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机扣费乱象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的消费者王女士致电中国电信客服投诉称,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从2017年11月开始,她连续4个月被扣了两项服务收费——七彩铃音月使用费和七彩铃音-SP彩铃通讯费,每月共计15元。经过反复沟通,客服最终同意取消,并承诺返还之前多收取的费用。
  像王女士这样,被通信运营商“强制消费”开通“影子服务”的案例并不鲜见。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大量“影子服务”的收费纠纷,源于运营商的电话外呼营销。

莫名其妙多扣费,“影子服务”暗箭难防


  近年来,手机用户和运营商频频因隐蔽扣费发生纠纷。中消协今年1月底发布的统计显示,在具体服务投诉中。移动电话服务投诉量位居前五。深圳市消委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他们受理的关于通信运营商“影子服务”的投诉数量达到了593宗。
  一些手机用户每月被莫名其妙地多扣费,一查才知道,未经二次确认,运营商擅自为其开通了多个增值服务。消费者李女士向深圳市消委会投诉,中国电信于2017年11月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为其订购了美妙音悦音乐盒,资费10元/月。
  还有运营商偷偷更改用户套餐内容。家住海南的李女士无意中发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被开通了每月98元套餐。而且,该套餐还强制性使用超过半年才能更换。更令她不快的是,反映后。运营商说她在电话中同意开通。李女士苦于拿不出相关证据,只能花这半年冤枉钱。
  “手机报1个月免费体验”“免费赠送彩铃3个月,开通即送20元话费”……有的运营商以免费体验为由,诱导消费者使用或开通业务,期满后自动转为收费。成为收费陷阱。
  西安市民张先生说,有客服人员打电话向他推荐了一项免费流量体验活动,他以为只是当月免费使用,没想到之后连续半年,增加的流量都被收了钱。

外呼营销套路多:模糊收费、选择性介绍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大量“影子服务”的收费纠纷源于运营商的电话外呼营销。“外呼营销是一种特殊形式营销,主要以电话外呼形式进行营销、售后、回访等业务。”知名电信专家阚凯力说。
  有的外呼客服利用客户电话中的简单答复开通业务。一位在运营商服务十年以上的资深员工称,客服经常给用户设套,一旦用户不经意说了“好的”或者类似同意的表述,就会被电话录音作为开通业务的凭证。
  采访中不少用户反映,在电话推销流量套餐升级或优惠服务时,话务员的介绍语速快,服务内容缺乏详细介绍,客户很容易就会出现理解偏差。
  有的外呼客服选择性介绍业务,刻意模糊收费内容。“您是老用户了。为了回馈您将为您免费升级……”“现在搞活动很划算,开通免费……”不少消费者都接到过类似的免费优惠电话营销。一些免费赠送有使用时限,过了就会收费,有的客户未详细了解,不知不觉被扣款。
  “外呼话务员往往有选择地介绍套餐内容。忽略其中的收费环节。比如,有一次要送我120元话费分12个月返还,还有每月1G省内流量。但在我再三确认之下,才告诉我要把最低消费从目前的每月30元升档为56元。”张先生说。
  曾在陕西渭南移动外呼公司做客服兼职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为了成功率,不少外呼客服经常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念脚本每天才成几单,一些每天成单量上百的老员工传授技巧,资费部分一带而过,能模糊就模糊,只要不碰上投诉就能赚到。”

