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诗化校园” 促进学校发展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1987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空分署街小学始建于1903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北倚著名的燃灯佛舍利塔,东临古运河源头,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运河之子——当代著名作家刘绍棠少年时期曾就读于此。如果说历史赋予了司小灿烂的文化,那么名人就赋予了它昔日的辉煌。时至今日,历久弥新,司小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采。但是,由于近年来教师的新老交替到了一个急速变化期,加之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存在,学校上下对文化经营意识有些淡漠,致使司空小学文化的强势受到一定削弱。
  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文化强校”的问题成了摆在“司小”人面前的一个最紧要的课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所百年文化传统校要想发展,必须把文化做强、做大。基于此,我们以本校教师喜欢“做诗”和校本课程《古诗诵读》为切入点,将其扩展,把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有机整合,打造司小文化特色。因此,以“诗化校园”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课题便应运而生。
  
  “诗化校园”的概念解读
  
  1.诗与诗化
  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境深邃,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五千年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强大的生命力,映射着民族精神的光輝,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现代社会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同样离不开“诗”,但人们又不会局限于诗本身,而是以诗喻美,这就是“诗化”的由来。所谓“诗化”是指诗的意象化,它不仅仅是读诗、写诗,它的落脚点重在“化”上,即借助诗的属性,通过审美体验,净化、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营造人文雅境。
  
  2.诗化校园
  “诗化校园”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陶行知先生在介绍晓庄师范时用的“诗生活”、“生活诗”。他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也曾说过:“我们要把育才学校办成一个诗的学校,过着诗的生活。”这可以说是“诗化校园”的缘起。我们这里所说的“诗化校园”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祖国千年诗文化为纽带,以学校各项活动为载体,以师生发展为核心,借诗化之魂,打造“诗化团队”、“诗化德育”、“诗化教学”、“诗化环境”等特色,达到创设诗化氛围,育人润物无声之境界。
  
  “诗化校园”的实践探索
  
  1.搭建发展平台,打造“诗化”团队
  第一,健全学校规章制度。2007年9月,我们完善了《司空分署街小学规章制度汇编》,装订成书,人手一册。第二,明确学校核心价值观。综合考量司空小学的文化积淀和发展方向,我们适时地提出了“志远行近、德艺兼修”的校训。第三,提升教师文化品位。学校利用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创编诗,如旅游、节日庆祝等。同时聘请专家进行诗化指导,我们先后聘请了研修中心的董葆林老师、苏金良副院长,以及市教科院的朱茂勋、赵艳萍两位老师进行了诗化培训。
  
  2.创建人文雅境,营造“诗化”氛围
  一方面,关注师生言行,营造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我们提出了“善待他人,屈己从人;没有不如,只有不同”等人际交往口号。为了提高班子人员的素质,我们先后开展“我讲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一例谈”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环境整体设计。我们创建了以“潞河督运图”为主色调的诗化校园屏挡并配诗一首,还在校园东墙布置了以“传承中华诗文化,彰显司空韵精华”为主题的文化墙。
  
  3.以情感教育为主体,形成“诗化德育”特色
  我们以“蓓蓓美德银行”为载体,创新评价机制。2008年3月24日,我校召开了隆重的“司空小学蓓蓓美德银行开行仪式”。学生每人一本精制的“美德银行储蓄卡”,随时存储美德,记录诚信。
  我们以“传承中华美德,践行文明礼仪”为主题,丰富诗化德育内容。如先后开展了征文演讲比赛、班队会评优、最佳升旗手等活动。
  我们以德育网站为媒介,搭建联动平台。目前,司空小学德育网站已建成并在逐步完善之中,辅之以手机网络平台,形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立体平台,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我们以社会资源为补充,拓展德育外延。学校工作得到了众多家长的鼎力支持:学校的校徽、会议室高水平巨幅书法及画作都出自家长之手;端午节,家长与离退休老干部联欢;参加汶川地震抢险工作的家长还为全校师生作报告。
  
