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和GIS辅助下流域养分迁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53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污染类型之一 .利用空间模型对流域N、P的迁移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 ,是研究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的一个有效手段 .设计了遥感和GIS技术辅助下的流域水分和养分迁移过程分布式的模拟方法 ,包括模型选择、流域的空间离散化和参数化、模型模拟和结果验证 3个步骤 ,为控制流域水肥流失提供了思路 .以江西兴国潋水河流域 (5 79km2 )为研究区域 ,选择美国农业部设计的SWAT模型 ,设计了流域 子流域 水文响应单元的空间离散方案和实现步骤 .首先依据地形特征 ,将整
其他文献
1引言磷是作物的必需性营养元素,人类将面临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磷素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17].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全国有59%以上的土壤缺磷[1].为了提高作物产量,生产中通过施用磷
植酸酶催化植酸,并将其盐类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植酸酶的使用可以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同时还可保护生态环境.经分离和亚硝基胍诱变选育,得到一株植酸酶高
1引言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是世界上生产量大、应用面广的人工合成化合物.1933年Waldo Semon首先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于PVC生产,得到了大幅度改性后的商品化树脂.从此
以江西泰和严重退化红壤上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第10年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了细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各重建森林模式的土壤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考察了酸雨、重金属铜和农药莠去津复合污染情况下各因素的主效应及两两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Cu^2+对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