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特保”的含义芨此次争端背景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根据1994年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全球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1月1日取消,然而配额取消仅仅4个月,美国和欧盟于5月份相继宣布对我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特保措施再次实施数量设限。此次中美及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主要是因为双边贸易失衡不断恶化,特别是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加过于迅速,造成各国纺织业非常沉重的竞争压力。2005年1-3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幅高达40%以上,而中国出口占双边贸易总额比重平均为66%;同期中国对美国出口平均增幅为38.2%,而中国出口占双边贸易总额比重高达75%。中美、中欧间存在严重贸易逆差。如表1所示:

进一步而言,自2005年初以来,中美暨中欧贸易严重失衡主要是因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迅猛增长。由于往年配额极其短缺,许多中国企业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配额,其成本通常占商品价值的30%。在2005年初配额取消后,许多企业的成本突然大幅度下降,再加上2005年中国开放外贸经营权,导致纺织品出口企业数量激增。其结果是,中国纺织品对美国与对欧盟的出口增长幅度分别是250%~82%。
从表2、3可知,今年前5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金额比重平均为14.9%,但平均增幅高达48.6%。特别是,以中美纺织服装品贸易为例,1--4月中国纺织服装品出口总额总计63.3亿美元,平均增幅高达54.2%;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平均占中国纺织服装 品出口总额的21.8%,平均占美国纺织服装品进口总额的23.1%。


二、“特保”争端对中国纺织业带来的影响
虽然中国与欧盟经过艰难磋商于6月11日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妥协,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欧盟依然有在2008年以前对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特保”条款的权利;10月13日结束的中美纺织品第六轮磋商又以失败告终,这无疑给中国纺织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对纺织品贸易出口额产生影响
据统计,目前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影响的贸易金额约21亿美元,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总额。在今年春季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本应看好的袜子、胸衣、针织衬衫等“敏感商品”的成交额仅增长了5%左右,增幅远低于往届的平均水平。在春季广交会上,美欧客商明显减少。
第二,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速产生影响
在目前我国纺织业国内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非配额限制地区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如果想保持像前两年—一样的高速增长,就要依靠2004年底配额限制取消后留出的巨大市场空间。而现在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纺织品实行“特保”措施,实际上进行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贸易限制,使得配额取消留出的市场空间大大缩水,势必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增速放缓。
第三,对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影响
对于欧美相继提出的“特保”措施,目前许多纺织晶出口企业都陷入了接单与不接单的两难境地,如果不接来自这些地区的出口订单,那么下半年企业的生产将面临产能闲置,一些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种单一的企业还可能由此陷入倒闭的绝境;而一旦大量接单,就可能给欧美造成更多的“特保”借口,而且企业也有可能面临产品大量积压的困境。
三、特保争端下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提高产品附加值,品牌化经营
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体科技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设备落后、技术薄弱导致纺织服装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过少。要发展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出口对象国在贸易中的技术标准要求,多出附加值高的产品。国内的企业如果不注重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上下工夫,而一味地通过急速扩张和压价竞标的恶意竞争,增加国内企业的内耗,产业利润与发展空间愈来愈小,最后损害的将是中国企业的自身利益。
第二,实施市场结构多元化战略,分散市场风险
如果出口市场结构过于单一,那么某个市场的波动就有可能对纺织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香港和日本几个市场,约占70%,其他市场仅占很小的比重,其中对欧美等设限国家出口占50%。如今,在主导市场屡屡受限的情况下,国内的纺织企业应将目光放的更远一些,在全球市场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形成合理的多元化格局。这样才能有效地分散出口市场波动的风险,同时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加强行业预警,主动出击,据理力争
国内出口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国际竞争策略进行研究,并且应密切关注本企业和原产于中国的同类出口商品在进口国的平均数量与价格走势,本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变化,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市场表现和策略,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失业率、产品库存和市场价格、重大事件的动态信息等。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国外相关产业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尽量避免进入那些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趋薄、进口国企业政府反应强烈的行业,从而有效降低出口产品遭遇纺织晶特保措施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
第四,据理力争,组织同盟
纺织出口企业要充分利用世贸规则,积极进行反诉,掘理力争,并组建同盟。这里无锡一棉为中国纺织出口企业做出了榜样。该企业面对面对“特保”设限,立刻发出书面材料,以响当当的理由驳斥美方所谓中国棉纺出口冲击美国市场,切实维护自身权益,防止进口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它还积极在进口国寻找、组织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盟军,请进口国棉商及进口商进行游说,最终由美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进行申诉,改变我方在进口国与保护主义团体之间的“反特保”力量对比。
第五,尽快加强国际质量认证和笋保认证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提高环保要求,以阻碍他国纺织品进入本国市场,既保护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保证了本国同行的竞争优势。为了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阻碍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因素,我们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各个企业应尽快取得国际质量认证和环保认证,以扩大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额和取得更大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