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198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丽华所著《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修订增补版,新近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了。我认为,此书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作者对朱安进行了历史性还原,并因此对鲁迅也进行了一定的还原和剥离,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重构了鲁迅的某种复杂形象。
  朱安是一个卑微的人,也是一个受压抑的人,这不仅是指她自身的普通和自卑,更是指她一生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但是,再卑微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朱安常常在鲁迅的背影中被人遗忘了,人们往往看到了鲁迅的高大背影,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原配夫人朱安也曾在其背影中苟且偷生,又悄然消失了。许广平成为鲁迅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女人,但原本属于朱安的这一切,她却无缘消受。可以看出,两个女人属于两个世界:朱安无声地活在旧式夫君周树人的阴影里,而许广平更多地投怀于新文化先驱者并站立在伟大文学家鲁迅身旁。比起许广平来,朱安跟鲁迅或许更是一种宿命的存在。
  这个话题原也是鲁迅现象史上的一桩公案。鲁迅遵母命1906年同朱安结婚,但完婚后就让这位旧式女性过上了没有爱情,也没有正常夫妻生活的日子。鲁迅说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所以他要把这礼物还给母亲。事实上,鲁迅也正是如此做的。说朱安是个礼物,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女性的说法。据该书作者考证,鲁迅跟朱安在一起的日子里,也给了她有限的几次爱抚,这已是打破了鲁迅和朱安历来无爱的说法,但这一两次或两三次,对活生生的朱安来说,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所以,如此的几次也几近为零。有人说,这是旧式婚姻的悲剧,鲁迅也有着自身的无奈和悲哀,矛盾与彷徨。但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能为鲁迅开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鲁迅在许广平的主动追求下,终于敞开了心扉,唤醒了心中的爱,这当然也是一种合乎人性的爱的呼唤。但是,在鲁迅对自由和爱的尽情呼吸中,朱安却在北平孤独地陪着鲁迅的老母寂寞地衰老着。对朱安而言,也许鲁迅就是一块冰冷的石头,就是一条从身旁凉飕飕地悄然滑过的蛇。鲁迅在一首拟古的打油诗《我的失恋》中写道:“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朱安曾说她似一只蜗牛,在墙脚往上爬呀爬呀,累了,爬不动了。但我以为,对朱安而言,鲁迅也许更像这条“赤练蛇”。
  尽管作者没有运用一种偏激的女性主义立场,而是采取了较为平和客观的学理态度来写这部传记,但作者在书中所流淌的那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叹和理解之同情,还是在对朱安人生的勾勒中不时呈现。比如,关于婚后的朱安,作者写道:
  没有人提到,朱安在这新婚的三四天里是怎么熬过来的。不知她是一动不动呆坐在新房里呢,还是一邊垂泪,一边听那些过来人现身说法,教她如何慢慢熬出头。
  又如,朱安到北京不久,在一次鲁老太太的寿宴上,忽然向亲友跪下说:
  我来周家多年了,大先生(鲁迅)不很理我,但我不会离开的,我活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后半生就是侍奉我的婆母。
  作者写道:“可以想见,在寒意的包围下,朱安活得越来越瑟缩,也越来越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她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使丈夫回心转意,只能怀着一腔怨气……这口吻,堪比那些节妇烈女,有几多无奈。”显然,不仅仅因为传记作者是一位女性才有了此等同情之理解,也是将心比心,把卑微者朱安当人来看待,更显现出一种宝贵的人文关怀。读之,颇能打动人心,引起深深的共鸣和思考。1944年10月15日,孤苦伶仃、生活困苦的朱安对来访的鲁迅弟子唐弢等人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作者写道:“在困顿的岁月里,哪怕是作为‘鲁迅的遗物’,她也被世人长久地遗忘了。万千辛酸,使她发出了这悲怆的呐喊。”书的扉页刊有著名文化人杨绛生前写给作者的信,其中云:朱安“最后那一声凄惨的呼号,实在动人怜悯”。这也是以心换心的历史性聆听。当然,或许因为鲁迅和杨绛三姑母杨荫榆的那桩公案,杨绛说这话时有着更为复杂的心境也未可知。
  写到此处,抬头忽见窗外满是初冬和煦的阳光洒在树叶上,雾霾散了不少。比起那些自以为能够不偏不倚看待鲁迅和朱安关系,并且担心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安会损害鲁迅光辉形象的研究者来,该书作者所具有的人文情怀无疑值得点赞。在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建构中,鲁迅曾自称是个历史中间物。在我看来,他原本也是个有着种种缺陷的人,有着种种问题的存在者。而就其婚姻和家庭生活来说,鲁迅作为问题的存在者,有之,则自原配朱安始。读完该书,无疑加深了我的此种感受和认知。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文学作品塑造了大量党员干部形象,他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英勇斗争、建设美好的家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成为一面面光辉的旗帜。以《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等一批著名长篇小说为代表,歌颂了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庆祝活动主要在夜间举行,燃灯是重要的节目之一,故有正月十五夜、元夕、元夜、灯节等名称。与后来多称元宵节不同,隋唐时期用的较多的是正月十五夜、上元或上元夜。从典籍记载来看,上元节在唐代已是朝野参与、举国欢庆的大型节日。虽已遥隔千年,但通过存世的诗文,我们仍能一窥唐代上元节多姿多彩的真容。  盛饰灯影会,永以为常式  上元节起于何时,学界说法不一,但在隋代,“都邑百
