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如今的小学教学中,陶艺"漫塑"已经成为校本课程的新内容。陶艺的加入让小学生的学习更加的丰富和充实,并且还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进行陶艺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陶艺"漫塑"不同于传统的陶艺,它需要将漫画和雕塑两种艺术手法进行结合,成为陶艺的新突破,该内容的融入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创新陶艺教学策略已经成为新的热点。
【关键词】陶艺 创意校本 创新
一、陶艺"漫塑"教学的作用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以外,还要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教学。陶艺"漫塑"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真实的接触到艺术,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小学生在进行捣泥、拍打、塑性、刻制、彩绘等操作时,除了能够学习到陶艺的制作工序和技巧,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将陶艺"漫塑"创意课程加入到小学校本课程中,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创造,通过手上的操作来带动脑部的思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陶艺"漫塑"教学的策略
在陶艺"漫塑"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到陶艺的内在精神,并且将漫画和雕塑结合,在动手操作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创作思路的多元化。泥土是不具生命的,但是通过人为的塑造能够为泥土赋予生命,将其创作成造型各异、富有生气的人或物。在陶艺教学中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拟人法:通过拟人的方法将塑造的物体或者动物拟人化,能够让物体更加具有灵性,并且能够为其赋予新的生命,著名艺术家毕加索的陶艺作品就大多采用此种手法。
形态重叠法:该方法就是从视觉上将形态进行重叠以构成新的形态,该手法能够将整体形象的表现力强化,使得视觉感受更加强烈。
空间交叉法:以往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书本上的平面几何,学生在进行陶艺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平面思维扩展到立体思维,在创作中融入空间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夸张变形法:该方法是将正常的事物通过局部或整体的夸张塑造成与众不同的事物,漫画相比较素描等其他画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形象更加生动突出。漫画作品会运用头部放大或身体缩小等手法,从而重点突出局部,因此陶艺"漫塑"也常用该手法。
总之,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对于教学而言是一项突破和创新,该项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观念,也突破了传统陶艺手法,将漫画进行融入。该课程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对学生进行教导,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马立安.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J].成才之路
[2]陶冬雪,王晔.在阅读中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中)
【关键词】陶艺 创意校本 创新
一、陶艺"漫塑"教学的作用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以外,还要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教学。陶艺"漫塑"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真实的接触到艺术,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小学生在进行捣泥、拍打、塑性、刻制、彩绘等操作时,除了能够学习到陶艺的制作工序和技巧,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将陶艺"漫塑"创意课程加入到小学校本课程中,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创造,通过手上的操作来带动脑部的思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陶艺"漫塑"教学的策略
在陶艺"漫塑"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到陶艺的内在精神,并且将漫画和雕塑结合,在动手操作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创作思路的多元化。泥土是不具生命的,但是通过人为的塑造能够为泥土赋予生命,将其创作成造型各异、富有生气的人或物。在陶艺教学中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拟人法:通过拟人的方法将塑造的物体或者动物拟人化,能够让物体更加具有灵性,并且能够为其赋予新的生命,著名艺术家毕加索的陶艺作品就大多采用此种手法。
形态重叠法:该方法就是从视觉上将形态进行重叠以构成新的形态,该手法能够将整体形象的表现力强化,使得视觉感受更加强烈。
空间交叉法:以往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书本上的平面几何,学生在进行陶艺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平面思维扩展到立体思维,在创作中融入空间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夸张变形法:该方法是将正常的事物通过局部或整体的夸张塑造成与众不同的事物,漫画相比较素描等其他画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形象更加生动突出。漫画作品会运用头部放大或身体缩小等手法,从而重点突出局部,因此陶艺"漫塑"也常用该手法。
总之,小学陶艺"漫塑"创意校本课程对于教学而言是一项突破和创新,该项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观念,也突破了传统陶艺手法,将漫画进行融入。该课程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对学生进行教导,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马立安.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J].成才之路
[2]陶冬雪,王晔.在阅读中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