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传奇的百岁老人谢飞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松低垂,大地举哀,2013年2月14日5点57分,人们尊敬的谢飞老人走完了101年的人生。
  2005年初春,我受党组织委派给谢老当秘书。这位百岁老人一生充满传奇,给我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革命低潮时入党
  1913年2月3日,谢飞出生在海南省文昌市茶园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儿时的谢飞聪慧好学,胆识过人,13岁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上街演文明戏、唱革命歌,唤醒民众。1927年2月18日,谢飞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不满15岁的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她深情地对党组织说:“我要从入党这一天起,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危险都不怕。”
  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后,反动武装到处捕杀革命者,谢飞全家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父母兄嫂等12位亲人相继惨遭杀害。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悲伤埋在心里,始终站在公开斗争和隐蔽斗争的前沿。不久,她接受组织安排,在广东省委(香港)担任掩护工作,后又受党派遣,只身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回国后,她先后在福州和厦门中心市委担任机要秘书,冒着随时被捕的危险,勇敢机智地与叛徒、特务周旋,遇到紧急情况,经常把机密文件吞入腹中,以此来保护市委领导和机关的安全。
  长征途中差点被“寄”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经过严格选拔,谢飞和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等30名红军女战士随中央红军行动,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强渡大渡河时,谢飞发起了高烧。有人说:“把她寄了吧。”“寄”是一个很敏感的字眼,它意味着将失去部队,失去战友。谢飞一听,急了,连连摇头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跟党走,跟红军队伍走到底。”
  看着不远处的泸定桥,她咬着牙站起来,可没走几步身子一软就跌倒在地上。她想出了一个办法:由低向高处走时就往上爬,由高处向低处走时就向下滑;爬不动滑不动时,就两手撑地一点点向前挪。这时候部队已经过桥两个多小时了,她才爬到泸定桥边,在小警卫员的帮助下,她咬紧牙关,用双手扶地,一点点挪到桥头。这时,小警卫员的体力也不支了。谢飞有气无力地对他说:“别管我了,你先走。”她鼓足勇气爬上了摇摇晃晃的泸定桥。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一失脚就会掉下桥被激流吞没。她咬紧牙关,手脚并用,双手死死地抓住桥上的木板,一点点地向前挪,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爬行,终于过了泸定桥。两个小时后,她以惊人的毅力赶到了部队的宿营地。大姐们看到她,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纷纷夸她说:“别看阿香人小,但是志气大,什么困难也吓不倒她。”
  长征中部队经常断炊,而最受饥饿煎熬的是通过四川的卓克基和毛儿盖那段时间。在这两个地方,刚开始还有一点青稞和荞麦充饥,后来一点吃的也没有了,红军被迫去挖野菜、尝“百草”、啃树皮,再后来能吃的草和树皮也没有了,就只能吃皮鞋、皮带来抵挡饥饿。
  谢老常讲过草地的往事。一次,她和战友们在牲口圈的粪堆上发现了玉米粒,像发现了宝贝一样高兴。她们仔细挑选出牲口没消化的玉米粒,拿到河边反复清洗,再放入锅里炒,直到这些玉米粒散发出阵阵香气。解决了几天的干粮,她和战友们兴奋不已。有些战士知道了,向谢飞要玉米粒,她爽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送给战友。一路上,这个战士要一点,那个战士要一点,谢飞好高兴。一位战士拿出一直舍不得用的半块肥皂,想和谢飞换玉米粒,谢飞慷慨地抓出一把送给该战士说:“这么好的肥皂,你自己留着吧,玉米粒送给你吃。”
  面对鸟都飞不过去的茫茫雪山,有的战士因看不清路坠入雪谷,或因饥饿倒在雪山上,而谢飞和红军女战士们还要抬担架。百多斤重的担架扛在她们柔弱的肩膀上,行军、爬山更加困难,但她们谁也没有停下来休息。她们靠着理想和信念,团结互助,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跟随部队一个月里连续翻越了五座大雪山。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零三天的艰苦征战,胜利抵达陕甘两省交界处吴起镇。
  任浙东余上县委书记
  1940年秋,谢飞肩负刘少奇同志重托,在两名战士的护送下过了长江,到皖南新四军军部送急件,从此留在江南。在新四军中,谢飞任路东特委宣传部长兼《大众报》负责人,她亲自撰写社论,传递党中央声音,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抗击敌寇。
  1942年,谢飞受中共中央中原局委派,奔赴浙东抗日前线。谢飞在负责浙东区党委培训班时,针对地方干部存在的问题,运用在马列学院、中央党校所学到的知识对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不久,谢飞又担任中共浙东余上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和余上自卫大队政委等职务。她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总结战斗经验,使地方部队的作战水平和应变力得到不断提高,保护了当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获得了苏浙军区二纵的嘉奖。
  在复杂的斗争中,谢飞注重对县委干部和部队的思想教育。她对部队指战员强调要“绝对服从党的指挥,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到一地,要为群众做好事,官兵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在对干部进行考察时,她时常肯定干部的优点;对某些有缺点的干部,她讲事实,摆道理,当面进行批评,从不在背后评头论足。她的模范言行为广大指战员树立了榜样。
  新中国第一代法学专家
  1953年9月,40岁的谢飞以刻苦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主修法律理论、宪法、民法、刑法等课程。她基础差年龄又大,靠信念,靠毅力,靠刻苦,潜心钻研。1956年11月,她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次年2月被中央任命为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完成了从老革命者到新教育家的角色转换,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法学专家。
  1959年3月,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公安学院合并,国务院任命谢飞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尽管工作很忙,她依然兼任法律研究室主任。为了把教学计划制定得更合理、更实际,她发动大家认真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她说:“教育要走群众路线,教育不要关起门来搞。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是党的光荣传统,要继承发扬。”她凭借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亲自撰写讲稿,主讲《宪法》《国际法》《婚姻法》等课程,为新中国公安、检察、法院、军队系统培训出一批又一批的业务骨干。
  很多衣服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文革”期间,谢飞被非法关押长达五年多,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党的坚定信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谢飞的冤案彻底得以昭雪。1979年12月,谢老继续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
  谢老生活简单,从简从俭,甚至简单到凑合。一块猪肉,往水中一放,就成了水煮肉,倒点酱油,就是美味佳肴了。她心灵手巧,连衣裙、长裤、衬衣等都是自己设计、裁剪、缝制、熨烫,所选的衣料都是既便宜又实在的棉布和亚麻等。谢老一生只买过一件跌价的皮衣。那是20世纪60年代,市场上皮衣大跌价,学校办公室的一位同志买了一件皮大衣,回来后对谢飞说:“谢校长,这几天皮大衣很便宜,你的大衣太单薄,北方冷,你该去买一件!”第二天下班后,谢飞把那位同志叫到家里说:“你看,我买了,这件皮大衣好吗?”这是一件深咖啡色的狐皮大衣,也是谢飞多年来唯一一件从百货大楼买来的像样成衣。这件大衣在“文革”中被抄走,没有了下落。平时,她喜欢穿制服,开会、出差都穿,她风趣地说:“我是当兵的出身,穿了一辈子军装。”
  谢老走了,她的大家风范和宽广胸怀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她的渊博学识和敬业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谢老,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介绍了概算包干模式下冶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冶金工程的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指标、工程实施,工程竣工5个阶段易出现的问题.并对概算包干模式下,冶金企业工
桩基检测技术在岩土工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保证,桩基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单桩的单桩承载力,还可以能够检测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的完整性和桩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建筑给排水工程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基础,其能够对整体的工程建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受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强化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优化造价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