有时我很难想象,一个公元2世纪后期至3世纪初距今近1800百年前的“中青年”,不仅写出了流畅自然,富有民歌色彩的歌行体诗,特别是竟能作出五卷本的言简意赅、贴近创作实践,直至今天仍有启示价值的文艺理论文章;而且其人还并非单纯的“专业作家与评论家”。你道怪也不怪?  但这确有其事,确有其人。此人就是曹操的次子、史称“三曹”之一的曹丕(字子植)。此人从一个方面讲,在表面平凡甚至憨厚之态的遮掩下,承继乃父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友人对话录》,记录了柳鸣九先生与人文学界一些著名人士一场场真诚而深刻的对话,话题广泛,内容丰富。开放之初,在窄暖还寒的气候背景下,柳鸣九以大胆的学术魄力,做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文化事学术事对话录的话题,随着他的经历而扩展,其实也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扩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写起了散文随笔作品而一发不可收,因着他散文随笔的成就,他又被聘当上了《本色文丛》的主编,这
姜广辉《新经学讲演录》是其在《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义理与考据》《易经讲演录》《诗经讲演录》《论语讲习录》《中国经学思想史》之后的一部颇具新意的经学研究成果,该著能够将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旨趣方面体现了近年在经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两个学术创新  学术创新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新文献材料的发现;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新文献材料的运用方面,在经学史上,考古发现的新文献材料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稍后,他又在《我们是谁?》中强调了美国的基督教文化认同。这些著作的独特视角被“9·11事件”放大,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预言不幸而言中,而其关于中国为“儒教文明”的判断定性也在大洋此岸引起震动和思考。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口号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对儒教与中国社会
自从范文澜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林则徐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P22,新华书店1949年北京订正第一版)以来,几乎成为一种定论。钟叔河先生上世纪80年代所写的《走向世界丛书总序》中,也称林则徐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不过说林则徐为“鸦片战争以来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则可,说林则徐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则不可。因为在林则徐之前的清代人中,早已有人“开眼
《遍地小火苗》(Little Fires Everywhere)是华裔美国女作家伍琦诗(Celeste Ng)继成名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之后的第二部小说。在2017年首次出版后,这部小说登上了《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以及《亚马逊》(Amazon)图书的畅销榜,深受评论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热捧。《纽约时报》
中篇小说《追赶队伍的女兵们》是当代著名作家邓友梅的重要作品之一,发表于《十月》杂志1979年第1期,引发好评。1980年根据小说改编、由郝光执导的电影《女兵》公映。1982年,这篇小说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在邓友梅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作品中,《追赶队伍的女兵们》通常被视为新时期军事题材或军旅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得到研究与肯定。重读这部中篇,不仅能让今天的读者重回那战火纷飞
侯良学,1966年生,山西闻喜人,当代著名生态诗人,曾就读于山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生态诗集《让太阳成为太阳——侯良学生态诗稿》(三晋出版社,2010版)、生态诗剧《圆桌舞台》(三晋出版社,2011),2012年被聘为厦门大学生态文学团队兼职教授,诗作《活熊取胆》获“首届连州市环保诗歌大赛”铜奖。2018年1月,侯良学的生态诗集《自然疗法》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笔者对其进行了访谈。  龙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