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分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网络环境条件下,新闻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闻记者角色定位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当前的网络环境形势,每个新闻记者都应当保持与时俱进,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将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记者如何进行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在当前网络环境条件下,新闻记者应当对其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从整体上营造一个高效、系统的环境氛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新闻法律规制
  目前来看,国内关于网络环境下新闻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制非常少,只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以及著作权行政保护法和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方面的法规。由于网络技术发展非常快,立法、法律意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制定和出台的法律条文非常的宽泛,落实难度比较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记者因定位不准而触犯法律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应当不断强化网络平台新闻法律规制方面的建设,健全新闻法律,特别是对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进行界定和分类,并且对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进行引导和规范,明确新闻记者的权责,细化法律标准。
  2.明确和细化新闻记者角色内容
  从实践来看,每一个职业者所承担的角色不尽相同,记者职业角色决定了其行为必须符合职业规范。同时,还要规范记者的角色定位,明确记者职业要求。基于新闻专业视角考虑,新闻记者的素养包含如下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从而为公众利益代言;新闻记者需保持中立、客观立场;新闻记者的工作范围应限制在信息传播以及流通等领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代网络环境条件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时,需严格按照相关机制进行。
  3.构建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氛围
  根据网络媒介以及生态理论,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的要素主要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然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特定媒介均有其特殊性。网络媒介生态体系构建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媒介制度与行业生态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受众环境。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对现行的文化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为文化改革及其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媒介机制而言,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介所有权以及管理制度,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社会规范和传播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网络媒介生态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当建立和完善媒介体制,对媒介性质进行确定,并且还要对新闻记者、受众以及传播者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媒介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言论自由的保护,同时还需注意禁止和预防网络谣言。
  4.健全引导机制
  在现代网络环境条件下,应当对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进行明确,健全引导机制,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在此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高信息透明度。在现代网络环境条件下,信息传播性改变了大众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等功能,新闻报道以其对信息传达的功能对周围事件的判断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现代网络条件和舆论监督下,主题平民化、蝴蝶效应非常显著。对于网络舆论而言,因其传播具有一定的跨地域性,所以无法采用屏蔽等控制手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积极对待,采用占据权威性消息的来源形式,并且与广大网民进行有效的互动等方式,以此来引导网络舆论监督及其发展。
  第二,信息公开化。对于网络传播而言,其碎片化特征很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各种事件的认知不全面,或者产生误解。在此过程中,如果随意地删帖或者对关键词进行屏蔽,则会影响公众对媒体的印象。同时,网络传播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难以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管控,甚至造成反向影响。因此,应当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开,接受广大受众的监督,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舆论,才能避免出现各种偏激舆论,从而使新闻记者认清自己客观报道者的职业角色和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第三,建立辟谣机制。网络谣言具有社会传播性,但这种基本特征容易发生偏移。网络谣言传播,实际是信息共享行为,传播的信息是由混乱符号以及不确定意义构成,因此而造成传播障碍、或者产生传播隔阂,以致传播结构、系统失调,造成社会舆论以及大众认知和判断的混乱,甚至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性社会问题,因此建立辟谣机制势在必行。
  5.结语
  现代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影响因素更复杂,需分析问题及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建立完善的职业角色定位管理体系,才能创造和谐的新闻报道环境。
  参考文献:
  [1]芮必峰.鼓吹者、旁观者、参与者——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观[J].新闻界,2004(06).
  [2]金 英,黄庆华.浅谈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与研究[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2).
  (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06年twitter网站建立以来,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俨然成为新媒体中实时性最强、沟通最紧密的信息交互平台,改变着公众的生活习惯。微博在高校学生中的广泛使用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利用微博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  
摘 要:“微课程”教学模式也需要与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契合,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职能进行定位之后,“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从确立“微课程”的功能定位、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实施“微课程”的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职;“微课程”;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发“微课程”,不仅需要搞清楚“微课程”的内涵,还需要厘清“微课程”在计算
摘 要: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大量的地理名称、数据、事物和现象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不少学生对此害怕或厌烦,认为太多、太杂、太抽象,很难记住。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不太到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善于记忆、乐于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探究和总结出以下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地理;记忆;方
摘 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护工作向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患者受到更加良好的待遇,拥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康复环境,护理工作者要将护理学与美学进行结合,开展创新性工作,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的提前康复作出努力。本文将针对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护理美学;护理工作;作用探讨  一、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意义  1.学习护理美学能够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