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基础成为了招聘环节不可或缺的能力,而如何学好计算机基础这本运用课程也更显重要。本文主要从分层教学角度浅谈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新应用,以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自主学习
  Abstract: the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technology-oriented talent, actively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basic computer become recruitment link indispensable ability, but how to learn basic computer this course also use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layer teaching on the new situation of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new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this course.
  Key words: the layer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utonomous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以专业技术为中心,辅以学习各种适应于社会需要的通识技能,从而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的综合性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产业知识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使用技能成为了各企业招聘人才时的基本考察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也顺势而生,也顺势成为了所有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然而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矛盾,特别是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熟悉情况呈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影响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 分层教学的现实需要
  由于高职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与教育背景,学生之间计算机操作能力层次不齐。现在学生中有的已经会做一些简单的网页,而另一些学生连打字还是保持着“双龙戏珠”(两个手指打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仅仅沿用传统的同步教学法,很可能满足不了不同学情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削弱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升,分层教学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
  
  二、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而这种方法最常采用的是“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依照其特点分组,分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再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运用适当的目标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但不求同等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会提高,但不是同等提高。
  三、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 充分了解学生学情
  在本门课程开课之前,作一个有关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掌握的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学生学过哪些知识点,对学习哪些内容感兴趣,自己在电脑方面有没有什么专长以及希望接下来学习些什么内容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查可以初步了解各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学方向。这也就为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奠定了基础。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学生分為3大组: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
  2. 充分了解教材
  教材的把握是开展分层教学的第二步。通过校本教材的教研活动,我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分成文件管理、汉字录入、计算机硬件、软件安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文字处理、Execl电子表格、多媒体运用、财务软件运用等10大模块。其中将文件管理、汉字录入、文字处理、Execl电子表格、财务软件5大模块设定为基础模块,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其他几大模块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模块以提升其更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过程的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的中心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这种分层互动的新教学模式,对任课老师来讲是一种挑战,但更需要硬件条件的支撑。我校计算机课程全部在配备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微机房上课,教师通过教学主机可以自如地跟每位同学的子机进行人机对话和交流。这有利的硬件设施给老师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
  3.1 备课内容的分层
  在备课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模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内容以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要。
  如在进行文字处理模块的教学中,基础的文字输入、粘贴、查找,表格插入,文字编辑,格式编辑,模板处理等知识是针对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更深层次的格式处理,套用模式,绘图处理,多文档处理和文档在排版中的运用等知识则侧重于那些已掌握基础知识并亟待学习高级运用的学生。另一方面,在作业布置上也要体现出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区分作业难度,让学生学有所练,学有所用。
  3.2 教学过程中分层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对“高水平”学生,教学的目标是拔尖,扩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鼓励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提问,最大化提高其学习效果;对大多数“一般水平”学生,目标是整体提高,要求他们在掌握课程中基本技能之外,对拓展的高级运用有所了解;对于学习困难的“低水平”学生,目的是达标,重点为狠抓课内基础,能解决计算机基本操作中的运用和问题,鼓励他们敢实践,敢操作,敢提问。
  3.3 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使得教学评价不能再以同一个标准来进行,必须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
  在评分时,一般书面考试部分占总成绩的30%,汉字录入部分占30%,上机考试软件方面的内容占40%。书面考试部分基本是一张试卷,主要考核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旨在让学生扩大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汉字录入部分,考虑到他们以后就业大都会对打字速度有较高要求,必须分阶段实现目标,毕业时一般最少要达到每分钟40字左右,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做到同一标准。软件是我们分层考核的重点,我们会根据不同小组的学习内容,设置不同的等级考察内容,从而有效地给予不同层次学生客观的学习评价。
  四、自主学习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以立即解决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后,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做,而应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要以问题探索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能够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学,实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最佳效果。
  实现自主学习,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知识自行完成任务,通过自主探索或者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通过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练习提高计算机相关基础软件的运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学会赏识学生,通过情感的交流来感染学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帮助其克服难关,掌握知识;多鼓励学生,帮助其设定学科学习目标,用目标激励其更大的进步与突破。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在运用分层教学法后,笔者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如下变化: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效果也同样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并更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掌握能力所及的运用知识。总体看来,分层互动的教学方法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显著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袁伯钊.职业教育分层教学理论探学以致用索与实践[J]. 广州教学研究,2004(6).
  [2] 林边菊. 如何创设信息技术课堂的合作学习环境[J] . 广西教育,2006 (1. 2) .
  [3] 李琼,吴晓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4] 包空军,尚展垒. 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7,(1).
  [5]吴文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参考国家最新施工规范,主要对桩基施工中打(沉)桩机械设备的选用和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桩基工程;施工技术;选用标准  前言  随着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日趋提高,对我们从事建筑业的科技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尤其是对在施工第一线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人员来说,与其在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多方查找原因、研讨并实施事故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建筑电气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所以建筑电气所包含的内容的也就越来越丰富,本文首先根据工程的建筑分布论述了工业区广场的特征,介绍了一下在我们在做广场初步设计的一些做法及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压 低压照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工业区工业区广场,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建筑面积约22,3619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3.6米,属于一类公共建筑。其中地上面积14
期刊
摘要: 现在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各种形式的信息大量地产生和收集导致了信息爆炸,如何采用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超市事务数据库中的关联规则是本文所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超市事务数据库    1.引言  目前,在需要处理大数据量的科研领域中,数据挖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有用信息,帮助商家了解客户以往的需求趋势,并
关键词:环网柜 电力电缆 地埋式电力变压器   一、概述  项目概况   菩提岛位于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渤海湾之中,总面积5.07平方公里,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1公里,是华北第一大生态岛,国际观鸟基地(鸟类达400多种),河北旅游生态示范区,河北旅游风景名胜区,河北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河北省诚信旅游单位。菩提岛属风景区、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寺庙观堂、科教文化旅游景点。以古、幽、闲、野、秀闻
期刊
摘要: 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紧密结合的课程,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本文以职业学院网页制作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实践教学在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 网页制作 教学模式 实践    一、职业学院网页制作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职业
摘要:全球能源日益短缺,节约能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建筑作为能源的损耗大户故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如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本文结合当今建筑节能设计的做法对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建筑怎样做到节能,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    1建筑规划与设计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
期刊
摘 要 :结合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及管理的现状,阐述了电力信息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力系统特点和中国电力信息化现实情况,作者在描述在电力信息安全监控建设架构基础上,指出建设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是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概括出了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提出电力信息安全监控应该以电力信息安全分析为基础,由此提出了电力信息安全分析与控制的概念和电力信息安全分析基本方法.及从电力信息安全角
期刊
教师建立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库,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项教学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不是一次性建成的,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笔者就历史课程资源库的模块设置及其结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课程资源库的模块设置    模块①:教学素材库  这里的素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能被直接引用的基本材料,以图片、影视和文本等方式呈现。这些素材绝不限于教材,照片、电影、报纸
摘要: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需经过一个从外控到内控,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本文尝试以政治课教学为载体,分析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并逐步将其内化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 元认知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一、关于元认知    元认知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于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各种新型施工方法的出现,很多新的施工工艺被人们所使用,而这些新的施工工艺对于路桥等工程的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路桥工程施工完毕后,都要对路桥的质量进行检测,而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在进步着,尤其是最近几年,各种高科技含量的检测技术的出现更是使路桥的检测技术更好的应用于路桥的试验和检测。  关键词: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