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港发展建设路径的相关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形势下,国内与国际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尤其是贸易交易十分频繁。出于进出口的考虑,很多地区都建设有港口,内陆港是其中之一,又被叫做“无水港”或者“国际陆港”,属于内陆的物流中心,承担着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作用,其存在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考虑物流的要求,内陆港多数选择交通便利的城市,而且多具备经济中心地位。

对内陆港的理解


  内陆港的概念
  内陆港指的是在内陆地区建设的,并设置有海关、商检、货代等分支机构的,同时支持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作用,从本质上说属于集成的物流中心。部分进出口贸易可以经过内陆港办理通关手续,进入港口即属于入关,离开等同于出关。
  内陆港的功能
  内陆港拥有的功能比较多,可以集散集装箱,进行存储和箱管,并对货物进行集散、仓储和分拨等功能,但与海港不同的是不能装卸船只。内陆港属于内陆的进出口口岸,所以也具备货物代理和信息管理、EDI等功能。
  内陆港的优势
  内陆港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海港提供大批量的货物,推动所在城市的外贸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节约成本和时间,包括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和成本,在港口中的中转成本以及不可避免的运输成本。同时,内陆港的建设有政策的支持,选择的位置交通便利、通关贸易和物流产业集聚,所以可以快速发展。因为内陆港的特殊位置,可以实现海铁联运,货物可以从内陆港借助铁路运输运送到海港,然后再由船只运送到目的地,或者反过来。这样一来,内陆港与海港之间可以设定定点、定时、固定线路和车次、固定价格的运输班列,方便各个企业运输货物。相对来说,这样的安全性更高,准时性更好,成本也低,而且低碳环保。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出发至荷兰鹿特丹港为例,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内陆港的优势。
  内陆港的发展模式
  当前内陆港的建设有三种,一是内陆城市为了地区建设需求而进行专门建设。二是海港为了争取更多的货源,所以在合适的地区投资建设。三是海港和内陆地区的某个城市进行投资合作而建设。从目前来看,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比如甘肃省内的(兰州)和(武威)国际陆港等。这些内陆港的建设,不仅带来大量的货源,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内陆港和海港的联动发展,节省了进出口商品的通关成本和货运成本等。

发展内陆港的意见与建议


  各相关方的支持
  政府方要为此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鼓励建设内陆港。以甘肃为例,内陆港是甘肃省大交通、大港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当地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为建设内陆港要与政府、海关、商务、航运企业等展开合作,并面对建设要求高、投资风险大且回报率低、回收期长等特点。所以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从政府入手针对内陆港的建设提供省级层面的政策,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安排,避免各个地区盲目竞争带来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政府同时也要提供税收、土地方面等方面优惠政策,减轻建设压力,予以运输补贴等。
  从港口方面,内陆港属于海港向内地的功能性延伸,也就是说,其作用发挥需要建立在海港的基础上,所以需要海港提供支持与扶持,比如办理手续和收费管理方面,提供参考。海港可以在内陆港办理初期派遣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开展员工培训等,推动内陆港的管理事务步入正轨。
  从航运公司方面,内陆港需要进行货物的中转,而这要求内陆港与航运公司之间有效交流。有时内陆港需要长期放置海运箱,需要获得航运公司的许可。部分航运公司在卸完货物之后,会直接将空箱存放在场地,若有企业需要进行出口货物运输,就可以联系航运公司,使用他们的空箱;或者由内陆港进行管理,按照具体的空置情况,合理流转空箱的使用。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空置,提高空箱利用率。
  两地海关的协调配合
  海关工作是一项重点,直接关系着物流链的运行效率。所以一方面要强化监管力度,借助先进的遥控智能设备,实现对港口各项经济活动动向的动态监管,及时处理违法违规的行为和交易,保证港口交易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赋予港口更多的监管自治权,对于特殊事件可以自行处理,提升运转效率,避免延误港口的运转。比如对于各种进出口贸易的税务处理,允许内陆港自行处理,而不需要前往专门的政府单位再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内陆港、海关和商务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互认资质,支持贸易的快速通关,落实大通关目标。

