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记忆对个体记忆的重构——以失独人群为例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记忆重构的基本进程分别表现为记忆框架的明晰、记忆主题的转换、记忆意义的制造和记忆内容的转变这四个层面。与此同时,失独者个体记忆的重构往往以利益导向为标准,通过强化记忆和选择记忆的内在机制深化其个体记忆的重构。于是,“我们都是受苦者”的认知被不断强化和放大,“忆苦不思甜”的倾向令失独者有意识地强调和遗忘某些记忆。由此,阐明了个体记忆在社会记忆的建构与变迁中不断被重构和改造的事实。
其他文献
鉴于资本主义深度全球化趋势和加速社会的形成,国外左翼学者以速度批判的议题呈现了当今资本主义新动态。这个议题根据其批判理论侧重点以及具体主张的不同,分为文化分析和政
督查是科层组织自上而下推动政策执行的控制工具,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组织行动的一致性,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的关系。但科层运作具有督查范围不断泛化、督查力度不
以工业革命为标志性事件所开启的现代西方治理模式有其独特的生发背景和建构逻辑,本质上是资本逻辑的保障机制及其矛盾运动规律在政治治理层面的具象体现,存在着内在无法克服
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行政信访功能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的关键,也是积极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信访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国际国内的最新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做出的科学研判和战略部署,逆全球化的新挑战、新
因实务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认识的深化,“两高”司法解释对渎职犯罪经济损失的规定,由先前的“确实无法挽回”“灭失性损失”逐渐演变为当下的渎职犯罪“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