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版食品身份密码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关注的焦点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发生着改变:六七十年代走进商场先看有哪些食品;八九十年代关注食品价格的高低;不看价格先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那是两、三年前的事情;瞧瞧食品营养标签,看看哪种食品更适合自己的营养需求,那或许是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
  
  通常所说的食品标签,包括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其它说明,显示或说明了食品的特征、作用、保存条件与期限,食用人群与食用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而食品营养标签则是食品的一张营养说明书,这份说明书是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特征的来源,也是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引导和促进健康消费的重要措施。例如:一种可乐饮料会在它的食品营养标签上告诉人们它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数量,消费者可以仔细查看,并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得出饮用此种可乐可获得的最终热量:每100毫升可乐含有碳水化合物约为10克,蛋白质和脂肪均为0,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有碳水化合物约为50克,按照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热量计算,一瓶可乐可以提供热量为200千卡,约等于3两米饭所提供的热量。计算之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如果每天过量饮用可乐,就会不知不觉把多余的热量累积在身上,可以让人在一年后发胖10公斤!由此,消费者在详尽地了解了食品的营养成分后,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而科学地选择食品、健康消费。
  食品营养标签对于企业和商品贸易而言,还是规范企业行为、减少宣传误导、保障食品企业健康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营养标签是食品走向“营养化”、“健康化”的新起点
  
  上世纪40年代,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营养标签,对“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标识宣传做出规定。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有关的营养素日摄入量推荐标准,在标签中标明产品的营养素含量水平,从而一改原有的食品标签只是产品属性和成分的说明,更加注重食品标签在指导消费者选择营养均衡食品方面的作用。
  目前,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指导下,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食品营养标签,如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其中,美国在食品营养标签法规的研究、制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已有营养标签标准、法规20余个文件。虽然在1990年的美国,只有34%居民看食品营养标签,可是到了1996年,已有87%的居民养成了看营养标签的习惯。通过实施营养标签这项健康举措,国民脂肪摄入量降低了13%,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冠心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医疗费用下降了5%。而由于公众对健康食品的旺盛需求,反过来也引导企业不断扩大了对更健康、更营养产品的生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相比之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缺少独立的、有实际意义的食品营养标签标准和法规,虽然有的标准涉及了部分营养标示的内容,但是极其简单和难以实际操作。
  我国的食品标签,从70-80年代以保护消费者免受经济损失为主,过渡到90年代以保护消费者免于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为重。但是,作为食品营养标签,目前仍只有针对特殊人群的食品营养标签法规,比如婴幼儿奶制品、糖尿病人、高血压患者的特种食物等,已具有较为详尽的营养说明。而对于大众消费的食品,却缺乏科学的营养标签。目前,在我们的食品标签中,常见一些模糊甚至夸张的说法,比如100克的“高钙”食品,其中钙的实际含量可以从20-2000毫克不等,随处可见的“健康”、“安全”、“卫生”等字样其实不符合标准的营养说明,不利于指导消费者根据自身健康需要选择产品。
  中国营养学会在针对近千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表明,近79%的消费者希望利用食品营养标签了解和选择食品;80%的消费者认为营养标签太乱,各种说法不一,语言难以理解;同时有90%以上的消费者不相信营养标签的真实性。
  
