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研究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至1919年初李大钊先后发表的四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标志。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我国在1840年以后有着救亡图存的任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是中国先进分子最直接的选择。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第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具体相结合的客观要求。第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适应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形式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整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
其他文献
社交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交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升他们人际维护的能力,使得其在
随着数字终端设备的发展,UI设计走向扁平化成为当下的重大设计转向。为了追求便捷、准确、高效与沉浸式的体验,UI设计经历了从"拟物化"到"扁平化"的转型。扁平化的实质是对极简主义的追求,设计风格流行的背后主要是受到认知因素、技术因素和视知觉因素的影响。根据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理论,当前的UI扁平化设计主要是在形状、色彩与运动三方面予以应用。但设计师们对平衡与简化的过度向往,也使得UI设计存在着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