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下进行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教学反思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也在广大师生中逐步深入。但在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却是一些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应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知识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数学教学也要紧密围绕此四大支柱进行设计。
  一、转变教师教的方式
  1、变主演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模型化。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变灌输为合作交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一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接受式学习不再是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式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3、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1、主动性学习
  教学的艺术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通过探究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创造性。
  2、合作互动性学习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互动式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责任明确的分工、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这种合作性学习,可以以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进行。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布置,即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来完成。这一段时间可以连续几周或者几个月,这就是长作业,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伸。小课题长作业注重发现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比较深人的研究,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其兴趣,从而能自主地进行主动性学习。
  三、教学中进行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总之,有效教学要以有效备课为基础,而有效备课要以有效的教学设计为抓手,要以构建数学内在发展逻辑、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结构体系为设计主线,使学生能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真正地领会和把握数学概念的核心,领悟概念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学会数学地思维,从而切实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 学生的数学素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一、说复习内容  1、动词时态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动词是句子的脊梁,动作发生的时间不同,它们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使英语句子变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这就是动词时态。学生只有通过掌握正确的时态才能把单词、短语连成一体,形成活生生的句子,从而组织成有生命力的篇章。因此动词时态在英语语法中具有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位置,是英语语法中的基础。在初中阶段主要有八种基本时态,它们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
老年性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Alzheimer 型痴呆(AD)、Pick病.过去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不可逆的,康复前景不容乐观,目前认为早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与CT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47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与脑CT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7例患者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10年占91.0%;起病在
对临床确认的9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感染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尤以腓肠神经SCV最敏感。结合临床,使糖尿病性周围
【摘要】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上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关于正整数的无穷性命题。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的理解是掌握种证明方法的关键,要熟练的掌握与应用数学归纳法,必须准确的理解其意义及掌握解题步骤,在解题步骤中运用归纳假设尤为重要,运用归纳假设推出结论最为关键。在高中数学上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直接的证明方法,应用十分广泛,一般来说,与正整数有关的一些恒等式、不等式、整除性、数列的通项及前 项和等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发现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方方面面都与化学有很大的联系。化学在生活以及生产各方面的应用,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化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更新对于当今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动力,然而,与此同时,却对人类所处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与破坏。环境的恶劣发展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并且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绿色化学理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