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加深背景下,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学生自身提出的需求,教师应主动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针对新课标的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重视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应用措施及注意事项展开分析,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导学互动”;应用措施
  新课改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同时还需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法显示是不符合需要的。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主动思考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取先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是基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文将结合具体情况对这一模式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
  一、 “导学互动”的含义
  “导学互动”指的是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转变为“导”的教学思路,其更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导学互动”的目的是将“导”与“学”结合起来,经过互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交流增强,从而构建良好教学氛围,促使师生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意义
  在理科科目教学中,导学互动模式往往可取得优于文科教学的效果,且在新知识学习中的效果较好。初中数学属于初中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理解能力与理科思维能力的关键。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所用方法单一,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导学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了丰富,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师生互动,借助交流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让教学更加具备趣味性、灵活性,且可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自学能力。
  三、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的措施
  (一) 引导学生加强预习
  预习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时,预习的作用更加显著,这使学生提前了解新知识、对掌握本节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应提前研究透彻教材与知识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及认知能力,为其设计导纲,并且明确标准课程重点与难点。在预习导学中,教师应对知识点安排梯度合理把握,注意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安排知识点,不能尝试一口气向学生传达所有知识点,这样会导致学生信心受到影响。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知识时,应将复习函数概念作为问题导入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按照人数分组,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积分,激发学生自学导纲并主动思考。另外,教师应通过到导纲让学生明白新知识,如函数图像特征、函数表示方法、函数概念等,这样学生在自学时才能找对方向。
  (二) 增强师生互动,创建活跃课堂氛围
  “师生互动”是新课标中的新理念,这一理念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并不容易,需要教师与学生均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到和教师相当的地位上。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属于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只能安静坐在课桌后听讲,很少有提出自身看法及观点的机会,大家多是机械的听讲、记笔记、记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沉默、缺少生机的。在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引导人”,让学生自行完成研究討论工作,若学生依靠自身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可稍微点拨,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如在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中全等三角形的识别一课中,笔者在课堂上不是直接讲解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而是将学生们分成8组,又各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教材,互相讨论,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标准、常见谬误等,并选取各组代表上台讲解这一新知识点,最后笔者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来展开总结,并为各小组打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意识,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三) 创造良好情景,导入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高逻辑性与抽象性,有时学生难以通过自学理解知识点,即使在教师讲解下,学生也难以真正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知识点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知识点,并且运用知识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创设情景时,应尽量贴近自然现象或实际生活,吸引学生兴趣,使之参与其中。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笔者创设这样的情景:一支铅笔长16 cm,一支铅笔长15 cm,这两支铅笔可以和桌面组成一个周长是65 cm的三角形吗?提出这一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通过1分钟思考与讨论给出自己的答案。之后,笔者让学生们自己用两只铅笔来做试验并测量,通过这样的试验,学生就可以体会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永远小于另外两条边之和。在讲解周长相等的不同图形面积大小知识的时候,笔者取出8条长度相等的绳子,分别发放给每个小组,让各小组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这根绳子来组成某种图形,并尽可能让这个图形的面积大。最后,让各小组去比一比、算一算、测一测,看看哪种图形面积最大。通过这样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反映自己学得很开心,同时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才知道,原来数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四) 及时反馈
  课后教师应对学生表现与成果给出评价、指正,对课堂实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展开自我归纳,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与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学习一段课程之后,教师应组织测试,给予反馈,让学生查漏补缺。
  四、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中的注意事项
  (一) 问题情境具有创新性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枯燥,情景教学法为有效教学措施,是导学互动模式的重要方法。但需注意,在应用这一教学方式时应确保问题情境不落俗套,有创新性。
  (二) 问题具有一定梯度
  初中数学知识点难度逐渐增加,不同知识点间有一定关系。教师应结合所学内容,采取梯度性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展开学习。如在学习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圆的知识时,笔者逐一提问:圆和点位置关系是什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圆和切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五、 结束语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新型、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一些现今教学思想,对诸多成功教学模式有机整合发展而来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这一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其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柏华敏.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5(29):74-74.
  [2]李益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8):48-48.
  [3]邓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95-95.
  [4]杨湖.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3):63-65.
  [5]孙祖刚.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114-115.
  [6]于远建.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251-251.
  作者简介:
  张生发,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岞港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试卷是由各种各样的数学题型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检测的工具,也是对学生数学素养进行衡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初中数学试卷进行自我分析,有利于诱导学生思维,了解当前国家课程设计与数学学业评价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试卷;自我分析  对试卷进行自我分析有利于对各知识点的侧重点进行梳理,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卷分
背景和目的:高血压所致的心肌重构以心脏负荷增加导致的心肌肥厚为主要表现之一。继发性心肌肥厚也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而心肌肥厚
摘 要: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是远大的,那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如何实践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只有学生主动自愿地学习数学才能发现数学的有趣,才能真正地提升数学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实际,讲解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及之后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实践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那么在云课堂智能教学背景下,该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互联网技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呢?本文根据多媒体教学在当前初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高科技互联网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在优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云课堂;初中数学;有效性  一、
摘 要: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的发展基础便是数学学科,又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学有了技术与科学的双重使用身份,现代科学技术表现出一种数学化的发展趋向。目前,智能手机、电脑等多种现代化行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日益普及,数学也逐渐走进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校园建设数学文化元素也日益增多,本文针对当下高中校园中的数学文化元素进行探讨,希望对校园正式提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