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有“毒”之人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天气很晴朗,你醒来后享用了丰盛的早餐,顿时觉得生活如此美好,整个人变得干劲十足。在出门工作前你照了照镜子,镜子里的你看上去自信而迷人,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这么完美!然而,就在你准备出门前,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完电话的你像是变了一个人,脸也垮了下来,仿佛是泄了气一般,觉得做任何事都没什么意思,你甚至开始想,自己要是没有接这个电话该有多好。
  这个电话可能来自你的父母,他们永远把你当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去说教;可能来自你以前的伴侣,他又在试图用一些含沙射影的话来刺痛你;可能来自你某些所谓的朋友,他总是把你当成情绪上的垃圾桶,肆无忌惮地对你抱怨一通,但在你需要倾诉时,却又总喜欢泼你冷水;也可能来自你的老板,他习惯性地对你呼来喝去,给你安排一堆棘手的事,让你感觉快要窒息。不管他们和你有什么关系,像这样让你产生挫败感和满满的负面情绪的人,就是对你有“毒”的人。
领导者和精神变态者个性相似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家凯文·达顿研究发现,很多领导人都有些精神病态特质,他选取了一些领导人进行模拟《病态人格量表》测试,结果萨达姆排名第一,亨利八世排第二,伊迪·阿明第三,特朗普第四,最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排名第八。

有“毒”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有“毒”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些人对你来说可能是有“毒”的,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是像太阳一样的存在。要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毒”還是没“毒”,与你跟他看问题的立场是否一致有关。比如,有一个人拿残疾人开玩笑,不尊重女性,对非法移民完全没有同情心,你会觉得他是个有“毒”的人吗?没错,这个人就是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英国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凯文·达顿研究发现,在一项用来确定精神病态人格的测试中,特朗普的得分甚至超过了希特勒。尽管特朗普本人并未参加测试,但专门研究政治人物的专家,就他会如何回答《病态人格量表》上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专业看法,最后,希特勒的总得分为169,特朗普的得分为171。尽管在一部分人的眼中,特朗普完全算得上是一个有“毒”的人,但在他的6000多万名支持者眼中,特朗普或许是地球上“最伟大、最诚恳、最优秀”的人了。

情绪也会传染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提到,当人们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时候,情绪的传染会经由双方大脑中的多条神经通道进行,这是因为人们的情绪控制中心——大脑边缘系统具有开环特性,如果是闭环系统,大脑就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而开环系统的管理要依靠外界。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情绪取决于他人,身边的人在影响着我们心情的好坏。开环的大脑边缘系统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它让人们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情绪帮助,比如,哭泣的婴儿在母亲的安慰下就会停止哭泣。
  心理学家还把大脑的开环特性称作“人际交往的边缘管理系统”,这是因为大脑的开环特性,让其他人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生理机能,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在大脑开环结构中,一个人发送的信号,甚至可以改变另一个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心脑血管功能、睡眠节奏和免疫功能。比如,一对关系良好的夫妻可以促进彼此大脑中分泌催产素,让双方都产生幸福愉悦的感觉;如果孩子有一对容易焦虑的父母,他们的担心、偏执、紧张情绪也很容易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变得容易焦虑。

