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感到恐惧,但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人,身着统一带有灰帽的运动衫,黑着眼圈,胡子拉碴,面容憔悴,正排队等候接受核辐射检测。他们显得疲惫、恐惧,无奈中透着宿命,仿佛告诉人们,他们刚从地狱回来。
  他们是“福岛50死士”,刚从福岛核电站事故救援现场撤下来。那里已成“人间地狱”。几个小时后,他们将重返“地狱”,去轮替坚持战斗在那里的同事。
  3月1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核泄漏危机急速升级,数百名工作人员火速撤离,但有50名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员工,怀着必死的信念留下死守。之后,更多人加入其中,180人,300人……他们以50人一组的方式轮流执勤,“福岛50死士”成为日本精神的新代名词。
  然而,十多天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日本方面对“福岛50死士”的真实情况始终讳莫如深,他们隐藏在“聚光灯中心的黑暗”中,成了“看不见的英雄”。直到3月27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出了第一篇关于这些“死士”的专访……
  “面对看不见的敌人”
  3月15日,深夜11点,东京消防队“超级救援队”负责人Kazuhiko Fukudome正在家中。突然,电话铃响了。电话内容很简单:“集合你的人,赶往福岛。”然后就挂了。他回头对妻子说:“我要去福岛。”她看上去吓坏了,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说了两个字:“小心。”她知道,此时,如果她表现勇敢,对丈夫是一种力量。
  此前,媒体已有“福岛50死士”的报道。一名东京电力公司职员决定留守福岛后,只简单地给妻子发了条短信:“我不回来了。”另一位妻子收到的丈夫短信说:“我恐怕回不去了,请你好好活着。”一位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东电员工,自愿成为留守者。他说:“核能发电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我将带着一种使命感参与抢险。”……
  违抗命令?
  这一念头从未闪过Fukudome的脑海,但其他杂念汹涌而来。在前往核电站的路上,寂静无声,谁都没有说话。“无尽的担忧笼罩着我们。我们执行过许多任务,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平时训练中练习过,但这次,面对的却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Fukudome说。
  抵达核电站时已是凌晨两点,3号机组开始发生核燃料棒熔毀。周围漆黑一片,透过消防员的头灯,看得见反应堆上冒着烟和蒸汽。所有消防设施都被毁了,他们得到通知:喷注海水,让反应堆冷却下来。
  消防队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开一辆消防车到距核电站800米远的海边,抽取所需海水;第二组在距离反应堆约2米处,实施喷注;第三组在前二组中间位置,随时准备接应。
  “情况远比我想象的糟糕。一切都被埋在碎石之下,”Fukudome说,“钢筋混凝土石块随处可见,所有下水道检修盖都被掀掉了,道路阻塞。我们根本无法把车开到海边,所以只能扛着软管,在黑暗中奔跑八百多米到海边。”
  附近停着一辆逃生车,始终处于发动状态。如果放射性物质水平大幅上升,救生车将载着救援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而此时,对人体有害的核辐射,正源源不断从反应堆迅速扩散。
  “我们彼此大声呼喊,‘很快就到了!坚持到底!再把软管拉过来一点!’都是类似的话,” Fukudome说,“我们都戴着呼吸器,所以必须大声喊叫。当看到水从软管中喷出来射向反应堆时,我们都大声欢呼‘成了’并向空中挥舞拳头。然后,我们退后一些,因为软管可以自动操作。”
  除了呼吸器,他们只穿了平常的工作服,橘黄色的连衫裤上印着一只瑞士圣伯纳德救护犬的卡通图案。“我知道那里有放射性物质,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我就穿着平时的衣服,”Fukudome说,“外面再套一件薄薄的白色衣服,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了。”
  那他有没有受到辐射?
