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雷击电磁场强度梯度分布的计算和应用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彼得逊等效电路建立雷击放电的数学模型,计算表明雷击风机过程中的闪电通道电流大于雷击点电流;利用安培环路定理与麦克斯韦方程平面矢量关系分析了雷电流产生电磁场的特点,明确了风电场区域防雷设计中,电磁场强度计算只需要考虑风机避雷针高度以下空间水平梯度分布,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以预防高幅值高能量频率分量的λ/4磁场干扰为主,而不必考虑电场的影响.因此,应用毕奥-萨伐尔定理,计算拟选拦截点风机雷击电磁场强度空间水平梯度分布,雷击点风机磁场强度远大于SCADA辐射性损坏阀值,但不影响100 m外风机.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简称“马四段”)是下古生界天然气风险勘探的重点层位.文中基于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地层对比、沉积结构描述等,并运用岩石结构组分测井解释和井震结合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四段沉积时期古地貌、沉积特征和储集层展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 )受控于沉积期隆坳相间的古地貌格局,马四段发育大量台地内丘滩微相,其易于发生准同生溶蚀和白云石化作用,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2)马四段储集层以(藻)砂屑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等;(3)
以肇庆市2018-2020年9次触发巨灾保险时段内的自动站观测资料为例,采用传统小时雨量统计法及Day-Hour统计法对130个自动站的3 d累计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自动站普遍缺测,缺测率最低为10.7%,最高为100%,缺测会使雨量统计结果偏低;(2)传统小时雨量统计法简单容易理解,使用率较高,但在强天气背景下,统计结果与真实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3)Day-Hour统计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小时统计法带来的不足,其统计结果不低于小时统计法,雨量增加量较为可观,为政府获取更多的保险赔偿,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是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层系,但该套白云岩具有时代古老、埋藏深、成岩和构造演化复杂的特征,亟需在揭示储集层成因基础上建立不同成因白云岩储集层配套测井评价方法.由此通过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常规和成像测井首先从储集层孔隙成因角度出发,识别出“岩溶改造型”和“沉积相控型”两大类白云岩.岩溶改造型白云岩储集层质量受岩溶相带控制,纵向可划分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4个岩溶相带.沉积相控型白云岩储集层物性则受沉积相带控制,颗粒滩等高能沉积相决定了储集层质量.通过岩
为查明川西南盐津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页岩形成时的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对盐津牛寨剖面19 件页岩样品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进行测试分析,主要应用了稀土元素来探讨龙马溪组页岩的形成环境、沉积速率、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盐津牛寨剖面龙马溪组页矿物成分以石英、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为主,矿物三角图显示盐津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主要为黏土相页岩和混合相页岩的组合;整体∑REE值较高,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呈 Ce 亏损和微弱 Eu 富集的右倾特点;样品 δCe 值和 Ni/Co 值、V/Cr值
以JSON、JQuery异步、HTML5、CSS等技术为支撑,基于互联网+设计开发了肇庆市高新区防雷检测服务平台,实现防雷技术业务在线咨询、防雷检测网上申请、检测进度查询、服务对象管理、防雷减灾科普宣传等功能.从需求分析、平台框架、功能模块、应用效果、关键技术等方面,对该系统的设计内容及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
基于广东省从化区AEFI型大气电场数据及广东省DDW1型闪电定位数据,利用电场阈值实现雷电预警,发展了基于电场阈值及电场变化的雷电预警方案,并利用该方案分析电场仪的雷电预警功能,以改善利用电场阈值进行雷电预警的方法存在虚警率高的情况.电场变化包括变化率以及电场正负交替形成的抖动.通过两种方案的雷电预警结果对比,新型预警方案准确率66.7%,虚警率33.3%,极大提高预警效果.该预警方案具有预警率高、虚警率低的优势,有望在气象、民航、石油等领域推广应用.
利用位于湛江硇洲岛的硇洲站、南三岛的南三站与市区的湛江站气象观测资料,对2020年2-4月湛江港外航道海雾发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海雾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硇洲站海雾日 明显多于南三站,且硇洲站海雾的持续时间普遍比南三站长.南三站海雾出现特征与湛江站接近,但南三站海雾出现时间比湛江站早2~3 h.硇洲站和南三站的海雾以夜间雾为主,集中发生在后半夜到早晨,短雾特征明显,多数雾持续时间在5 h内;硇洲站出现雾时超过10 h的占12%,最长的一次海雾持续了 18 h;硇洲站雾生最易发生于01:0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5年7月-2019年9月影响湘南的东风波天气过程,通过天气形势对东风波进行了归类,并开展相关物理量的统计分析,结合本地地形提炼影响湘南地区两种主要类型东风波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副高加强西伸型预报关键是判断副热带高压西进和东风波波槽的移动速度,副热带高压西进的时间是预报东风波降水开始的关键;带状副高型预报关键是东风波波槽或诱生低涡的位置及强度;东风波降水中湘南山区容易出现地形所致的中小尺度地面风辐合,山脉走向与暖湿气流来向的夹角对强降水的
基于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ECMWC细网格20:00起报的24、48、72 h的10 m风场资料,将模式预报风速与南海北部117个检验站点实测风速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3级以下、4到5级风的预报效果较好,风速预报满分率均在50%以上;3级以下风以预报偏高为主,4到5级风以偏低为主,6到7级和7级以上风预报效果较差,基本失分于预报偏低.EC-WMF模式对不同风向的风速预报系统性偏大,其中对西风和西北风预报效果较好,对偏南风和偏东风的预报效果较差.导致南海北部强风过程的
针对各级气象部门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如日常业务运行设备的维修维护、合同项目实施中的流程化任务、各种事务性的通知和提醒、后勤服务的订餐管理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企业号的气象部门移动管理系统,提供一种便利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打造出符合ISO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体化管理平台,随时随地实现高效的管理.阐述了该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整体框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与微信企业号平台对接,实现了用户数据同步、信息推送、微应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