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来源 :实用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结合理筋手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理筋手法治疗,实验组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5),实验组治疗后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花费、低效益疾病,给患者及公共卫生健康工作带来巨大的负担.其反复急性加重影响疾病的预后,而稳定期有效管理可减少其急性发作,改善预后.远程医疗
便秘是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规便秘判断标准无法对昏迷、气管插管等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床旁超声作为新兴技术,能够客观地观察到结肠和直肠保留的粪便情况,帮助早期识别便秘。床旁超声应用于便秘评估在国外已有初步研究,但国内目前缺乏相关研究,临床缺乏规范的操作要点及流程规范指导。通过对床旁超声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便秘患者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阐明超声检查作为便秘诊断工具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推广超声改善便秘诊治方案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BPH患者11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55)。观察组接受HoLEP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指标,术前(T0)、术后1个月(T1)、术后3个月(T2)和术后6个月(T3)的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冲液用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前列腺切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研究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Warthin瘤样乳头状癌特征的17例患者资料,通过细针穿刺(FNA)、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BRAF V600E/RAS基因检测进行分析。结果17例中女14例(82%),男3例(18%),年龄26~57岁,肿瘤直径0.5~3.2 cm。大体呈边界清楚的灰白或灰褐囊性实性结节,瘤组织呈宽大的实性乳头,表面被覆嗜酸性双层细胞,呈靴钉样突起,可见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核特征,富含淋巴细胞的间质,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骨干骨折X射线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预后。方法157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入院后均行X射线及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学技术检查对胫骨干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根据Rasmussen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复杂性胫骨干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X射线对42-A型(稳定性骨折)、42-B型(楔形骨折)、42-C型(粉碎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78%、72.97%、85.42%,总准确率为78.98%,CT准确率分别为94.44%、91.89%、9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合并便秘,便秘的问题会从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病情。本文概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便秘的因素分析和物理治疗在其运用的研究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心肌酶学、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肌酐(SCr)水平变化与心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MHD治疗患者100例(MHD组),根据是否并发心力衰竭(HF)分为MHD并发HF组33例和MHD未并发HF组6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非透析CKD患者40例(CKD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T-proBNP、SCr水平及心脏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浅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6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浅全麻。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两组入室时(T0)、切片(T1)、扩髓腔(T2)、术毕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
患者,女,44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天”于2019年1月15日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左上肢持物费力,行走时左下肢拖拽。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烟酒嗜好。12年前因吐词不清、右上肢无力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心脏彩超、颈部动脉彩超等未见明显异常,经抗血小板等治疗后患者右上肢无力症状缓解,遗留有构音障碍,出院3月后自行停药。
目的筛选与大鼠膝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为深入研究骨关节炎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30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周期分别为4、8和12周,每个周期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大鼠左侧膝关节采用改良Hulth法行造模手术,5 d后,驱赶大鼠使之活动,每天30 min。实验期间,两组大鼠均饲喂普通固体饲料、自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