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非晶剪切带和微裂纹形核扩展的SEM原位研究

来源 :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扫描电镜(SEM)中对Zr57Cu15.4Ni12 6Al10Nb5块状非晶单边缺口试样进行了原位拉伸;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剪切带的三维形貌.研究表明,拉伸时缺口前方产生剪切带,它们逐步发展、长大.尽管剪切带由剪应力产生,正应力在其形成和扩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剪切带相交时会形成割阶,其长度随相交剪切带中应变量升高而增大当主剪切带中应变集中足够大后,剪切微裂纹沿主剪切带和基体的交界线形核扩展,并沿剪切面向试样内部扩展几十微米;在正应力作用下,该剪切(Ⅱ型)裂纹张开成Ⅰ型,并快速贯穿试样厚度,然
其他文献
Cu3Au在腐蚀或应力腐蚀时表层Cu原子择优溶解形成脱合金疏松层.对具有疏松层的三维晶体(约148000个原子),用镶嵌原子方法(EAM)势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一旦出现疏松
利用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研究了纯铁,Fe-1C和Fe-1Si合金在约1550℃及Fe-1C-xSi(质量分数,%)合金从熔点附近至1560℃的液态结构.结果表明:与纯铁的最近邻距离r1=0.259 nm和配位
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FGH95高温合金粉末颗粒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预热处理,并对热处理粉末中碳化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预热处理,粉末颗粒中的MC'型亚稳碳
利用SEM观察了未疲劳和疲劳铁电陶瓷极化试样的断口形貌.利用原位XRD观测了电疲劳过程中极化试样表面铁电电畴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应的剩余极化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疲劳试样的主
通过挤压具有等轴状初晶组织的半固态高铬铸铁,样品的液相在应力作用下被挤向表面,凝固后形成了共晶组织沿径向由内向外呈现出体积分数逐步增加的梯度组织实验表明挤压温度对
结合晶粒生长的统计分析理论和概率性转变规则,建立了基于曲率驱动机制的晶粒正常生长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晶粒生长速率和晶界曲率(1/Rc-1/R)之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