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火如荼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之际,著名的网络大侠田奇庄先生决定参选区人大代表。作为长期生活在网络上的人士,田先生此举令我感到甚为欣喜和佩服。
民主从来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人们参与和斗争的产物,是人们通过无数具体行动争取而来的。这些行动,有的可能成本较少,有的却浸染着先行者的血与泪。一个人迈出一小步,整个时代就迈出了一大步。这样,历史随着进步了,社会也更加文明了。
其实西方的民主史从来不是没有主角的历史。在这场盛大的民主演出中,作家、普通民众、贵族、商人、教士乃至君主,都扮演了适合他们自身的不同角色,为民主大厦添砖加瓦。民主,从最初少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游戏,逐步变成了大众的活动——无产阶级通过19世纪的工人运动加入其中,妇女通过20世纪的女权运动加入其中,黑人通过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加入其中。民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由不同社会成员的行动换来的。
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这些西方国家通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权利,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人们去争取而已经通过法律赋予我们了,从这种角度来说确实属于历史的进步。
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些宪政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单从选举来讲,我们习惯了享有选举权,而很少享受被选举权。长期以来的县乡人大代表直选,候选人往往由选举委员会说了算,普通公民没有推荐候选人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再有参政能力和愿望,再代表民众的呼声和诉求,只要选举委员会不看好他,就很少有成为候选人的可能,更谈不上当选了。尽管《选举法》规定公民经过10人以上的选民联名推荐就可以成为代表候选人,但这种做法一方面很少有人去主动尝试;另一方面就算尝试了还要通过选举委员会的批准。所以,在这种无人自荐参选的格局下,“10人以上的选民联名推荐就可以成为代表候选人”的条文,无异于一纸空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这种僵化的选举形式也开始渐渐发生松动。2003年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王亮以非正式候选人身份当选为福田区人大代表,这无疑为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如果说,王亮的身份还具有一点体制内色彩的话,那么继他之后的邹涛,完全是以一种民间的角色(他是深圳一普通市民)去自荐参加竞选。尽管邹涛竞选市人大代表的做法因突破了制度框架而遭搁浅,但他无疑唤醒了普通公民的权利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邹涛可以称为民主的实践者。
相比于邹涛而言,田奇庄先生的做法更加成熟和理性:在现行的制度框架内参加竞选——参加区人大代表而非市人大代表竞选(因为前者是直接选举后者是间接选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公共空间力量,争取被10人以上联名提名为候选人;严格按照《选举法》规定的程序参选,遵循法治路径。从邹涛到田奇庄,从深圳到邯郸,我们将见证中国独立候选人的成长历程。
法律不被实行,就等于一纸空文。宪法赋予我们的伟大权利,如果不去争取或者享有,这些权利之于我们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从这种角度来看,田奇庄先生参选就是一种公民争取宪政权利的努力和尝试。
民主从来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人们参与和斗争的产物,是人们通过无数具体行动争取而来的。这些行动,有的可能成本较少,有的却浸染着先行者的血与泪。一个人迈出一小步,整个时代就迈出了一大步。这样,历史随着进步了,社会也更加文明了。
其实西方的民主史从来不是没有主角的历史。在这场盛大的民主演出中,作家、普通民众、贵族、商人、教士乃至君主,都扮演了适合他们自身的不同角色,为民主大厦添砖加瓦。民主,从最初少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游戏,逐步变成了大众的活动——无产阶级通过19世纪的工人运动加入其中,妇女通过20世纪的女权运动加入其中,黑人通过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加入其中。民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由不同社会成员的行动换来的。
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这些西方国家通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权利,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人们去争取而已经通过法律赋予我们了,从这种角度来说确实属于历史的进步。
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些宪政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单从选举来讲,我们习惯了享有选举权,而很少享受被选举权。长期以来的县乡人大代表直选,候选人往往由选举委员会说了算,普通公民没有推荐候选人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再有参政能力和愿望,再代表民众的呼声和诉求,只要选举委员会不看好他,就很少有成为候选人的可能,更谈不上当选了。尽管《选举法》规定公民经过10人以上的选民联名推荐就可以成为代表候选人,但这种做法一方面很少有人去主动尝试;另一方面就算尝试了还要通过选举委员会的批准。所以,在这种无人自荐参选的格局下,“10人以上的选民联名推荐就可以成为代表候选人”的条文,无异于一纸空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这种僵化的选举形式也开始渐渐发生松动。2003年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王亮以非正式候选人身份当选为福田区人大代表,这无疑为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如果说,王亮的身份还具有一点体制内色彩的话,那么继他之后的邹涛,完全是以一种民间的角色(他是深圳一普通市民)去自荐参加竞选。尽管邹涛竞选市人大代表的做法因突破了制度框架而遭搁浅,但他无疑唤醒了普通公民的权利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邹涛可以称为民主的实践者。
相比于邹涛而言,田奇庄先生的做法更加成熟和理性:在现行的制度框架内参加竞选——参加区人大代表而非市人大代表竞选(因为前者是直接选举后者是间接选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公共空间力量,争取被10人以上联名提名为候选人;严格按照《选举法》规定的程序参选,遵循法治路径。从邹涛到田奇庄,从深圳到邯郸,我们将见证中国独立候选人的成长历程。
法律不被实行,就等于一纸空文。宪法赋予我们的伟大权利,如果不去争取或者享有,这些权利之于我们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从这种角度来看,田奇庄先生参选就是一种公民争取宪政权利的努力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