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中砷形态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ma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PLC-AFS)和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两种方法对糙米中砷形态的测定.方法 糙米样品经0.15 mol/L硝酸溶液提取,分别采用HPLC-AFS联用仪,流动相为15 mmol/L的磷酸二氢氨缓冲溶液(pH=6.0),经CNWSep AX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检测;同时,采用HPLC-ICP-MS联用仪,流动相为含5 mmol/L己烷磺酸钠、20 mmol/L柠檬酸的缓冲溶液(pH=4.3),经安捷伦Zorbax SB-Aq反相色谱柱分离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4种砷形态在5.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HPLC-AF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3、0.6、1.0和1.1 ng/mL,加标回收率在85.1%~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5%;HPLC-ICP-M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1、0.1、0.1和0.2 ng/mL,加标回收率在82.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结论 两种方法都可以满足糙米中4种砷形态的检测,在实际情况中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RPA)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分析方法.方法 根据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rfbE基因
为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本文根据生物安全条例、准则、规范的要求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检查方式,查找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措施
食品安全抽检的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公众生命安全,加强食品抽检工作对提升食品安全非常重要.抽样工作是食品安全抽检的首要环节,抽样的规范性、科学性、代表性直接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