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于零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一应该等于二,但是很多父母的教子方式,却往往是一加一等于零。
  小达就是一个例子。他只有9岁,站起来不够130厘米,毫无惊人之处。但是他的家人却把他形容为一个小魔头,发起恶来,茶杯碗碟乱飞,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物件。
  妈妈说:“我完全拿他没办法,我越阻止他,他越发狂。”


  爸爸说:“我也没有管小达的办法,这是一个完全不听教的孩子。只有靠药物才能使他安定下来。”
  9岁的孩子就与镇静剂结下了不解之缘。问题是,药物使他安静,也令他痴呆,有时还会有副作用,令他更加失去控制。到后来家人宣布投降。几岁大的孩子便成为儿童医院精神科的长期住客。
  小达在医院像头小绵羊,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变回小疯牛。他的行为问题好像特别为家人而设的。
  既然问题发生在家中,理应由家庭着手寻求解决办法。妙的是很多这一类被列入不受家人控制的孩子,大都成为医院或儿童机构的永久居民。这些孩子变成机构的产品,只能在院舍的环境下成长。
  
  儿童病人其实无病
  
  数年前,我随家庭治疗大师Minuchin到纽约一间儿童精神科医院工作,就在其中一间病房内见到小达。
  当时室内有七八个孩子,正忙着与辅导员玩集体游戏,独是小达一个人坐在角落,双目无神,毫无生气,只肯追从院内的保姆。
  Minuchin对我说:“你看,这个孩子不应留在医院,他应该与家人在一起!”
  一看病历,才知道小达在这家医院已经住了两年!白天出院上学,下课就回到医院去。据主诊医生说,小达已经习惯以医院为家,与院内上下员工十分投契,连她都把小达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
  问题是,小达越是习惯医院内的生活,就越难归家;越是与医院员工熟悉,就越把自己的父母当陌生人。
  这种现象,产生了大批有家归不得的儿童“病人”。他们其实无病,只是父母管教不来,医院便成为他们惟一可以正常成长的归所。北美洲的医疗制度越完善,越是制造一群以医院为家的病童。
  要维持这班儿童在医院的消费,每人每天需2000美元。好在美国近年收紧医疗费用,人们才认真地考虑怎样处理这个由体制所造成的问题。
  
  改善办法从父母开始
  
  既然问题发生在家中,改善的办法应该由教育父母开始,而不是把教育不来的孩子送医院。
  教育父母有两个不同趋势:一是把父母亲召集起来,教以养子之道。但是这种类似方程式的书本教育,往往与每个家庭内所发生的情况不能吻合。虽然在讲解上强调父母要彼此合作,但是夫妻间的不合拍,及其不合作的形式与种类繁多,而且各有前因,岂是叫他们合作就合作得成?另一种父母教育,就是让父母亲与孩子同处一室,看他们彼此的互相行动:父母亲各人如何与孩子沟通,夫妻间的节奏如何相应对。即使在短短的观察中,也可以见到每个家庭那不断重演的形式。如能找出其中出错的环节,加以修正,则可以更具体地协助父母找出较为有效的教子之道。
  
  管教方式互不协调
  
  小达的父母都是爱子情深,参加过不少亲子训练班,只是不知何故,两人一接近孩子,孩子就发起狂来。
  Minuchin邀请这一家人会面。在交谈中,母亲把小达的病情娓娓道来,吃什么药,见哪些专家,对小达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解释。明显地,父亲静坐一旁,虽然有他自己的意见,却是全部发挥不来。而且每次父亲向小达提出要求,都被妻子纠正,不是说他无理就是怪他不周详。
  原来母亲比父亲多上教子班,自觉知识比丈夫丰富,因此每分钟都做丈夫的老师,做成了一个新习惯,不单两人都发挥不出父母之道,反而因为争论谁是专家,形成了父母不平衡的一个新局面。
  孩子在这种家庭气氛下,当然谁的话也不肯听。Minuchin要求小达与父亲一同站起来比高矮,一个130厘米不足,一个180厘米有余,他问父亲说:“你比他高一大截,为什么会在孩子面前如此无能?”
  他又问小达:“为什么你父母亲这样怕你?你有三头六臂吗?”他用手试试小达的臂力,小达其实是不堪一击的。
  Minuchin故作不解,问父母亲:“一个9岁的小孩如果没有大人撑腰,绝对做不成小魔怪,他必定是骑在你们当中一个人的肩膀上,才会显得那么高。”
  父亲说:“他的确有人撑腰,我叫他不动,因为他知道我妻子不会支持我的做法。”
  母亲说:“我也一样,我管教他时,我丈夫从不站在我一方。”
  Minuchin说:“你们管教儿子的方式是互相抵消的,一加一等于零,怪不得小达变成了没人管教的小野牛。”
  小达却说:“我不要住医院,我想回家去!”
  教子之道,实在没有一定的良方;有的话,也不是可以盲目相信的。成功的父母亲都知道,要养育下一代,夫妻间需要经过无数考验和错误,从错误中学习,又再犯错。那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两人能够有商有量,则道路虽苦尤甘。如果因为有困难就把孩子送到专家手中,则连学习处理的机会都失掉了。
  经过这一番谈话,小达的父母终于同意接小达回家,继续接受家庭辅导。
  一加一等于二,小达终于有机会做他应分的9岁小童。只是这种父母加起来成负数的算术,在中国人家庭中还会不断出现。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