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与影视产业的结合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_nast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和影视既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又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和巨大差异性,常常使人们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仿佛天生似的,文学与影视无比纠结,然而许多影视创作都是从文学获得了灵感,文学与电影在时间空间上的表现力,语言结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使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
  关键词:文学;影视;融合
  
  一、影视与文学最初结合
  
  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样式,年轻的电影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这种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而被改编的主体则更多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新时期重要的电影作品如《人到中年》、《天云山传奇》、《如意》、《高山下的花环》、《人生》、《黑骏马》、《孩子王》、《芙蓉镇》、《美食家》、《黑炮事件》、《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本命年》、《老井》、《红高粱》、《红粉》、《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并且大都成为了那个时期的经典之作。谢晋新时期的重要影片,张艺谋、陈凯歌的成名作以及此后一系列重要作品同样与文学原著有着姻缘关系。他们都非常注重从当代文学中汲取养分,那些曾为他们赢得国际电影大奖的作品都能找到初始的文学母本。张艺谋曾经感叹道:“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可以说,当代文学成就了中国当代电影;反过来,当代电影也提高了当代文学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朔、莫言、苏童、刘恒、刘震云、北村等人的“社会知名度”与他们作品的电影改编和电影宣传不无关系。看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否,事实胜于雄辩,文学与影视的完美结合结出了累累硕果。
  
  二、影视与文学的疏远
  
  然而在影视作品被商业化的操纵下,近年来很多电影已经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故事、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而是出现了一大批作为影视改编备选作品或脚本的小说,影视化痕迹明显,特征主要是:主题健康而肤浅;注重故事情节,忽视生活的丰富质感,忽视细节描写,把小说写成了单线的单纯结构;取消了细腻的心理刻画;对话过多等等。由此,产生了一批半小说半影视的作品,大都两边不讨好。2002年,在好莱坞式的商业炒作中,《英雄》高调制造了当时中国商业电影的神话,创下了2.5个亿的票房奇迹。把历史置换成视听盛宴,大制作大投资,用金钱堆砌、以谋略取胜的营销,是《英雄》赚大钱的秘诀。再来就是《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2009年的“三枪”,他在搞视听盛宴的拼贴,找乐,找电影让大众爱看的噱头。他似乎已经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故事、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这些“大片”不尊重叙事的逻辑、情节的逻辑、人物性格的逻辑,造成了很多笑场和漏洞,同时也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主题、趣味、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有意无意地拒绝文学的滋养,不可避免地陷入文学性贫血的艺术困境,因而遭到人们激烈的批评。张艺谋说:“文学是影视离不开的拐杖”他曾试图疏远文学,得到了教训,到《山楂树之恋》,他作品中的文学性再次回归。
  
  三、影视要汲取文学的营养
  
  影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是从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它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这是人所共知的。它既不是叙事性的小说,也不是戏剧;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音乐。它是上述各种艺术的综合。首先,电影和文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电影是以戏剧为出发点,但由于它使用主观描写、回忆镜头、内心独白等独特的表现手段,使它逐渐脱开了戏剧的结构,接近了叙事文学(如小说、叙事诗等)的结构,当然,如果从一切剧情要通过剧中人物的行动来表达这点来看,电影不可能不是一种戏剧艺术,不可能和戏剧完全无关,但因为戏剧结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物理限制,因此和电影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叙事性的文学则不然,它可以不受物理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只受思维规律的制约。因此,它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驰骋,随心所欲地表现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任何地点和空间。在这一点上,电影的构成、进行形式和理论,与叙事文学十分相近。它也可以极度自由地表现不同的时间,在刹那间跨越(向前或向后)数千年,可以在同时表现若干个空间。电影可以把一部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最忠实地表现出来。
  文学是影视之母。中国的电影有一百多年了,既有出自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也有独立的影视文学,当下,在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之后,影视的力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部电影或者电视的成功,可能会给一个作家带来社会影响或者其他资源,但文学对影视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和意义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应该强化。同样,影视对于文学的传播学作用和意义也不容低估。在融合共生的新的文化语境下,影视可以借助于文学的滋养提高对世界的感受、观察和想象力,在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人性的挖掘和表现及其艺术探索上有独到的发现和贡献。文学也可以借助影视传播形式,实现艺术与精神价值的转移与再生,在提升影视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文学与影视的连接点、平衡点,通过互动合作实现双赢。
  毫无疑问,中国影视产业,要在大量吸取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完成自身叙事方式的现代化,实现与现代影视产业、影视市场的对接,有效应对好莱坞电影的挑战。但是,中国影视不能仅仅停留于人的感官的娱乐满足,不能只靠噱头、小品化趣味和超越作品品质的炒作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吸引到电视屏幕前。影视作品不仅要能愉悦心情、舒缓现代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要能滋养心灵、培育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引领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影视创作应该找到艺术和商业的平衡,表达自我与满足观众观赏需求的平衡,个人化创作和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的平衡。中国影视应该提供可以与文学媲美的生动艺术形象、深刻的人性体验和观察、艺术的深度和美感。文学对现实的关怀、对社会的反思、对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是影视创作和生产应该认真思考和学习的。影视在创造视听奇观、影像奇观并给观众送去“视听盛宴”之外,还应“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创造一种积淀着特定审美感情的“有意味的形式”。这就要求把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担当精神贯穿于影视创作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影视作为一种传播力、影响力巨大的大众文化形式,更应该有文化的担当,成为令人尊敬的艺术。
  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毫无疑问,中国影视产业,要在大量吸取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完成自身叙事方式的现代化,实现与现代影视产业、影视市场的对接,有效应对好莱坞电影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德)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3、(美)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4、(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5、(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6、(乌拉圭)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7、(匈)巴拉兹.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一、四点印象rn(一)小垦区大农业生产rn江西是鱼米之乡,农垦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应用广泛,粮食种植、特色作物种植、水产等产业发达,垦区城镇化率高,为“从产业结构上发展精
期刊
为进一步优化支付结算环境,切实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拓宽银行卡(含社保卡)、手机银行等的应用场景,2017年以来,江苏如皋农商银行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以商
期刊
安徽青阳农商银行牢固树立合规经营观念,加强检查监督问责力度和内控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干部员工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愿违规的“三不”机制,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rn加
期刊
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以来,无论是大众还是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经济学理论已然是失败的.但是人们对其失败的原因和程度却无法达成共识.
杭州市比全国提前1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老年人口1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9.98%,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趋势明显.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严峻形势
摘要:文章从人本管理的起源和内涵说起,重点阐述了人本管理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最后就人本管理如何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本管理;政府部门;意义;应用    一、人本管理的起源    自从管理大师孔茨提出“管理理论丛林”现象以来,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本理论也随之产生,并在80年代广为发展,并在企业中大范围应用,逐渐地
芦苇青青,白云如絮,倒影随着沙湖水轻轻荡漾,鹛鹧在水面上悠然自得.这里是隶属于宁夏农垦集团的沙湖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夏银川市以北42公里处的石嘴山境内.此地常年干旱少雨,
期刊
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可以借鉴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产
创新?各家公司都说正在做。那些时常抛出这个声调的公司并不意味着他们正在历史性地改变什么。各家公司之所以抛出这个声调,是为了显示他们正在从技术、医疗到点心、化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