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观察及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sp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及肌肉注射治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70例,这些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运用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运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2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优于肌肉注射,其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且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关键词】足三里注射;肢体活动障碍;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76—01
  腺苷钴胺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經痛、神经麻痹。也可用于营养型神经疾患以及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1】临床多用于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治疗效果缓慢。为探讨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8年8月—2009年8月,选择在我科住院的7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并发肢体活动障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我科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70例,均同意参加此次试验对照并符合其诊断标准(均伴单侧肢体活动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为了证明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将整个实验治疗过程数据化。该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有效。轻度疼痛平均值为2.57±1.04;中度疼痛平均值为5.18±1.41;重度疼痛平均值为8.41±1.35。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9.5岁。病程1~13个月,平均4.8个月。肢体活动障碍部位:右上肢13例,左上肢18例,右下肢2例,左下肢2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力丧失,肌力评分为(7.39±1.52)分。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8~76岁,平均47.7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5个月。肢体活动障碍部位:右上肢11例,左上肢19例,右下肢3例,左下肢2例,临床表现同治疗组。肌力评分为(7.48±1.48)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肢体活动障碍部位部位及评分,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取舒适仰卧位,确定部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前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5 ml无菌注射器抽取腺苷钴胺 ,剂量为100 mg,常规消毒皮肤后,快速刺入足三里穴2~3 cm,回抽无血即可注射,1次/日。对照组:腺苷钴胺,剂量100 mg肌内注射,1次/日。
  1.2.2评价方法: (1)治疗效果。 使用VAS评分来判断症状是否改善:改善百分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无效:改善百分数〈25%;好转:25%≤改善百分数〈50%;显效:50%≤改善百分数〈75%;痊愈:改善百分数≥75%。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进行评价。(2)治疗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患者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的巩固情况及不良反应。有些病人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参与治疗方案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
  3护理
  心理护理: 通过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相关检查结果,多与自己相同疾病,病情有所恢复的患者进行沟通,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 根据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三餐定时定量。
  用药指导: 按时服用药物,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腺苷钴胺注射部位三日内避免打湿,以免产生局部感染。注射时,剂量准确,部位准确,注意无菌操作,以免影响疗效。
  足部护理: 每日观察足部温度,颜色及皮肤弹性,有无破损,每日坚持用温水浴足,有条件者可用增加循环的中药浴足如自我防护与监测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如三餐前后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胰岛素。
  4小结
  糖尿病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发展迅速,从而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血管坏疽及神经病变等,引发不同程度的双下肢肢体麻木,疼痛从而影响肢体活动障碍,在过去患有周围血管疾病的病人中,有20%发现合并有糖尿病,而在糖尿病的病人中发现有间歇性跛行等;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说明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9卷第11期,483-483。
  [2]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 李宁, 黎海芪.腺苷钴胺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2) 36 188-190。
  [4] 赵亚玲.李竹. 钴胺素缺乏的现状和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7(05)。
其他文献
【摘 要】门诊手术室虽然接受的是一些体表肿块、外伤清创的小手术,但不论何种手术对病人都是一种极强的心里刺激,病人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心里问题,一些独自来院的病人更易产生孤独无助感。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总结了2800例不同年龄门诊小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存在的恐惧、紧张、焦虑、缺乏安全感的心理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通过术前细致的了解和有效
期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76—02  我院妇科引进新技术,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现采集2012年57例卵巢囊肿样本,均为腹腔镜手术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达到对机体损伤小、出血少、对盆腔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机体应激反应小[1]的治疗效果。结合57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概括出如下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该组
【摘要】 人工流产作为采取避孕措施失败之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被广泛地使用着。近些年来,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社会上进行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因此,人工流产的并发症的几率也不断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人工流产;并发症;防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12-02  人工流产主要分为药物流产和人工手术流产两种。其中手术流产也可分两种:一种是钳刮术;另一种是负压吸引术。由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