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见的量中渗透几何直观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4时计时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对于中年级学生,如何在《24时计时法》学习中积累更多的构造直观图形经验,培养几何直观能力,下面就来谈谈笔者的想法。
  矛盾冲突,引发学生质疑
  24时计时法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普通计时法基础上开展的,我们设计通过观察钟面上3时,引出一天中的凌晨3时和下午3时,产生学生已知的矛盾冲突,为后面学习24时计时法埋下伏笔。
  【片段实录】
  拿出一个钟面,钟面上拨到3点钟。
  师:谁能来说一说在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1:这是凌晨3时我在睡觉。
  生2:这是下午3时我在上课。
  24时计时法是抽象的,学生可以通过钟面上具体时间,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学习的。正是学生有了对钟面上3时可以表示不同时刻的质疑,才有了后续学习构造直观图形去探究的需求。
  化曲为直,动态构造直观图形
  一天中时针会转动整整两圈,有24小时,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是仅仅只是生活经验,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形成知识体系。
  时间尺呈现后,时间段的划分一目了然,12个小时是半天。午夜的12时,既是当天的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随着时间不停流逝,钟面上的指针不停转动,反映在时间尺上就是向两端无限延伸,既有昨天,也有今天,还有明天,为学生探索24时计时法提供了直观的工具。
  【片段实录】
  师: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
  生在钟面上拨出分针、时针都指向12。
  课件演示:钟面上时针转1大圈。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将刚才时针走过的圆形轨迹展开(课件演示)变成这样的时间尺。
  师:说明时针转一圈走了12个小时,这里的12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呢?
  生:中午12时。
  师:非常好,我们让时针继续走下去。
  课件出示
  师指着第2圈的12问: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呢?
  生:午夜12时。这既是今天的结束,也是明天的开始。
  课件出示
  师指着时间尺的起点问: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生:凌晨0时,也是午夜12时。
  师:这既是今天的开始,也是昨天的结束。
  借助多媒体手段从钟面构造直观图形——时间尺,让图形动起来,在运动和变换中揭示出24时计时法的本质——时间轴,一方面让学生积累了构造直观图形的经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加强借助直观图形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培养了几何直观能力。
  动静结合,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将钟面上时针走过的轨迹化曲为直变成时间尺之后,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建立联系,黑板上逐渐呈现完整的静态时间尺。
  借助黑板上时间尺,以时间尺居中、普通计时法在上、24时计时法在下,上下两种计时方式一一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切入,要求学生将普通计时法在时间尺上找到位置并转换为24时计时法。有了这样的直观感知,再加上经验的积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会很容易找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能推导出两种计时法的换算方法,以这样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片段实录】
  出示小明的周末时间安排表
  师:这是小明的周末时间安排表,你能把这些时刻在时间尺上找到,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生1:上午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8时。
  生2:上午1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1时。
  生3: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4时。
  在将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之后,又将24时计时法的时刻与钟面表示一一对应,这样又将时间尺化直为曲,回到钟面,使学生对钟面和时间尺的转换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规律,为下一步抽象学习转换做了准备。
  【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都善于观察和思考。那能把这些时刻与钟面一一对应起来,在钟面上找到它們吗?
  生1:8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
  生2:11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1。
  生3:14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
  师:你是怎样想到的?
  生3:因为时针转一圈是12,那么接着数下去就应该是13、14,所以时针应该指着2。
  师:说得非常棒。晚上8时就是20时,在这一时刻小明准备睡觉了,在他甜甜的睡梦中一天结束了。
  师:我们化曲为直,将钟面上时针走过的轨迹变成时间尺,在时间尺的帮助下感受到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可时间尺的作用不仅仅如此,它还会在后面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几何直观不仅仅是构造图形,更重要的是依托直观看到的图形进行思考、想象。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本节课例中,我们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针对难点利用构造直观图形帮助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思考,从抽象到形象,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自主地完成知识构建。
  (作者单位:陈明浩,武汉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张瑾,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高度概括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启心智、启迪思维、发展素养。这也正是“启慧课堂”所追求的目标——让学生爱上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好玩的数学,帮助学生走向“慧”发现、“慧”探究、“慧”学习的道路。  一、善启趣,“慧”发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想法、有动力、想尝试、肯动手,有效开启学生的学习需要。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几万尾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而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不会想到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他有父
捂起雙耳来,莫听鞭炮响。  万家欢聚时,病醉何知想。  ——改稿于2016年2月15日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内容,读完教材推荐的整本书不是重点,怎样实现读好、读有所获却是整本书阅读指导应该深思的问题。下面以《草房子》阅读为例谈谈阅读指导方法。  一、发现一种解析故事的方法  小学生由教材中的短文阅读进入课外整本书的阅读,还是有诸多困难的。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一种解析故事情节的方法,以尝试理解作者完整的创作思路,与文本、作者经历一次完整的精神对话。  
三毛祖居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小沙镇陈家村,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祖父陈宗绪先生于1921年建造的。三毛祖居的五间正房辟为三毛纪念室,以“充满传奇的一生”、“风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等为主题,分别陈列三毛的遗物、各个版本的作品、各个时期的照片,以及中外人士缅怀三毛的文章。北厢房设“三毛故乡行”录像室、茶座等。 三毛祖居展室中所展出的许多珍
直子和玲子要冷藏牛奶,我要了啤酒。玲子请女孩儿放立体声短波。女孩儿便按了下放大器开头,选放立体声。里面传出布莱德?舒特?安德烈斯的歌——《飞转的车轮》。  “说实话,我是为听立体声才到这儿来的。”玲子一副满足的神情,“我们那儿连个收音机也没有,要是再不来这里几次,连世上现在唱什么歌都不晓得了。”  “一直住在這里?”我询问女孩儿。  “那怎么成,”女孩笑着回答,“这种地方,夜晚会把人孤单死的。傍晚
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他们没有舉行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快乐地散步,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  但没想到,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出狱后,再被送到山西长治老顶山漳头乡村。  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字入手,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诗歌进行深入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教材研读要有深度。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是高中语文诗词选修教材第三单元扩展阅读篇目,是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词。从鉴赏的角度观照,这首词在意境营造、情感表达和遣词造句上都具有特色。意境营造上,由室内的湿热静谧到室外的鸟雀檐
最初,《小说界》上发表刘小川写中国古代人物的系列作品,每发出一篇我就找来读,高兴之余还推荐给朋友。在当代,一本好书要引起相应的好评是很难的,即便是很好的书影响都非常小,通常是出版之后就销声匿迹了。除了特有的时代喧哗之外,还因为好作品常常是属于沉默者、属于未来的。如此下来,嘈杂轻浮的文字固然难以留下来,但即便是优秀的作品,也只有极少数能够得以流传,被大家所收藏和珍爱。   刘小川的作品能够引起反响
如何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呢?笔者将“学会确定材料作文中心”与“国家、民族和我”两个主题内容相融,设计并实践了“故事与作文立意”教学。  一、巧设问题,品读故事  本课以《唐雎不辱使命》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材料作文的立意。课上,笔者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材料的认知,感悟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  第一段:唐雎为什么出使秦国,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第二段:秦王对唐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