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草又称紫草根、外来聚合草,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量高,利用年限长,是一种优良高产的饲料作物。
一、选地栽培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最为适宜。聚合草为多年生植物,根部发达,再生力强,一般不宜与大田作物轮作。
二、整地施肥
定植前要深翻,耕深应在25厘米以上,翻后及时耙平。应结合翻耕施足基肥,以半腐熟的猪、牛、羊粪为好,亩施肥量2500~4000千克。
三、科学栽植
聚合草开花不结实或结实极少,在生产上常利用生长1年以上的聚合草根(母根)做种苗栽植。一般在春、秋两季栽植。苗床育苗的4~10月份都可移栽,但以3~4月份和9~10月份移栽较好。定植时,以苗高15~20厘米、5~6片叶时为宜,最好选择阴雨天进行。挖根、切根和栽植最好连续作业,以提高成活率。栽植行距50~60厘米,株距40~50厘米。常用的栽植方法有切根法和分株法。
1. 切根法。聚合草的肉质根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能力很强,凡直径在0.3厘米以上的根均可切根栽植。大面积栽植的根段,根长3~5厘米,根粗不低于0.5厘米。根粗大于1厘米的根可直切成两瓣,更粗一些的可纵切成3~4瓣。一般根越粗,根段越长,发芽和生长也就越快。育苗时,将根段横放土中,覆土2~3厘米深。气温在18℃以上时,30~40天即可出苗。
2. 分株法。把生长健壮的植株连根挖起后,留茬5~6厘米,割去上部茎叶,由根颈纵向切开(须带皮),每个分株上带芽1~2个,切后可直接定植到大田,5~6天即可长出新叶。此法栽植成活快,生长迅速,定植当年产量高,但繁殖系数低。每株可分10~20株。种根充足时可采用此法。
四、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封行或封垄前进行第二、第三次中耕除草和培土。每次收割后结合施肥进行1次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利再生。聚合草株大叶密,生长迅速,收割次数多,产量高,需肥比一般植物多。按亩产鲜茎叶5000千克计算,约需氮50千克、磷4.5千克、钾10千克左右。每次收割后,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千克或腐熟粪肥750~1000千克。追肥应施在株旁,不要泼在叶或根上。在干旱季节,每次收割和追肥后都应浇水1次。一般不宜漫灌,最好进行沟灌后再泼浇,以防烂根死株。在多雨季节应注意开沟排涝。
五、病虫防治
聚合草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患立枯病,造成烂根死苗,如发现病株要及早挖除并烧毁或深埋,同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泼浇土壤和喷洒临近植株,以抑制病情的发展。聚合草虫害较少,苗期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可用90%敵百虫1000~1500倍液灌浇根部消灭。
六、适时收获
直接利用根段栽培的,一般在7月份茎叶封垄达到初花期时收割第一茬,第二年以后5月上中旬开始收获,以后每隔35~40天收割1次,留茬高度以不超过1厘米为好。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时大部分植株处在莲座叶丛期,营养价值高。最后一次收割应在停止生长前25~30天,以保证越冬芽形成良好,使其安全越冬。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新城黄河路68号 邮编:277200)
一、选地栽培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最为适宜。聚合草为多年生植物,根部发达,再生力强,一般不宜与大田作物轮作。
二、整地施肥
定植前要深翻,耕深应在25厘米以上,翻后及时耙平。应结合翻耕施足基肥,以半腐熟的猪、牛、羊粪为好,亩施肥量2500~4000千克。
三、科学栽植
聚合草开花不结实或结实极少,在生产上常利用生长1年以上的聚合草根(母根)做种苗栽植。一般在春、秋两季栽植。苗床育苗的4~10月份都可移栽,但以3~4月份和9~10月份移栽较好。定植时,以苗高15~20厘米、5~6片叶时为宜,最好选择阴雨天进行。挖根、切根和栽植最好连续作业,以提高成活率。栽植行距50~60厘米,株距40~50厘米。常用的栽植方法有切根法和分株法。
1. 切根法。聚合草的肉质根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能力很强,凡直径在0.3厘米以上的根均可切根栽植。大面积栽植的根段,根长3~5厘米,根粗不低于0.5厘米。根粗大于1厘米的根可直切成两瓣,更粗一些的可纵切成3~4瓣。一般根越粗,根段越长,发芽和生长也就越快。育苗时,将根段横放土中,覆土2~3厘米深。气温在18℃以上时,30~40天即可出苗。
2. 分株法。把生长健壮的植株连根挖起后,留茬5~6厘米,割去上部茎叶,由根颈纵向切开(须带皮),每个分株上带芽1~2个,切后可直接定植到大田,5~6天即可长出新叶。此法栽植成活快,生长迅速,定植当年产量高,但繁殖系数低。每株可分10~20株。种根充足时可采用此法。
四、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封行或封垄前进行第二、第三次中耕除草和培土。每次收割后结合施肥进行1次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利再生。聚合草株大叶密,生长迅速,收割次数多,产量高,需肥比一般植物多。按亩产鲜茎叶5000千克计算,约需氮50千克、磷4.5千克、钾10千克左右。每次收割后,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千克或腐熟粪肥750~1000千克。追肥应施在株旁,不要泼在叶或根上。在干旱季节,每次收割和追肥后都应浇水1次。一般不宜漫灌,最好进行沟灌后再泼浇,以防烂根死株。在多雨季节应注意开沟排涝。
五、病虫防治
聚合草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患立枯病,造成烂根死苗,如发现病株要及早挖除并烧毁或深埋,同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泼浇土壤和喷洒临近植株,以抑制病情的发展。聚合草虫害较少,苗期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可用90%敵百虫1000~1500倍液灌浇根部消灭。
六、适时收获
直接利用根段栽培的,一般在7月份茎叶封垄达到初花期时收割第一茬,第二年以后5月上中旬开始收获,以后每隔35~40天收割1次,留茬高度以不超过1厘米为好。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时大部分植株处在莲座叶丛期,营养价值高。最后一次收割应在停止生长前25~30天,以保证越冬芽形成良好,使其安全越冬。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新城黄河路68号 邮编:27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