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归音乐的本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o57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是艺术中的一类,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的基本理念要求是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音乐这个珍贵的内核——美,除了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外,关键还要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音乐本身在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音乐课一定要有音乐,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音乐连接学生与作者、作品、老师的对话,让师生共同倾听感悟音乐,享受音乐。
  关键词: 音乐 音乐教学 回归音乐本色
  关注课程改革发展动向的教师一定会发现,音乐与课改初期的“激情”相比,当前的课改“沉寂”了许多,音乐课堂教学似乎有了“回归”的倾向。一些教师不禁茫然了:怎么不改了?其实,当前问题不是改不改,而是如何才能改得更加理性,改得更有实效。而且,“回归”并不是说就回到老路上,而是回归本色、回归本真、回归音乐教学常态。如何回归音乐教学的常态呢?
  一、发挥教师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第一节音乐课起,教师的言行举止就要散发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让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教师上课时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如我们在课堂上应多用“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等话语,这样,既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说一声“很好”、“很不错”;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声“要加油”。我们要让低年级孩子感觉教师像妈妈,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教师像朋友。
  总之,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中,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二、从音乐作品本身入手
  在音乐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管什么形式的音乐课,只要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就大讲特讲,仅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内容介绍等就花去很长时间,导致学生的激情被消磨了;还有一些教师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逸事传闻的介绍,而置音乐本身于次要地位,结果是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人物,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对自己欣赏的音乐没有什么记忆,就更不用说表达了。
  以上这种现象在公开课等研究课比赛中更明显。因为教师想竭尽全力表现出新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改革后的“高档次”,他们认为只要涉及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多欣赏了作品,多教唱了歌曲,便认为是回到“传统型”教学,就会没有新意,没有创造。所以在教学中只要涉及与音乐相关的介绍,就叫学生谈认识、谈文化、表决心,认为这样便是体现了人文性,于是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远离音乐的偏差。教师忘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体,因为在音乐面前,再美的语言描述都是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的美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以音乐教音乐,美妙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引人共鸣。
  三、把握好重难点,突出学习的体验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而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因为良好的情感体验总会伴随着兴趣生成。而兴趣、好奇心才是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真正动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设计了多种歌唱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展现的音乐形象:在熟悉曲调之后,教师让学生一遍一遍演唱,但每次演唱前都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位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采用歌声、表演等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进而准确抒发情感,表现歌曲的形象。学生在这堂课中反复演唱多次,在反复体验中,学生不只是依靠歌词理解音乐,而是通过歌曲的音乐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情手段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形式、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通过粗唱、细唱、精唱,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
  教师在制订或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认知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以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学海无涯‘乐’作舟”,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使音乐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音乐课。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标准.人民音乐出版社.
  [2]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给老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其他文献
歲月影像倏忽来去,一些朋辈故交,那些忘了名字的模糊面容,或悲或喜的遥邈眼神,似曾相识,又作揖相别。越到这种时候我越理解,为什么战国时代的大家杨朱,在一个十字路口突然而泣,他伤怀的是,仅仅错过几步,可能就失之千里,从此人生再难以追回。  这篇报告文学里的几个人,都是我生命中邂逅的,他们笑靥如花,情致依依,都想当人生的演者, 却不知优伶如夏花,看着热烈,而秋寒已至。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看似一条通向繁锦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中职旅游专科教育的重要责任。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许多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很大的误区,探析这些误区,着手制定矫正措施,是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旅游管理 教学误区 矫正措施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是目前中职教育中
摘 要: 作为综合了很多不同内容的融合性很强的一种科目,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宗旨是增强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文章主要列举了品德与课堂教学现状的几个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品德社会课堂教学 教学建构 核心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安排在小学课堂上,其主要目的是使少年儿童将日常生活作为根本,努力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实
1   瞭望塔有26米高,站在这里可以鸟瞰和环视近万亩的林区。塔楼上用的这台六五式哨望镜,规格是26/40×100的,是国内大双筒望远镜中的王者,号称“陆地巨无霸”,带分化米为坐标线,对应视场40倍时1度30分,最远距离可达10到15公里。正是通过这架哨望镜,古谈看出了异常。   这时,哨塔的旋转梯上传来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喘息声,不一会儿,皮耀远上来了。见到古谈,皮耀远问,老古,什么事
期刊
当前,岳飞任一号人物,并且经常上演,成为国家京剧院保留剧目的是京剧《满江红》。这是一出新编历史剧,是当时的中国京剧院著名剧作家范钧宏、吕瑞明在《宋史》岳飞、秦桧、赵构、何铸、周三畏等人史传的基础上,结合桂剧、滇剧的《牛皋扯旨》重新创作而成的,与传统戏《风波亭》完全是两个呈现,只有最后岳飞与岳云、张宪一同被杀的结局相同,其他都是另辟蹊径了。明星阵容的《满江红》  《满江红》剧情安排曲折跌宕,冲突尖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