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行业的税收对于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有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本文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税收政策,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公路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所借鉴。
[關键词]税收制度;税收优惠;高速公路行业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51-02
1 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演变
从改革开放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公路税收政策有过三次比较大的变化,即从1978年到1993年之间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收政策、1994年到2000年之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收政策和2001年至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收政策。经过这三次比较大的税制改革,我国现在的税制体系已经初步适应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当前税收体系是复合税制体系,多种税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税收体系。主体税种是双主体,即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而其他一些税种作为辅助税种,如行为税、财产税和资源税等。
通过多年来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如“利改税”、“费改税”、“营改增”等,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当中所占比例非常显著,当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89.43%。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是与经济体制的变化相适应的,因此更加强调收入的功能。这是因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较大的压力,如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和履行国家职能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国家在经济转型中平衡各方面利益也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作为基础,如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需要财政支持,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财政扩大支出。在这一制度设计的要求下,结合当前我国税收部门技术能力和水平,我国税收政策必将以能够筹集到收入最大化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作为选择,以维护社会公平,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
2 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2.1 我国公路行业现状
当前我国公路行业已经承担了所有交通运输的功能,大大改善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随着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地区都通公路的目标,并且仅高速公路就已经通车近10万公里。从某些角度来说,公路同时具有公用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作为公用物品就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维护和供养公路的花费,通过税收政策来向公民收费来维修保养和设置相关公路设置;而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公路通行就需要设置收费站收取费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税收政策还需要为财政支出筹集更多的资金,因此也就还不能做到所有公路全部完全开放。也正是由于这种政策的制定,也就决定了公路收费的定价权在政府部门,公路行业的相关供需关系和资源的配置还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还需要政府依据一定的财政能力和税收政策作出决定。
2.2 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现状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公路网的建设,同时,国家也从不断发展的公路网建设中获得了大量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来源。从当前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公路税收政策可以看出,政府是迫切希望能够加快公路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公路行业的供需关系和资源配置效率很大程度上还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取决于政府,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公路网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成效由政府相关税收政策来决定。政府对于公路行业发展的政策影响主要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制定收费价格等,间接影响主要就是税收政策的安排和制定。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我国公路行业中税收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经济后果。以下通过具体分析我国公路行业所涉及的税种,以分析我国公路行业的税收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所开征的所有税种中,涉及公路行业的税种有11个,其中主要税种是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2008年9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公路行业也是这一优惠政策的受益者。但是,这一优惠政策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公路行业建设周期长,一般的公路建设从审批到建成通车,基本上需要两到三年,而建成通车后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因此这一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显现至少要在公路建成四到五年以后;这一税收优惠政策颁布之前所建成的公路不在优惠范围之内,所以很大一部分已建成公路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因此这一税收政策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效果不明显。
(2)营业税及其附加税种。营业税的附加税种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种,其征收方法是按照营业税的税额乘以税率来征收。2010年营业税下调,这表明国家对于发展和扶持公路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决心。但是,我国现有税收政策主要还是营业税,对于降低我国公路行业的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对于公路建成通车后的维护和维修也并未起到设想的效果。
(3)增值税。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同时印发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适用税率水平、毛利率及营业成本中可抵扣项占比等因素,预计在现行税制下,未来交通运输行业的营业成本可抵扣项目占比将逐渐提高,营改增对于公路行业的负面影响将逐渐降低。
3 促进我国公路行业快速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选择强调收入功能的税收政策安排是其内在的要求。由于税收政策选择的惯性,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没有给公路行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税收优惠,不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同落后的交通运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实现我国公路网建设的宏伟蓝图。
3.1 弱化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的收入目标
弱化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的收入目标,提供足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公路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下,公路由于其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预期利润不确定等因素,其投资主体及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我国政府应提供更宽松的税收政策环境,以鼓励公路行业投资主体、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发展,促进我国公路发展和财政收入之间的良性循环,以缓解我国财政支出压力,确保公路又好又快地发展。
3.2 拓展增值税的覆盖范围
继续拓展增值税的覆盖范围,切实将公路车辆通行费、工程劳务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发挥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性作用,这样有利于降低公路造价,减少路面维修成本,有利于实质性的降低公路行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了税收政策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鼓励公路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务。
3.3 制定效果更明显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公路行业特点,制定效果更明显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由于公路行业的建设期长,之前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政府可以深入调研并且适时出台适合当前公路行业发展的,能够切实促进公路行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肖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13(10).
[2]蒋灵江.浅谈高速公路的投资风险与控制[J].时代金融,2012(5).
[3]刘惠萍.企业税务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7.
[4]张晓军.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资讯,2014,1.
[5]庞磊,董静.信息化条件下深化税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3,2.
[6]蔡德全,刘玲.推进我国税收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6.