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人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项历时80年的研究项目,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研究之一,这项研究计划追踪记录一批人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时的状态境遇,最终探寻到人生的真相:“究竟什么样的人,最可能获得幸福?”
  他们跟踪记录了724名男性,其中既有哈佛大学的精英学生,也有贫困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从少年到老年,项目负责人每年都会记录一次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在研究的过程中,当年的年轻人们长大成人,进入了社会各个阶层,有的成为了律师、医生,甚至美国总统,有的人变成了酒鬼,还有人患了精神分裂。
  这个项目的第四代负责人罗伯特·瓦丁格,在分析了这么多年的访谈资料和医疗记录后,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原来,社会名望、财富、成功都和幸福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让人幸福。研究发现,那些和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交往的人,会比那些不善交往的人更快乐、更健康。但关系的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朋友的多少、结婚与否都不是真正决定幸福的因素,一段有“毒”的婚姻对健康的影响反而比离婚还大。
社交关系与心脏健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发现,长期处在不良社会关系中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心理学家玛丽亚·马赛和海姆·索莱尔写了一本书叫做《情绪生态学》,说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丰富多样化的情绪表达,其中包括了积极的正面情绪,以及消极的负面情绪。从情绪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圈子里既有有“毒”的人,也有有“营养”的人,有“毒”的人会给身边人带来愤怒、负罪感、挫败感和不被重视的感觉,有“营养”的人则会让身边人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欣赏和被重视。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情绪生态都应该是平衡的,如果身边有“毒”的人太多,就破坏了情绪生态平衡,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更可怕的是,和有“毒”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久而久之,他的“毒性”甚至也会沾染到你,把你也变成一个有“毒”的人。
其他文献
每周捐两次血浆,霍普·布朗能赚60美金,如果再在寄卖店卖掉几件衣服,收入能再多一些。而这些收入往往只够付电费或还车贷。如今,这种把戏已成为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生活是她从学校毕业时从未预料到的。20年前,她拿到了中等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成为了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她的学校位于肯塔基州的凡尔赛市,她每天凌晨5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下班后还要赶往列克星敦的鲁普竞技场做兼职安检员,举着金属探测器,和闹哄
体外生育“体外生育”的概念持续不断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在1999 年风靡全球的电影《黑客帝国》里,就展示了人类幼体在类似蚕茧的空间里孕育生长的画面。  2017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人造子宫”,并用8只羔羊幼体对这一设备进行了为期4周的培育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这些从“人造子宫”出生的羔羊都能正常地呼吸和吞咽,睁开眼睛,长出羊毛,也发育出了与其它正常出生的羔羊
重达709 克拉的“和平之钻”手中有把铁锹就可能发财  皮卡车驶出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一路上,透过乘客座位旁边的车窗向外望去,这个国家近些年发生的大事如同幻灯片一般展现出来。一块写有“截肢者安置处”字样的手绘指示牌指向一栋建筑物,那是为在塞拉利昂内战中遭受严重创伤者提供服务的机构。这场内战历时11年之久,于2002年结束。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举报贿赂”的布告牌,呼吁人们抵制各种贪污挪用国际救援资
残存的伤痕26 岁的祁春哲在工作时右脚严重受伤。技能实习生制度的阴暗面范博文家住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今年28岁,是一名导游。他的月薪是2900元,只是城市白领平均收入的一半,但他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连续3年通过了日本语能力测试的一级考试,每天他都在网上阅览日本的新闻报道,并用日语写读后感。他在笔者面前搜出一则日语新闻,流利地念了起来。他说:“我把日语词典从头到尾背了下来,没有我不认识的单词。”可
戴着标志性红色头盔,穿着红色工装服的“红蚂蚁”们挤进约翰内斯堡一个等待拆迁的公寓房间的走廊。每天都在上演的战役虽然时不时传来一阵喧嚣之声,不过这场对抗的结果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斯库姆布措·德拉米尼和他的手下们与贫民窟居民们激战了两个小时,他们用防护罩不停地驱赶这些贫民窟的居民,将这些可怜虫好不容易建成的小屋摧毁,将他们建造房屋所使用的木材、床垫,连带少数不值钱的家当堆在一起,付之一炬。做完了
伊麗莎白·克拉夫特和她的零包装购物周  一只信天翁给幼鸟喂食塑料,它以为那是食物。BBC纪录片《蓝色星球》中的这个镜头让数百万观众心碎。海洋生物因塑料而丧命,大海沦为人类的垃圾场。  然而,如果不使用塑料制品,又会怎样?假如不再需要专人清理沙滩和海边的包装袋垃圾,假如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免产生塑料及其他垃圾,而非到了清理这一步才绞尽脑汁,假如我们能重回不使用塑料的生活方式,像爷爷奶奶那样去买菜,一切又
10点,不到30岁的两男两女准时带着背包、袋子和自行车筐来到科隆城区埃伦费尔德一家超市昏暗的货物入口,来拯救那些即将被扔进垃圾桶的食物。一位员工接待了他们。  “那里!”这位员工边说边指向一辆里面放着20多个装满各类果蔬的绿色塑料箱的叉车。“那后面!”这位员工边走边喊,并指向一辆装有16个橙色箱子的一人高叉车,里面装满了切片面包、面饼、黑面包以及各种烘培食品。“那里!”那辆购物车中装满了巧克力。这
玛格丽特·黛芙迪·格拉汉姆一直想方设法过健康的生活。自从查出有健康问题,需长期关注之后,她尤其如此。这位来自北卡羅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市的74岁老妇,和其他一亿多美国人一样患有高血压,从30多岁开始就一直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当得知附近的维克森林浸信会医学中心正在招聘高血压患者志愿参加一项研究时,她立即报了名,因为她知道,医生将更加严格地监控她的血压,并有希望降低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格拉汉姆没有
现年74 岁的奈娃·洛克菲勒就职于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教授经济学课程。其对手埃克森集团最具代表性的环保事故是1989 年“ 埃克森· 瓦尔迪兹”号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发生的漏油事件。  奈娃·洛克菲勒是世界知名石油大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她说,现在的地球比其曾祖父在世时温度上升了将近1摄氏度。如果没有奇迹发生,人类将无法实现巴黎气候协定中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当35岁的塞巴斯提安·施提克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交谈时,就得去咖啡厅,因为他那间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办公室早已拥挤与嘈杂不堪。塞巴斯提安创办的是一家公益创业公司,名为“共享”。共享公司主要销售水、有机坚果和植物香皂。这份事业发展得很好,团队每个月都在扩大。“关键就在于公司员工都秉承同一个理念。钱只是一个驱动因素,并不是成功因素。”这个奥地利人边喝咖啡边说。核心业务是公益公益创业最早始于美国,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