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懂事起,就被屡屡告诫,吃东西一定要注意吃相。可我老是改不了,一吃起来就风卷残云。那时物质条件贫乏,兄弟姐妹又多,你再慢条斯理地吃,等去盛饭时,锅里可能早就见底了。
莫言在《吃相凶恶》中,对自己的吃相多有自嘲,幽默坦然,令人莞尔。记得我上初中时,早餐是稀粥和馒头,菜是自带的一碟晒酱。先放一点酱在粥里搅匀,剩下的酱用馒头蘸着吃,直蘸得碟子洁净如洗才罢休。全场几百号人挨个蹲成一排,伸颈弯脖,喝粥吃馍,场面蔚为壮观。
小时候,家里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所以我对肉特别馋。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惊喜地发现母亲正在煮肉,我就守在灶前,等肉炖熟了,母亲盛了一大碗递给我。我很快吃完了,嚷着还要,母亲说:“吃多了会受不了。”可我执意要吃。母亲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就这样,我连吃两大碗肉,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
不过,那种满足感很快消失了,到了晚上,我觉得胃里特别不舒服,一打嗝就从嘴里往外冒油,压下去又涌上来,整整折腾了一夜,苦不堪言。由此我甚至对肥肉产生过些许畏惧,但那仅仅是几天而已。过后,对吃肉的渴望依旧强烈,吃相依旧难看。
其实关于吃相,儿时记忆最深的是有一个乞丐饿晕了,躺在麦秸堆上,有好心人给他送去吃的。那人一见食物,两眼放出狠狠的光,喉结一上一下地滑动。他不用筷子,抓起饭就往嘴里塞,由于吃得太快,噎得两眼流泪,脖子伸得像鹅。待一碗吃完,稍作平静,才拿起筷子,慢慢地吃第二碗。

后来长大了,读书时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曾国藩曾遭诬陷入狱。第一次吃牢饭,他看着那一个黑乎乎的窝头和一碗浑浊浊的水,尽管早已饥肠辘辘,但还是把“饭”推向一边。狱卒来取饭篮子,见饭菜没动,冷笑了两声说:“第一次没人吃,第二次没人剩。”果然,第二次送饭时,曾国藩不顾吃相,不仅把牙碜的黑窝头吃了个精光,那浑浑的汤水也喝得有滋有味。
这说明,人生在世,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活。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人在困境时,饿了几天没吃饭,哪还顾不上斯文?吃相自然好不到哪去。其实,在遵循礼仪的情况下,我倒很喜欢那种坦荡荡的吃法,率性,实在。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也说:“人生贵在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是不妨稍为放肆一点,细嚼烂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
莫言在《吃相凶恶》中,对自己的吃相多有自嘲,幽默坦然,令人莞尔。记得我上初中时,早餐是稀粥和馒头,菜是自带的一碟晒酱。先放一点酱在粥里搅匀,剩下的酱用馒头蘸着吃,直蘸得碟子洁净如洗才罢休。全场几百号人挨个蹲成一排,伸颈弯脖,喝粥吃馍,场面蔚为壮观。
小时候,家里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所以我对肉特别馋。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惊喜地发现母亲正在煮肉,我就守在灶前,等肉炖熟了,母亲盛了一大碗递给我。我很快吃完了,嚷着还要,母亲说:“吃多了会受不了。”可我执意要吃。母亲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就这样,我连吃两大碗肉,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
不过,那种满足感很快消失了,到了晚上,我觉得胃里特别不舒服,一打嗝就从嘴里往外冒油,压下去又涌上来,整整折腾了一夜,苦不堪言。由此我甚至对肥肉产生过些许畏惧,但那仅仅是几天而已。过后,对吃肉的渴望依旧强烈,吃相依旧难看。
其实关于吃相,儿时记忆最深的是有一个乞丐饿晕了,躺在麦秸堆上,有好心人给他送去吃的。那人一见食物,两眼放出狠狠的光,喉结一上一下地滑动。他不用筷子,抓起饭就往嘴里塞,由于吃得太快,噎得两眼流泪,脖子伸得像鹅。待一碗吃完,稍作平静,才拿起筷子,慢慢地吃第二碗。

后来长大了,读书时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曾国藩曾遭诬陷入狱。第一次吃牢饭,他看着那一个黑乎乎的窝头和一碗浑浊浊的水,尽管早已饥肠辘辘,但还是把“饭”推向一边。狱卒来取饭篮子,见饭菜没动,冷笑了两声说:“第一次没人吃,第二次没人剩。”果然,第二次送饭时,曾国藩不顾吃相,不仅把牙碜的黑窝头吃了个精光,那浑浑的汤水也喝得有滋有味。
这说明,人生在世,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活。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人在困境时,饿了几天没吃饭,哪还顾不上斯文?吃相自然好不到哪去。其实,在遵循礼仪的情况下,我倒很喜欢那种坦荡荡的吃法,率性,实在。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也说:“人生贵在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是不妨稍为放肆一点,细嚼烂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