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压下表面电荷分布对沿面放电发展过程的影响

来源 :电工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高频电压下表面电荷积聚对气-固绝缘沿面放电发展过程的影响,搭建了沿面放电测试平台与表面电荷测量系统。首先,采用20 kHz和30 kHz高频正弦电压,基于针-板电极结构,实验研究了沿面放电形态的发展与放电特性参数的演化规律。其次,对放电发展不同阶段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电荷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出了表面电荷的时空分布特性。最后,通过扫描电镜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变化进行了测试,探究了材料物化缺陷特性对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频下沿面放电呈现极性效应,正半波放电幅值大于负半波,且放电中期正半波峰值处会出现较大幅值的放电,峰值处放电次数在后期明显增加;材料表面积聚负极性电荷,沿面放电导致的物化缺陷加剧了表面电荷的积聚;负极性表面电荷在电压正、负半波对针电极附近电场分布的不同影响,是沿面放电极性效应的主要产生原因。与高频电压相比,工频电压下负极性表面电荷积聚量较少,且沿面放电呈现出不同的极性效应。
其他文献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的实测信号受高斯色噪声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FOMC-HTLSAdaline进行低频振荡在线辨识的新方法。首先,为抑制高斯色噪声的影响,利用四阶混合累积量的盲高斯性,将四
介绍了高压电网无功功率精细调节的问题.从高压电容器组的分组及接线、投切、放电、限制涌流抑制谐波、保护以及控制等方面,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中小容量并联电容器装置进行细分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SRM)具有双凸极结构,转矩脉动大是制约其运行性能和应用范围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采用直接瞬时转矩控制和直接悬浮力控制(DITC&DFC)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其转矩脉动.
目的:探讨减少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人死亡率的治疗办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6月~2007年6月收治7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人实施加强监护(NICU)及放宽手术适应证的病例与2001年6月~2004年5月
患者,女,43岁,因“乏力纳差10余天,眼黄尿黄5d”于2017年11月22日入院治疗。患者自述10余天前开始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进食后腹部有饱胀不适等症状,5d前开始出现眼黄、尿
我院2004年8月-2006年8月经桡动脉和股动咏路径行冠脉介入术(PCI)40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