  “是的,”他说,但看上去似乎并不十分担心。“我们在现场呆了26个小时,然后去了休息处,在那里他们为我们做了检测。我的衣服、袜子上都有很多放射性物质,所以都被没收了。我们洗了淋浴,然后又做了检测。我依然不算‘彻底干净’,但已经‘足够干净’。”
  东电公司在撒谎
  供“福岛50死士”暂时歇息的地方很特别,是一艘名叫Kaiwo Maru的漂亮四桅帆船。它停泊在距离核电站十几公里远的海港小名滨。这艘船原本准备开往夏威夷檀香山进行学员航海训练,现在被临时调来执行这一特殊任务。
  小名滨也遭遇了海啸重创,码头周围的船只都严重受损,水电设施均无法使用。但Kaiwo Maru自备发电机、淡水,还有一些原本为航海学员准备的供给。
  船上的餐桌旁,几名“死士”正吃着用咖喱烹煮的食品。这是他们几天来吃的第一顿热饭。甲板上有热水淋浴可以冲洗,船舱里有舒适的床铺可以睡觉。如果想放松紧张的情绪,这里还有一个小型图书馆,有不少漫画书和各种报纸。
  但没人感到放松。疲倦、焦虑,笼罩着这些沉默的工作人员。“他们非常安静,”船长Susumu Toya说,“吃饭时没人说话。”给他们啤酒,他们也不喝。当尝试着与他们说话时,从他们的脸上分明可以读到一阵又一阵的恐惧和担心。沉默,还是沉默。
  “核电站后来能恢复电力,实在是上帝的庇护,因为在如此黑暗的条件下工作,实在是太可怕了,我感到很不安全,”来自岩手县的电力维修工Akira Tamura说。
  和消防员们一样,这些维修工进入核污染区后只有最基本的防护配备。他们每个人都配有呼吸器,但全套的防护服只有几十名长时间呆在核电站的高层工作人员拥有,不可能人手一套。
  大多数工作人员穿的是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白色套装,和普通油漆工或清洁工穿的制服材料一样,可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接触皮肤或进入人体,但不能抵挡大多数辐射。为了避免辐射物附着在制服表面,这些制服只能使用一次。目前,核电站里已堆积了上百件废弃的制服。
  他们的主要防护来自两个能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徽章”,一旦达到危险标准,它们会发出警报。“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没有一直呆在最危险的区域里,”一名“死士”说,“他们对我们说,只要我们不是一直呆在那里,附着在制服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这些工人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说的是真的。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在指证,他们似乎并没有说真话。
  3月24日,来自东京电力公司合作企业的两名抢险工人在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架设电缆时,由于受污染的冷却水进入靴子,他们脚踝以下的皮肤受到2至6西弗辐射(1西弗=1000毫西弗),是正常水平的1万倍。日本厚生劳动省3月16日将核电站工作人员容许暴露的辐射量法定上限,从原先的50毫西弗上调至500毫西弗。即便按这一标准,这两名工人所遭受的辐射量也达到了全年承受量的24倍。同时,两人的尿液中也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这意味着他们体内也受到辐射影响,以后可能出现灼伤症状。
  而日本新闻网指出,早在3月18日,3号机组就已经检测出高放射性物质;3月24日作业前,1号机组也检测出超高辐射量,但东电方面并没有及时将这些信息据实告知现场作业员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3月25日表示,抢险员工中,已有17人遭受了100毫西弗以上的核辐射。
  日本首相菅直人3月26日承认,核电站的情况依然“不稳定”,他敦促周围20至30公里范围内的人员“自愿撤离”。而这一范围,也包括停泊着Kaiwo Maru的小名滨港。
  他们别无去处
  冷却反应堆的工作结束后,接着便是抢修电力。只有恢复电力,核电站系统才能真正得到控制。Tamura亲历着这个过程。
  最初,他和他的同事只能在核电站席地而睡,因为当时还没有实行轮班制,他们需要24小时待命。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不过,“我到这里(帆船休息处)来也只是洗个澡,明天我还要回去,”Tamura说,“我们一般工作一小时后,换下来休息两小时,用这种方法尽量减少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开始做这工作的只有10人,现在有30人,让我们有时间吃点东西。”
  虽然目前有数百人在现场实施抢险,但真正具有专业电工技能的人很少。外界通过报道得到的印象是,核电站的情况正在好转,但工人们并不那么自信。抢修队队长Nobuhide Suzuki说:“整个队伍精神十分紧张,那里的情况很危急,但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我们都感觉到肩负的重任,希望能渡过难关。我们一直感到恐惧,但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
  在轮休的两个小时里,他们撤到一栋楼里。它位于核电站中心位置,建于去年10月,可以防御强震。在那里,他们可以脱掉呼吸器,靠着墙席地而坐,吃点简单食品,比如方便面、瓶装水等。大约有5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包括核电站站长,几乎全天候呆在这个建筑物里。
  “我一直都很害怕,”一名32岁的年轻人说,“但我知道,我的工作很重要,必须去做,这就是我的动力。”
  一名地震发生时正在现场的工人描绘当时的场景:顷刻之间,主电力网瘫痪,4号机组发出可怕的轰鸣声,地面出现巨大的裂缝,建筑物的墙壁也在开裂。在海啸到来之前,他们慌忙逃离核电站。随着形势的恶化,3月14日,3号机组发生第一次爆炸。当时,正好有6名来自日本中央生化核武器防御部队的士兵乘坐两辆车抵达机组,6人全部牺牲,被埋在废墟之下。
  在帆船上歇息的“死士”们,自从执行抢险任务以来,至今尚无一人与家人见面。“如果我现在能做一件事的话,我真的非常希望见到我的妻子和父母,”Tamura说,“我给他们发过邮件,他们回复说他们非常担心。”Suzuki说,他只和家里通过一次电话,孩子们对他说:“我们支持你。”而他的妻子却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实在太伤心了”。
