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脂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随访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脂膜炎的患者,对原发性脂膜炎皮肤型和系统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随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1例患者平均随访49.2个月(2~216个月),17例达到临床缓解,26例反复发作,18例继发结缔组织病(CTD)、血液病、肿瘤和结核.43例原发性脂膜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3±17)岁,男女比例1:1.15,皮肤型12例,系统型31例.系统型
【机 构】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内五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脂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随访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脂膜炎的患者,对原发性脂膜炎皮肤型和系统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随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1例患者平均随访49.2个月(2~216个月),17例达到临床缓解,26例反复发作,18例继发结缔组织病(CTD)、血液病、肿瘤和结核.43例原发性脂膜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3±17)岁,男女比例1:1.15,皮肤型12例,系统型31例.系统型患者出现肝脏病变25例,脾脏的肿大23例,肺部受累11例,肾脏受累12例,心脏受累3例.系统型9例出现血白细胞减少,而皮肤型为0,两者比较P=-0.044.组织病理学上原发性脂膜炎16.3%患者可见核尘.皮肤型4例单用激素或对症治疗,8例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平均随访63.2个月,7例缓解,5例反复发作;系统型11例单用激素或对症治疗,20例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平均随访47.5个月,10例缓解,21例反复发作.结论 脂膜炎可继发CTD、肿瘤、血液病和结核感染.系统型患者最常受累的脏器为肝脾,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部分患者缓解,大多数激素减量易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I型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4、IF144、Ly6e、OASI、OAS2和OAS3在狼疮肾炎(LN)患者的表达,并分析IFN积分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同步收集12例弥漫增生型LN患者肾组织和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型IFN诱导基因IFIT4、IFI44、Ly6e、OAS1、OAS2和OAS3的表达水平。②收集1
在过去的20年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原因包括两个方面:①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RA是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疾病,需要强有力的治疗手段;②众多新型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和生物DMARDs的研发和涌现。
目的 分析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联合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不良反应, 提高在临床上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规范化治疗RA时,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认识.方法 记录226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分为未用GCs治疗组、联合GCs的小剂量组(≤10mg)、中剂量组(11~30mg),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24周,71例未用
目的 探讨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发病有无相关因素或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诊断为SLE的62例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有NPSLE组和无NPSLE组、早发NPSLE组和晚发NPSLE组、同组患者诊断NPSLE时和诊断SLE时等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NPSLE组在诊断SLE时LN存在率、尿榆异常率和尿蛋白定量(24 h)值明显低于无NP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SLE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的缺陷起到明确的作用,特别是DNA甲基化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尤为重要。
目的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疲乏症状的发生率,并探讨疲乏与疾病活动、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入选RA患者230例,应用疲乏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疲乏的发生率,探讨疲乏评分≥50 mm和<50 mm的RA患者临床指标、疾病活动、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的变化,并对疲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5.7%的RA患者疲乏VAS评分≥20 mm,51.7%的患者疲乏V
1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v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对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应包括如下内容:①明确诊断;②评估SLE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③拟订SLE常规治疗方案;④处理难控制的病例;⑤抢救SLE危重症;⑥处理或防治药物不良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vtla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血清含有大量自身抗体,其病因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有关.传统的遗传学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同患SLE一致率仅为39%~60%,为什么DNA序列完全一致的个体对SLE的易感性不同? 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在DNA编码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DNA合成后的修饰如DNA甲基化和组蛋
目的 针对α胞衬蛋白(α-Fodrin)构建2段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NO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6只8周龄的NOD小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对照组、空载体组、α-胞衬蛋白-siRNA1组及α-胞衬蛋白-siRNA2组,每组4只.化学合成siRNA的模板DNA 4条,退火形成2条双链DNA(dsDNA),BamH Ⅰ和Hind Ⅲ双酶切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羧基端107-139(PTHrP107-139)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月龄健康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卵巢切除+安慰剂组(Placebo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卵巢切除PTHrPC治疗组给予PTHrP107-139 40μg/Kg;卵巢切除+鲑鱼降钙素治疗组(CT组),给予鲑鱼降钙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