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采访的“意义”探究及其实现途径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采访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否能开启对社会世界“意义”的理解?它又如何去探究“意义”世界?带着上述疑问,本文希望从现象学方法论视角、立足新闻哲学层面来探析作为“意义”探究的新闻采访的本质及其实现途径,以期能给相关后续研究抛砖引玉。一、作为“意义”探究的新闻采访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总是第二性的。作为连接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中介,新闻采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换言之,新闻采访作为一种主观认识客观 News interview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human cognition. Whether it can o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social world? How can it explore the world of “meaning”? With these qu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nature of journalism interviewing as “meaning ” based on news philosophy and its ways of realizing it, with a view to giving relevant follow - up research. First, the origin of the news interview news explored as “meaning ” is the fact that the facts are primary and the news reports are always secondary. The importance of news coverage is self-evident as an intermediary connecting the facts with news coverage. In other words, news coverage is objective as a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其他文献
针对“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生课程知识面宽、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设计”案例式教学的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工程背景的案例选取和产品级代码的学习,
在天基临近空间目标多谱段探测系统中,对探测能力的分析和评估是进行相机设计的前提之一。在单一波段的基础上,论文从多谱段出发,对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探测系统信噪比和探测距
针对引起离心式压缩机排气量不足的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定性仿真和模糊知识的诊断方法.利用压缩机结构原理和故障机理等定性知识建立故障定性模型库,并推理得到压缩机排气
为了提升南通市消防站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在分析现有消防站布局的基础上,利用GIS和定位-配给模型完成了南通市区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5 min响应时间标准下,现有消防站对于重点消防单位、危险源、居民小区的覆盖率分别为87.59%、86.89%、86.48%,城市消防安全保障较好,但在该区东北和东南城乡结合部消防力量严重不足。2)在综合考虑道路阻抗、水域分布、防护子区域风险等
给出从群G到复数域F上的一类对合三角泛函方程的一般解和Ulam-Hyers稳定性问题,得到扰动泛函方程更小的上界,最后完善相关结论。
GNSS高程拟合常用的是二次曲面拟合法,该方法需要控制点位分布均匀,针对实际作业中受观测条件的影响部分控制点位数据无法获取,影响到GNSS高程测量精度问题,引入期望极大算法(EM算法),提出高斯分布下的EM算法与二次曲面拟合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模型,运用高斯分布下的EM算法的二次曲面拟合法对缺失数据的控制点进行建模分析。该组合算法可以获得缺失数据下未知参数的最佳估值,可有效提高水平面的拟合精度。将某
为了解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各层次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及土壤游离氨基酸与土壤其他理化性质的关系,以黄土丘陵区恢复19a的杏树林、沙棘林、刺槐林和草地为研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犯罪与青少年犯罪预防需要我们在更深层次上和在更广阔的视野内探索科学、有效的战略与对策。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惩治与预防是两种基本的对策,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
《齐物论》中“道通为一”四字,注家大都将其与上文连读,仅作衍文处理,而对本句的独立性及其可能的特殊内涵缺乏进一步的解读,且对“道”、“通”和“一”这些至关重要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