  4.完善三级课程建设,形成“诗化教学”特色
  国家及地方课程中诗化教学的实施。我们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改进计划”,首先进行了教师备课研究。我们将采集到的教师备课笔记制成演示文稿,然后按不同学科分别进行讨论。我们还开展了评优课、示范课、研究课等一系列活动,做课教师认真准备,反复“磨”课;听课教师积极发言,大胆评价,在浓厚的教研气氛中,共同体验诗化课堂教学的真谛。
  校本课程中诗化教学的实施。根据教师资源,我校开发了《古诗诵读》、《童声合唱》、《太极拳》和《文明礼仪韵律操》等几门校本课程。
  我校发动干部教师在2008年暑假重新对《古诗诵读》小册子进行了修改整理,并于当年10月印刷成了精美的教材。教材分成低中高三册,便于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在教材之外,多积累优秀古诗文。
  《文明礼仪韵律操》以文明用语、少先队礼、文明手语为内容,以动感十足的韵律操为载体,很好地表达了我校学生文明向上、期盼奥运的思想,展现了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快乐健身的精神风貌。
  《童声合唱》是由我校两位音乐教师共同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童声合唱艺术活动,在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完美人格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经过科学的声乐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唱习惯,增强轮唱、多声部合唱的能力,学生的艺术素养逐步提升。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需要认真继承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我校教师精通太极拳的优势,我们将其纳入到学校校本课程中。太极拳的教学从基本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开始训练,然后进行基本动作串联,最后能够配乐打出完整的套路。
  
  收获与效果
  
  在“诗化校园”建设及推进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围绕“诗化校园”这一主题,从诗入手,以诗化师,进行了大胆尝试,学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教师们爱岗敬业、服务学生的意识越来越强,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我校教师写的《咏司空》、《老师的眼睛》、《阳光灿烂的小屋》、《教育与生活》等诗,刊登在了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的交流材料上。《游感集》、《党员诗集》、《教师诗集》已集结成册。《滢源》、《戈壁·天山》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在《通州时讯》上发表。我们的教科研成果《“诗化校园”的办学构想及实施策略》一文在《中小学电脑报》上发表,童声合唱获得区第一名,并参加市级调演。前不久,近400名学生在我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太极拳,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又为诗韵的司空小学谱写了新篇章。现在的司空小学,正像教师写的一首诗那样:诗韵传承聚师情,化蛹为蝶映彩虹;校长治校诗化领,园丁齐力绘司空。■
  □编辑 朱桂英
其他文献
事实上,我虽然有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已发表数篇科学文章,但我已经不在传统的科学环境中工作了. 换句话说,就是不再像多数科学家那样,在学院或大学教授知识或从事研究.美国
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初中开展数学课题学习时,我加入了具有游戏性质的内容,与学生一起设计了“在一张A4纸上挖的洞能有多大”的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来源于一个小游戏:你能否在一张A4纸上挖一个孔,使一个很胖的人能从这个孔中穿过去。如果直接给出这个小游戏的答案,不利于学生对游戏中的数学问题的理解,因此,我让学生自行探索游戏答案,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实现四个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个洞可以
2007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同期(16.0℃)偏高0.8℃.其中,北京9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河北、内蒙古、辽宁为次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7.9mm,接近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感受到:针对前概念设计一些出乎意料的实验,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解决疑惑、发现规律、得出正确结论,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好方法。下面举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例1.针对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轻重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大小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想法,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样的一个物体,全部
早自习时,学生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我总结班里的情况,突然,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镜子照了起来。孩子们愣愣地看着我,半天没有反应。等他们回过神来,我问大家刚才看见老师的举止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相互看了看,没好意思说什么。  我微笑着替他们说出了心中的感受:惊讶、反感、别扭、不舒服、不合时宜,等等。接着,我请大家谈谈对在教室里偷偷照镜子这种行为的看法。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表示批评,班里那几个爱照镜子的女孩害羞地
化学学科中处处存在美,为美育走进课堂提供了充实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寓美于教学当中。    挖掘教材的内在美,领略实验的创造美  化学物质体现多样美、结构美、工艺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认识物质的化学属性,明白科学技术的规律,还要教学生认识事物的美与丑;學会爱美憎丑。教材中美育内涵挖掘得透彻,必然能让学生体会无穷乐趣,感受协调之美。比如,我教学生这样认识二氧化硫:它是常用的漂白剂和制
比较了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9201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分析了在乳清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酵母粉(0~20g/L)对该菌株分批发酵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思想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根本任务。  学校党支部作为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宣传、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勇于实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引领者、组织者、践行者、育人者、推动者,团结
人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是教师作为人的终极目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教育变革高潮迭起的时代,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挤压之下,教师的幸福正面临失落的困境.尤其是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