  强化运输方式联动发展
  首先要提高内陆港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强化物流运营水平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内陆港进行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对于内陆港来说,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是体现其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内陆港在运输成本、时间、服务内容方面拥有优势,以此引进客户和货物流转,集中发挥多重资源优势,促进多方发展。其次要优化内陆港的集疏运体系,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等,联系公路、铁路、海运和航空运输系统,打造一体化的运输模式。有条件的内陆港口还可以实施多式联运,尤其是公、铁、海多式联运,发挥现代化物流集疏运体系优势,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最后是借助“一带一路”和国际新通道建设带来的机遇,开通国际班列。比如(武威)国际陆港开通了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和中俄木材班列,开通了甘肃省首班“TIR(国际公路运输)中欧卡车”,開辟了公铁多式联运新路径,拓展了除海港之外的国际物流运输新模式。
  科学选择运输方式
  对于这项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内陆港和海港以及当地交通运输的情况。铁路运输的经济距离在400-500km,但是公路运输经常超载,安全性差,但灵活性强,竞争优势大。所以在争夺运输方式中的竞争十分激烈。从这方面说,如果内陆港与海港之间的运输距离小于500km,可以考虑选择公路运输形式,如果超出这个距离,则建议选择铁路运输形式。
  投资模式的选择
  这里需要考虑港口的距离。如果两方之间距离较近,货物主要是通过海港进出口,选择以海港为主,与地方政府或者航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内陆港。如果距离较远,内陆港同时是多个港口的公共腹地,可以选择以地方政府为主,联合这些港口以及航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

结 语


  本次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为例,探讨了内陆港的优势、功能、发展理论基础等内容,同时提出应该如何建设好内陆港。借助内陆港的机遇,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推动地方经济良好进步,实现共同发展。
  (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管委会)
  参考文献:
  [1]凌海生,陈斐奇.浙江省内陆港发展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6):98-99.
  [2]王雅靓,陈坚.内陆港发展建设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9,(02):185-187.
  [3]汤虹,孟雪江.增长极理论下内陆港对小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以甘肃 ( 武威 ) 国际陆港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3):64-65.
其他文献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条文之一,体现了治病求本的理论,并为后世补肾学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此条文对慢性皮肤病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中医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对针刺机理的不断探索,已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tein,HSP)与针刺发挥作用机制有关。在神经系统疾
“母语思维”是一种直接影响中国人阅读写作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高校大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时具有重要作用,在《文学创意写作》的教学中可把“母语思维
在近十年的补贴政策激励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年补贴标准首次下调,此后逐年退坡,按原计划,补贴应在2020年后全部退出,但因疫情延补至2022年。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走高,动力电池装机量大踏步回升。鉴于这种火热走势,相关部门对于补贴退坡异常坚决,2021年第一天就开始实施补贴退坡20%,这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是巨大的考验。本文从行业发展、上下
全国自行车工业信息中心近几年对上海自行车市场调查显示,98年申城自行车销量在50万辆左右;99年是60万辆左右;2000年是65万辆左右。那么去年上海自行车市场销量如何?今年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市场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地位得到了完善巩固。在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成本管理研究和创新实践工作,尤其对于微小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趋势与市场发展趋势相结合,合理规划出符合自身要求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自身产品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更好的竞争力,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因此,对于成本管理
在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决策背景下,各个高校均把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当作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并给予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高度关注。现阶段,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探究比较活跃,但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探究比较少。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尤其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对学生创业动机养成和创业发展有着引导效果。所以,加强对金融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探究,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21世纪的来临不仅加速了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蓬勃发展。市场营销学课程更加适合慕课的教学模式,因为市场营销学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为了更加凸显对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育理念应该被引入市场营销学的课程中。慕课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国内有大量的985、211工程院校都在慕课的浪潮中把慕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加上双创的浪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被激发,正成为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创新创业群体,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率整体偏低,创业成功率也不高。一方面是因为有的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创业率,只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实践活动,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全方位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长期培养。另一方面就是
工商管理是一个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实践性高的学科專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根据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工商管理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给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阻碍。同时,低效率和低质量的人才培养不仅给学科的发展带来影响,同时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没有竞争优势,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也给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困难。因此,加强高校工商管理课程的建设,积极寻找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