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生态模式下的IPM植保技术研究

来源 :农机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道防护林往往以单一的杨树为主,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蚀,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治理病虫害,可实现防护林生态平衡.首先,对目标林场进行病虫害分析,找出影响树木健康的关键病虫害为天牛;其次,建立树木病虫害损伤等级,采用株均羽化孔数建立损伤等级模型;最后,建立防护林健康阈值,株均羽化孔数为3.当株均羽化孔数大于3时,表明防护林处于非健康状态,采用引入天牛的天敌、啄木鸟、花绒坚甲和防护林混栽调控等IPM方法进行干预,干预结果表明:株均羽化孔数量白毛杨为0.11,合作杨为1.57,小于3,表明IPM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传统精量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存在漏播、重播、播种效率低,以及工作稳定差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播种作业的质量和农作物产量.为解决播种机的播种难题,引入TRIZ理论对精量播种机的功能进行创新设计,在深入研究分析TRIZ理论的基础上,将播种机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矛盾矩阵,通过分析矛盾矩阵,完成播种机的冲突解决原理优化设计,并对播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优化改进,完成精量播种机总体方案的设计,最后,进行播种机播种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TRIZ理论的精量播种机播种精度高、漏播率低、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艾草(Artemisia argyi)人工脱叶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艾草脱叶装置.以成熟期蕲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艾草物料试验,并对艾草脱叶机的链式夹持输送装置、螺旋脱叶滚筒和拉茎辊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运动分析.试制了艾草脱叶机物理样机,设计正交试验探究各运动参数最佳配合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夹持输送速度为0.14m/s、螺旋脱叶滚筒转速为600r/min、拉茎辊转速为150r/min时,脱净率最高为81.3%,满足艾草机械化脱叶要求.
对苹果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改善采收、运输、贮藏手段,减轻果实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丹霞、富士、国光3个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TA.XT plus型质构仪,选取0.01、0.1、0.5、1、1.5、2、5、9、13、17mm/s等10个加载速度对苹果果皮阴阳面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同一品种相同加载速度下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加载速度下的果皮穿刺强度以及不同品种间相同加载速度下果皮穿刺强度.采用扫描电镜处理观察果皮微观结构,分析不同穿刺部位果皮穿刺强度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相
为降低轮式拖拉机及其悬挂农具机组在丘陵山地作业时发生翻倾和滑移事故的可能性,对机组动态纵向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理论力学分析了机组在匀速上坡、匀速下坡和加速上坡3种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纵向稳定性,建立了表征机组动态纵向稳定性的翻倾角和滑移角数学模型;然后,通过SolidWorks建立机组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和数据处理后得到了机组虚拟样机模型;最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机组纵向动态稳定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匀速上、下坡时,机组的极限翻倾角仅与重心位置有关,滑移角取决于路面附
以农业使用拖拉机发动机动力学平衡配重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旋转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发动机曲轴的惯性力矩不平衡关系,并采用配平的方式进行发动机往复力矩、旋转力矩及倾覆力矩的动态平衡配重.采用两种不同平衡配重方式进行发动机扭矩平衡验证,结果表明:与轴承受力配重平衡方式相比,曲拐对称安装平衡配重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发动机扭矩不平衡进行降低,不平衡扭矩平均降低幅度达到97%,为降低发动机振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使再生稻收获机在加宽割幅降低碾压率的同时不降低收获机作业效率,设计了附加切割器,使再生稻收获机共具有3组切割器,作用分别为:割台切割器在保证穗幅差的前提下进行穗头收获,附加上层切割器将要还田的茎秆提前分段切割使其尽快还田,附加底层切割器用于指定高度的留茬作业.以Y两优911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再生稻收获机与普通收获机收获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将直行区域碾压率由50%降低至30%,再生季水稻平均增产1950kg/hm2.同时,进行了附加切割器装置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机组前进速度0.97m/s、割茬
提出一种拖拉机用机电复合无级变速器方案(Electromechanical Compou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EMCVT),将发动机动力分流为两路,机械路高效传动大功率,电机路实现无级变速,二路通过双行星排汇流完成高效无级变速传动.分析了传动系统的速比特性、转矩特性和电功率分流特性,发现系统配备小功率电动机即能满足大功率拖拉机的无级变速传动要求.研究了效率特性,结果显示:与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相比,EMCVT的传动效率最大提高了9%,最高
对库尔勒香梨的几何物理参数和采摘挤压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香梨采摘机器人的机械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统计分析160个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的几何物理参数,采用单因素加卸载试验研究机械手采摘过程中抓握挤压因素对力学指标的影响.物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香梨果实平均质量为122.34 g,纵径大于横径,纵横比均值约为1.22,与硅胶材料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均值为1.13,动摩擦因数为1.10,抓取力约为0.53~35N.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各力学指标和压缩量线性相关,压缩量小于3.5mm能保证香梨果体所受的挤压损伤更小;加载速
为有效提高油葵割台的收获性能,针对目前油葵割台装置工作效率低、丢盘及损失率较高等问题,结合油葵种植特点,设计了一种拉茎辊式油葵割台.首先,阐述了机具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及前期试验确定以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分禾器倾角为试验因素,油葵籽粒损失率为目标值,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其目标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其影响目标值的显著顺序为拉茎辊转速X2>分禾器倾角X3>前进速度X1,并进行优化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前进速度X1为2.10km/h、拉茎辊转速X2为860r/
针对目前大多数秋后残膜回收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拾取地膜含杂率高、回收率低及难以二次利用等问题,设计了链排式残膜回收拾膜清杂装置.对机具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关键部件拾膜清杂装置进行了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运动分析,确定了捡拾钉齿的结构尺寸和排列间距;分析了地膜被捡拾的受力情况,得出了地膜所受拉力小于其纵向断裂力的结论;对清杂装置的螺旋输送器进行设计分析,确定了螺旋输送器的叶片直径、螺距及排杂口大小;对装置的田间作业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机具以4.5km/h进行收膜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