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千金方》“肺脏·积气”篇的“积气致癌”理论探讨

来源 :中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kui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高居不下,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及广大学者的关注.肺癌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现代医家多从虚、痰、瘀、毒论治,又有阴虚、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痰瘀论、癌毒论、伏气学说、络病学说等,诸说纷纭.近年来,中医药在肺癌治疗及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往往扮演着辅助治疗的角色.历史上,中医学中并无“肺癌”之称谓,但诸多经典著述均有其病因、病状和治疗的专述.深入钻研中医学经典,挖掘经文深意,将有助于对肺癌成病机制及证治方药有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围绕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积气第五》展开了系统论述,分析了寒、热、怒、恚、喜、忧、愁等七气积聚导致肺癌发生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的异同;并结合其临床用药,阐述“积(积聚)气致癌”原理.七气中寒气、热气属外感邪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属内伤情志,与历代医家所论之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等相合,是对肺癌成因做出的高度概括.寒邪是肺癌发生的首要致病因素,邪积日久,正气亏虚,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痰瘀毒互结,积久致癌,据此提出了“积气致癌”的假说,并探讨肺癌形成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和可能机制,以期为肺癌的认识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当今会计领域做假账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有:一、以法治假;二、抓原始凭证;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四、加强外部监督;五、提高会计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