应规范外呼营销。严格执行“二次确认”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大量针对运营商私自开通增值业务的投诉,与外呼服务外包有关。目前,运营商县区一级的公司为了业绩,将大量电话外呼营销外包给营销团队操作,外包商为了营利往往不按规定操作。
  本刊记者在QQ群检索“外呼”,瞬间跳出200多个相关QQ群。记者随机加入了一个定位于湖北荆州的“呼叫中心移动外呼”群。群内时刻都在发布增值业务外呼服务承包的信息。“专业外呼公司寻一切业务,承接三大运营商、股票、金融、催收、贷款之类业务。”
  据了解,目前,运营商还没有明确禁止外呼服务外包的规章制度。多位专家建议,应加大对外呼服务的整顿清理,规范外呼服务,对带有欺骗消费者性质的行为坚决惩处,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杜绝乱收费现象,从运营商层面上来说,应该严格执行“二次确认”的规范程序,给用户发送的请求确认信息中,必须包括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的名称、具体业务名称、资费标准、退订方式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信条例、电信服务规范等相关规定,电信用户申请办理电信业务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签订电信服务协议前,清晰、明确告知用户收费标准和协议有效期等特别注意事项。消费者对开通增值业务拥有无可辩驳的知情权,遇到运营商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开通收费业务的可及时投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如果服务商违反消费者意愿提供订制消费服务,涉嫌欺诈,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退一赔一”。“一旦发现乱收费情况可通過工信部网站进行申诉,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运营商的有效监管,让‘影子服务’无处遁形。”
其他文献
在高6米长8米的天平两端,2台正在高速运转的直驱洗衣机纹丝不动地稳定在悬挂的画框内  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的录制现场,一个高6米长8米的天平两端,两台正常运转的洗衣机纹丝不动地稳定在悬挂画框内,随着主持人的一声“挑战成功”,屏息以待的挑战者和观众都欢呼了起来。  “还记得小时候洗衣机一转。家里就像来了一辆拖拉机。嘟嘟叫,有时候它还会洗着洗着就从屋里‘走’出来。”主持人说。尽管如今的洗衣机比当
河北保定狼牙山(任晓静/ 摄)  近日,在保定大激店中国匠人谷举行的2019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入围作品展上,一款名为“靴城月圆”的文创月饼,吸引了在场参观者的兴趣,现场品鉴的人络绎不绝。  “保定素有靴城之称,这款文创月饼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也是意在留住保定的历史文化记忆,此外我们还以八种口味来对应保定八景,比如‘古莲蓉心’对应的就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花池。”靴城月圆创意人张浪对《
下霜的话,土豆会遭殃而芥蓝则会欣喜,芥蓝是越冻越甜的。  一年将尽的这几天,阳光出奇锃亮。乡下的村民说,这种天气往往晚上会下霜,“有一点点风屎就下霜”(他们把微小的风称为“风屎”)。下霜的话,土豆会遭殃而芥蓝则会欣喜,芥蓝是越冻越甜的。  在乡下的时候如果起得很早,会想到这首诗:“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
2019年3月22日,媒体记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会议室内观看上市审核系统操作流程演示 ( 方喆/ 摄)  坐落于黄浦江畔的上海证券交易所,7月22日为举世瞩目的科创板鸣锣开市。伴随首批25家上市公司率先“试水”,中国资本市场为助力科技创新吹响了“冲锋号”。为科创企业插上“双翼”  7月22日上午,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现场600多位嘉宾与观看直播的观众
中国顶尖企业,特别是一批互联网领军企业,近年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是日本经济界和媒体非常关注的话题。而曾经风光无限、如今依然实力强劲的日本企业,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中日企业之间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日本企業更专注“做事”,活在当下,而中国企业更愿意“做大”,着眼未来。  在日本静冈县,我曾经参观过一家名叫“先生精机株式会社”的企业。“先生”是老板的姓氏。年过七旬的老板名叫“先生武司”,十多岁时因为父亲
消费者叫个外卖只要几块钱,骑手跑得快能日进千元,商家选了滴滴就不能用美团……近日,在江苏无锡,滴滴、美团和饿了么三大平台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外卖混战”。  本刊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看似让消费者和骑手得了好处,实则引发不正当竞争、消费体验差、交通事故增加等一系列问题。4月11日,无锡市工商局紧急约谈三家外卖平台,责令它们立即停止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的违法行为,开展自查自纠。“比做
本来只想拍摄海滩,但军人在我的照片里看到了悬崖  朱英豪:摄影师,旅行写作者  很多时候,一个摄影师拍下一张好照片,并不是他的技术有多高明,而是他幸运地在场。  一对恋人、摩托车、海水、远处的地平线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看起来与世隔绝的小渔村,安宁、静谧、与世无争的氛围。  在某一次展览上,策展人把它放得很大,几乎铺满了整面墙。“照片很宁静,但同时给人一种紧张感,我总感觉这对恋人身边,萦绕着不祥的气息
在我国,体检已经成为招聘“标配”,没有强制之名,却有强制之实。经济越发展,社会保障越完善,入职体检也应更人性化。  被认为违反医学伦理、浪费医疗资源,让求职者烧钱又伤身的频繁体检问题到底该如何破解?2017年,“共享”理念大行于道,体检报告想要共享,卡在哪儿?  卡在用人单位之间画地为牢、互不认账,卡在医院坐收渔利、乐此不疲,也卡在高校也卡在主管部門未能协调联动,明权晰责。体检结果互认共享,并不涉
截至2017年9月,在A股排队IPO的560家企业中,有133家来自新三板,占全部排队企业大约四分之一。而本年度已有13家新三板企业成功于A股上市。  新三板作为一个交易板块,相对A股而言,上市要求比较低。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IPO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而新三板的上市公司则简化不少。优质的新三板公司具有优先IPO的便利,一但成功登陆A股市场,企业的估值将数倍
馕在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中都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无论是在绿洲葡萄架下的凉床上,还是在草原上零星分布的毡房内,只要有客人来,主人都会端出厚厚的一摞馕,烧上一壶清茶或奶茶。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产,名称前多冠以“胡”字,其中包括“胡饼”。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饼法》中记载了胡饼的做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廣六七寸。便著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