取15只(A组)通过石膏粉鼓吹法7周建立昆明小鼠慢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原华侨小学,以下简称侨外)1955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兴建,由何香凝题写校名,是全国第一所全部由华侨捐资兴建的学校。学校本着传承华侨精神,以“凤凰花文化”作为重点打造的学校文化,以“凤凰花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一、提炼凤凰花文化,建构共同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的培育与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在2003年9月即提出“人和兴校,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已
期刊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然而,笔者也注意到,在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中,相当一部分学校课程化的构建未能较好地关注到校园文化课程化的个性化、系统性特征,也未能较好地处理好校园文化课程化建构中的虚与实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同时,课程化构建校园文化,仅对文化载体的显性特征关注明显,而对其隐性特征的挖掘略显不足;对校园文化的管理硬措施明显,对校园文化的管理软力量欠缺;对校园文化的评价量
期刊
当今世界呈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的态势,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多元文化视野下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多元文化背景,通过多角度、多视角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探究数学学科的科学应用以及文化价值,并在数学求知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多元化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构建多元论创新思维的问题链,利用情境的生活性、有趣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
期刊
目的:建立包括下颌骨、下颌牙列、部分牙根和牙周膜、模拟直丝弓托槽及方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上进行颌间牵引的模拟加载、计算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该类牵引对下颌骨及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