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主学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作为教育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不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Zimmerman对自主学习归纳出三个特征: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Winne和Butler提出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自主学习模型。本文还简要介绍了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教学,以及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自主学习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21-02
  一、引言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我国的教育者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为积极、主动和自觉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也有人把独立性作为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但是这样的说法都不全面,自主学习其实是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国内外教育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美国学者Zimmerman在20世纪90年代综合了各学派的观点,将自主学习理论推向了新高度。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进而又从学习的动机、方法、时间、行为表现、物质环境和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做了解释。他提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并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美国密执安大学Pintrich教授也给自主学习下了一个较为类似的定义,强调了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的作用。我国学者庞维国则认为:自主学习又可以称作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在不同的领域,自主学习都有不同的针对性。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而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的实质
  对于自主学习的实质,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指出,不同的研究之所以在自主学习的界定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往往只关注学习的一两个方面。例如:如对于学习的动机问题,现象学者从自我概念中寻求答案;归因理论者则关注归因倾向对于如何学习问题;元认知理论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策略;维果斯基学派则强调自我言语的定向作用。在获得学习结果的问题上,意志理论强调意志控制的作用;而元认知理论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在学习环境问题上,建构主义者关注的是学生对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而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榜样模仿和寻求他人帮助的重要性。因此要让不同学派在自主学习的本质问题上形成统一的意见,是极为困难的。为了使人们更为准确、直观地把握自主学习的含义,Zimmerman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了深入说明,包含有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和与谁一起学。其中每一问题都有相应的心理维度、任务条件及其实质和过程。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的,应该依据任务条件。如果学生在任务条件的六个方面均能由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则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这六个方面均不能由自己选择或控制,则其学习就无所谓自主。Zimmerman进一步指出,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全自主的学习和完全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多数学习介于这两极之间。
  三、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模式
  我国学者庞维国提出,自主学习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持信息加工观点的Winne和Butler提出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自主学习模型,以此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他们认为自主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时,首先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念对任务特征和要求进行解释。学生一旦完成对学习任务的解释,接下来就要设置学习目标,学生所选择的目标在形成和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居核心地位,因为学生要根据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方向、判断学习的进展情况、选择和调整学习过程和策略。学习目标确定之后,自主学习的学生就要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所选择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两种,即认知策略和意志策略。最后,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生成学习结果。
  四、教学策略和自主学习
  1.学习策略教学与自主教学。学习策略教学(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的概念是19世纪40年代后期才被学者们使用的。它指教师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学者认为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元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资源管理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保障。
  2.自主学习教学的理论构想。自主学习的教学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要素、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部分,在教学目标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又体现着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而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
  主学习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正在被广泛地关注着,但是有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多数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 J,Bandura A.Impact of self- regulatory influences on writing course attainment [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4,31:854-862.
  [2]Pintrich P R.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 regulatedlearning A].In:Boekaerts M,Pintrich P R,Zeidener M.Handbook of Self- regulation [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2000:425-501.
  [3]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4]庞维国.现代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观[J].山东教育科研,2000,(7):54-59.
  [5]杨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24):72-78.
  [6]周炎根,桑青松.学习策略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1).
  [7]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8):12-16.
  [8]Winne P.Experimenting to bootstrap self-regulated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89(3):397-410.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2011068)
  作者简介:利爱娟(1982-),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今天是“一二·九”运动80周年纪念日,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组织全国各地大学生代表在清华大学座谈,缅怀革命历史,弘扬光荣传统。首先,我们向“一二·九”运动的革命先辈表示崇高敬意
报纸
大学生的法定权利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结社权、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和助学金的权利 ,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等。由于现实中一部分高等学校及其教师法制观
<正>这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在2006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关心教育问题和大学建设的同志颇可一读。标题为编者所加。
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进展阶段,但是对精神卫生立法的价值问题在医学界和法学界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有关立法价值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我国
"三足"模式在国外兴起,主要在于它能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职能的实现,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针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状况,从"三足"模式内在要求
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比如舒适度、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对
我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光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根据高职光通信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企业岗位,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光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构建。
在艺术活动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自由地表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获得许多经验。幼儿的艺术创作能力是在一个个教育活动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老师要尊重幼
目的比较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在妊娠晚期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的处于妊娠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