  制定和实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刻不容缓
  
  多年以来,中国营养学家一直在呼吁食品营养标签法规的出台,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食品进出口贸易和食品消耗量的增多,规范的食品营养标签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为公平交易、提高贸易竞争的有利手段,也是保障大众健康的源头保证。而食品营养标签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主要需要三大方面的支撑,即社会需求力、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政府技术支撑能力。
  首先,让我们从社会需求力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约有2亿人超重、6000多万人肥胖、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4000万人血糖异常。据全国人口营养普查表明,我国人口钙的摄入量整体偏低。营养来源于食品,上述食源性疾病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我国人口营养健康恶化趋势就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势必降低中华民族的整体竞争力。制定和实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国民可根据标签说明科学地选择食物,设计自己合理的饮食计划,从而促进人们改善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学知识一半以上是通过食品广告得到的,而食品广告进行虚假功能宣传的多达42%。这些误导性宣传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极其有害,必须有相应的法规进行监管。由此可见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出台的客观社会需求已经十分迫切。然而,从国民对制定和实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的主观方面需求来看,却稍嫌不足。这一不足主要来源于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认知程度及对营养学知识掌握程度上的欠缺。营养学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据统计,我国现有营养学专业人员不足4000人,全国每30万人才有一名营养师。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不知道哪些营养成分才是自己身体真正需要的,更无从依据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科学地选择食品。
  其次,从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角度看。入世后频繁的国际交流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都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出口食品标签的规范与否,是食品出口企业的第一道关口,也是一个产品的“脸面”。让我们试想,习惯了看营养标签的洋人们,面对内容模糊的标签,还会选择中国食品吗?随着发达国家对食品标签的要求越来越严,食品标签也已成为设置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食品标签不合格,为出口食品带来风险。进口国一旦发现食品标签不符合本国要求,那么该批货物就会被退货或销毁,对企业的信誉和经济都会造成重大损失。有资料显示,2003年我出口西班牙的花生及其制品因食品标签缺乏批次编号等,被禁止入境。同样,我国输美的食品因缺乏营养标签被退货的,占总退货量的40%。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对此必须高度关注。
  对于以国内消费群体为对象的食品 生产企业而言,尽管食品营养标签的规范化要求可能会加大企业投入、增加生产成本,但营养标签以公众健康的需求为出发点,因满足购买者需要而增加的投入,不仅不会使生产者的效益下降,相反将会给生产者带来更大的广告效应和更多的利润回报。在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是企业生存之本。企业因营养标签增大的投入,完全可从扩大市场占有率、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等方面寻找回来,而国民健康指数的提高带来的社会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同时,营养标签制度可促使食品工业注重产品营养价值,为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提供指南。中国长期没有实行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对食品工业发展营养健康食品,也是一个重大制约因素。因此呼吁我国尽快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与国际相关法规相协调的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已成为大中企业的一致要求。
  再次,是政府对制定和实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的技术支撑能力。根据多年来的文献积累和他国经验,我们认为,要科学地制定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并保证法规的具体落实,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健全营养成分分析标准方法。
  天然食物中营养素存在形式十分复杂,多呈结合态,但其含量甚微,在热和氧的条件下极其敏感和不稳定,加工和储存中也比较容易损失。所以,各种各样的加工食品所需要的分析方法是多样性的,与合成添加剂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用合成维生素添加到食品中来补偿人类对其生长和健康的需要,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行动,而维生素的分析在我国是非常不足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寡常为评价食品优良与否的重要因素,准确地描述其含量更是重要。在美国仅“糖”一项就有85个标准方法,能量的分析有4项,对保障各类食品的准确分析到指导和保障作用。我国的营养成分分析标准为数不多且较落后,所以尽快摸清我国现存的食品营养成分检验方法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不适合、缺乏的分析标准数量,建立与之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方法和分类食品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统一。
  建立营养标签专用的NRV营养素参考数值。
  NRV数值是建立在DRI基础之上又不同于DRI的、专用的评价一个食品营养价值的参考。目前,从国际组织CAC、欧盟和美国的趋势和保障营养标签的科学性以及与世界标准接轨等方面来看,建立中国的NRV是必须的。实际上,营养标签的实施涉及许多营养学领域的概念和定义,由于过去缺少营养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许多问题是不明确或者不统一的,例如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定义,营养素功能用语,营养声明的理解,营养标签格式等。因此,应继续加大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性研究。
  加大对卫生监督和检验队伍的培训。
  卫生行政部门要担负起审核、检验、监督的责任,必须熟悉管理办法的技术细节。实际上,长期以来基于卫生学监督的繁重压力,有关营养学的概念、定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分析方法等,在大多数卫生行政部门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尽管已制定了较细致的标示规定,但要理解和保障工作的顺利,还必须制定更加详细的《手册》和教材,并加大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培训力度。
  开展宣传教育和建立相应咨询服务系统。
  美国在最初的3年时间里,向企业及民众大力宣传营养标签的用途和健康意义,并有257个项目和众多文章总结了营养标签实施3年内的血生化指标、疾病发生和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结果,对提升政府形象和扩大营养标签法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和欧盟另有完善的咨询系统,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减少企业和政府监督部门的摩擦,提高了标识质量。
  
  200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了《预包装特殊膳食标签通则》,卫生部公布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呼之欲出。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室从1999年开始跟踪研究国际上食品营养标签的相关法律、法规,2003年——2005年与我国标准物质中心合作承担完成国家科技部“重要技术标准”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为我国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前期探索,目前该分析室通过分析检测获得数据,已能完整地制作“美式营养标签”,为我国几十家出口美国的食品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相信,食品营养标签的出现,将成为食品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话的纽带,并为产品提供了质量监督机会。让我们为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为指导民众树立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提高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水平,伸出双手来迎接她的到来吧!
  (本文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供稿)
其他文献
俄语军事俚语——是在军队中使用俄语作为交流的(包括在前苏联,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军队)军人的专业语言。军人简洁明了地指称包括陆海空三军
提起张恨水,名家如是说——老舍:"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张友鸾:"我们同时代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师。"孔庆东:"对于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是天字第一号人物";他"为中国传统的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今,隐喻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一直都得到人文学科的关注。在最近的一百年内人文学科领域收获了大量资料证实了关于隐喻和隐喻在言语和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此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许多国家希望与中国公司发展贸易合作。此时,中国企业抓住机遇进驻国外市场,建立了自己的英文网站,其中“一品堂品牌投资机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不但方便,而且快捷,同时对新闻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纸媒记者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只有深入调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