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解读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基本向度

来源 :理论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与国家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马克思的社会与国家学说以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冲突与整合、社会的人的自由理性发展为指向性目标,深刻说明了国家治理与社会调节各自的覆盖范围与功能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理顺各种利益和矛盾,其关键在于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注重国家的管理和协调与社会的调节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Society and the state are two concepts that are both distinct and interrelated. Marx’s theory of society and state points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general interest and special interests an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in society as the directional goal, and profoundly expounds the coverage and func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and social reg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requires straightening out various interests and contradictions. The key lies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and in focusing on the state’s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society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其他文献
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体现,而异化劳动又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存在的目的性只是为了维持生存,人的主体性发生异化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人的生存
马克思关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他曾先后提出了两种人的本质论,分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人的
利益关系错位、错误政绩观、旧的发展方式是我们进一步坚定科学发展信念的三个阻碍,要破除这三个阻碍,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邓小平全面地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为不断推动我国社
毛泽东说过:“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终于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
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的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而批判与建构是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以及对平等问题的一般性论述中,都包含着他的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平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完整理性的理论学说,而且是一种科学的信仰,属于文化意识形态范畴。具有文化性的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文化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
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是其通过对国际政治格局正确的把握而得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世界纷繁复杂的外交关系变得清晰明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者,他们对民族形成问题的相关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从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一般时间、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