  这些“死士”的家人,除了暂时与丈夫离别之外,大多数还经受着另一重伤痛:失去家园。他们住在避难所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那里就是他们的家。
  勇气,并不会因为害怕而缺席,它一直都在,哪怕在你感到恐惧之时。按照这一标准,这些“死士”都是真正的“勇士”。
  但除了骄傲和责任,也许还有另一个理由来解释他们为何坚守岗位:他们别无去处。
其他文献
9月4日,前谷歌中国区总裁、现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联合61家中国公司高管发表公开信,谴责美国做空研究机构“香橼”,称后者“将攻击目标对准那些没有任何问题或只有极少问题的合法公司”。联名者中,包括了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奇虎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搜狗CEO王小川等知名企业家和创业者。  早在联名公告一周前,李开复已经以个人名义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概念股做空者——打假还是造假?》的报告,称香橼
上期谈昂山素季,说到过去几十年,亚洲一个有趣的政治现象,那就是大量女性政治领袖涌现,昂山素季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现象之突出,那是讲求男女平等的西方国家也难以比拟的。  如果细心考察,便会发现,其实这些女性中,很多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她们都来自于政治家庭,父亲或丈夫都曾是叱咤一时的政坛风云人物,甚至是开国元勋,这为她们提供了从政的优势,包括家族的道德光环、广结善缘的人脉关系、教育以及见识。  这
2003年7月,叛逃到韩国的朝鲜高官黄长烨在韩国国会作证时说:“若金正日体制垮台,最有可能接班的是张成泽,他是事实上的朝鲜第二号人物”  在姑母金敬姬和姑父张成泽的帮助下,金正恩先后在党、政、军巩固了地位。韩国政府认为,张成泽帮助铲除了李英浩等可能在金正恩巩固权力过程中成为绊脚石的高层人士  朝鲜二号人物 张成泽  生于1946年2月6日,朝鲜江原道内川郡人;朝鲜原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女婿、金正日
北京地铁拥挤的人群里,齐红抓住扶手,露出了一条条深深的刀疤。人们瞅着他,立即躲向一边。伤痕是23年前留下的,尽管这样的目光多年来已司空见惯,可还是激起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他没法和别人解释,就像一生所经历过的无数事情,总是始于理想,终于荒诞。  齐红,1米85左右的块头,不说话的时候,是一副严肃而戒备的神情,而当他开口说话,你能感受到他密集的思索。我是通过一则登在《南方周末》头版的报道知道他的,在那则
最具魅力  一位女施主家境富有,不论财富、地位、能力、权力抑或美貌,都没人能够与之相比。可是,没有一个人喜欢和她交谈,她不快乐,每天郁郁寡欢,只得去请教无德禅师,询问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爱。  无德禅师告诉她:“如果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相处、合作,和别人一样有慈悲的胸怀,讲一些禅话、听一些禅音、做一些禅事、用一些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了。”  女施主问:“什么话才叫做禅话呢?”“所谓禅
公元2003年,我14岁,在中国北方一座小城念初二。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非典盛行学校放假,再比如孙燕姿暂别歌坛。两件事同时作用的结果是我在非典的假期里意外收获了一张孙燕姿的盗版磁带。  新鲜的歌,让我开始产生新鲜的念头,所谓少年思春,正是这个意思。  当时我的思春对象是红,坐在我前排左手边的姑娘,她跟我一样不喜欢听课,总把头偷偷转过来,听我讲一些无伤大雅的段子,眯着眼睛咯咯笑。红笑的时候像孙
张信刚  1940年生于沈阳,8岁随家人赴台。1969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任教二十多年,曾获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0年创建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1996年至2006年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以人文治校著称。  他曾是海外华人精英“保钓运动”的骨干分子,上世纪70年代初主创当年影响较大的钓运杂志《水牛》。他还是潜心游走于不同文明间的观察者,从地理切入历史,几
影像的魔力在于,它把影像中人固定在他们最光彩照人的时刻,让人产生错觉——他们不会老,他们是得到时间特赦的一群人。当初看邵氏电影,狄龙、姜大卫之外,印象最深的是刘家辉,《少林三十六房》以及后来那些武僧电影,硬桥硬马的身段,有见佛杀佛的血气方刚,光头裸上身的造型,有金粉护身似的青春勃发,这些同样令人产生错觉:他在时光之外,被青春佑护。热爱邵氏电影的昆汀?塔伦蒂诺,大概有同样的感触,所以邀请刘家辉出演《
排练厅镜子里投射出金星严肃的侧脸,她微揚起高傲的下巴,看着90后新团员在面前伸展、跃起、旋转……近乎严厉地挑剔着每个动作。  女儿妮妮从门口探出脑袋,金星的脸突然变得柔和:“再玩半小时游戏,就做功课去啊!”妮妮点头离开。  这天,金星刚过完45岁生日。生日前两天,她主演的话剧《尴尬》顶着突如其来的台风在上海兰心大戏院落幕;一个月后,金星现代舞团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中国式交流》;电视屏幕上,告
不许为师  兜率从悦禅师曾经参访过一位有密行的禅师,并得其印可,因此对该禅师非常礼敬。  禅师名清素,曾在石霜楚圆座下久参,平时甚少与人交往。  一次,从悦在房内吃荔枝,清素禅师正好从门口走过,从悦便恭敬地招呼:“长老!这是家乡江西出产的水果,请您老吃几个吧!”  清素欢喜地接过荔枝,感慨道:“自从先师圆寂后,已经很久没吃过了!”  从悦问:“长老,您的先师是哪位大德?”  清素答:“就是石霜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