[關键词]税收制度;税收优惠;高速公路行业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51-02
1 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演变
从改革开放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公路税收政策有过三次比较大的变化,即从1978年到1993年之间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收政策、1994年到2000年之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收政策和2001年至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收政策。经过这三次比较大的税制改革,我国现在的税制体系已经初步适应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当前税收体系是复合税制体系,多种税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税收体系。主体税种是双主体,即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而其他一些税种作为辅助税种,如行为税、财产税和资源税等。
通过多年来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如“利改税”、“费改税”、“营改增”等,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当中所占比例非常显著,当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89.43%。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是与经济体制的变化相适应的,因此更加强调收入的功能。这是因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较大的压力,如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和履行国家职能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国家在经济转型中平衡各方面利益也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作为基础,如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需要财政支持,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财政扩大支出。在这一制度设计的要求下,结合当前我国税收部门技术能力和水平,我国税收政策必将以能够筹集到收入最大化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作为选择,以维护社会公平,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
2 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2.1 我国公路行业现状
当前我国公路行业已经承担了所有交通运输的功能,大大改善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随着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地区都通公路的目标,并且仅高速公路就已经通车近10万公里。从某些角度来说,公路同时具有公用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作为公用物品就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维护和供养公路的花费,通过税收政策来向公民收费来维修保养和设置相关公路设置;而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公路通行就需要设置收费站收取费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税收政策还需要为财政支出筹集更多的资金,因此也就还不能做到所有公路全部完全开放。也正是由于这种政策的制定,也就决定了公路收费的定价权在政府部门,公路行业的相关供需关系和资源的配置还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还需要政府依据一定的财政能力和税收政策作出决定。
2.2 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现状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公路网的建设,同时,国家也从不断发展的公路网建设中获得了大量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来源。从当前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公路税收政策可以看出,政府是迫切希望能够加快公路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公路行业的供需关系和资源配置效率很大程度上还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取决于政府,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公路网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成效由政府相关税收政策来决定。政府对于公路行业发展的政策影响主要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制定收费价格等,间接影响主要就是税收政策的安排和制定。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我国公路行业中税收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经济后果。以下通过具体分析我国公路行业所涉及的税种,以分析我国公路行业的税收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所开征的所有税种中,涉及公路行业的税种有11个,其中主要税种是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2008年9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公路行业也是这一优惠政策的受益者。但是,这一优惠政策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公路行业建设周期长,一般的公路建设从审批到建成通车,基本上需要两到三年,而建成通车后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因此这一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显现至少要在公路建成四到五年以后;这一税收优惠政策颁布之前所建成的公路不在优惠范围之内,所以很大一部分已建成公路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因此这一税收政策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效果不明显。
(2)营业税及其附加税种。营业税的附加税种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种,其征收方法是按照营业税的税额乘以税率来征收。2010年营业税下调,这表明国家对于发展和扶持公路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决心。但是,我国现有税收政策主要还是营业税,对于降低我国公路行业的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对于公路建成通车后的维护和维修也并未起到设想的效果。
(3)增值税。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同时印发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适用税率水平、毛利率及营业成本中可抵扣项占比等因素,预计在现行税制下,未来交通运输行业的营业成本可抵扣项目占比将逐渐提高,营改增对于公路行业的负面影响将逐渐降低。
3 促进我国公路行业快速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选择强调收入功能的税收政策安排是其内在的要求。由于税收政策选择的惯性,我国公路行业税收政策没有给公路行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税收优惠,不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同落后的交通运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实现我国公路网建设的宏伟蓝图。
3.1 弱化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的收入目标
弱化公路行业税收政策的收入目标,提供足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公路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下,公路由于其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预期利润不确定等因素,其投资主体及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我国政府应提供更宽松的税收政策环境,以鼓励公路行业投资主体、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发展,促进我国公路发展和财政收入之间的良性循环,以缓解我国财政支出压力,确保公路又好又快地发展。
3.2 拓展增值税的覆盖范围
继续拓展增值税的覆盖范围,切实将公路车辆通行费、工程劳务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发挥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性作用,这样有利于降低公路造价,减少路面维修成本,有利于实质性的降低公路行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了税收政策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鼓励公路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务。
3.3 制定效果更明显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公路行业特点,制定效果更明显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由于公路行业的建设期长,之前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政府可以深入调研并且适时出台适合当前公路行业发展的,能够切实促进公路行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肖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13(10).
[2]蒋灵江.浅谈高速公路的投资风险与控制[J].时代金融,2012(5).
[3]刘惠萍.企业税务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7.
[4]张晓军.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资讯,2014,1.
[5]庞磊,董静.信息化条件下深化税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3,2.
[6]蔡德全,刘玲.推进我国税收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