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一次掺灰与二次掺灰击实对比试验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路基填筑土中的一次掺灰与二次掺灰击实结果不同的原因,谈谈实际的做法
  关键词:路基 一次掺灰二次掺灰 击实结果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oil subgrade filling a mixed grey and secondary mixed grey compac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reasons, talk about the actual practice
  Keywords: subgrade with a second mixed with gray ash compaction results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设不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县道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已拉开序幕,我市陆地面积为1175平方公里,规划七纵五横骨干公路,规划大部分为二级公路,标准高、里程多,如何在县道公路改造工程中确保工程标准及质量。笔者针对高邮市七纵五横骨干公路—和平公路改造工程中合理确定最大干密度谈谈实际做法。
  1.概述
  高邮市和平公路位于里下河浅洼平原区,田面自然标高为1.7-2.3米,路线走向为南北方向,起于高邮市甘垛与兴化交界處(四洲庄),终于河口大桥,全长9.56公里。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设计行车时速为80公里/小时,路基全宽8.5米,路面宽7.5米,路面结构层为23cm砼+16cm二灰碎石+32cm12%灰土。路基填筑高度设计:老路开挖到槽底后,对槽底采用5%的石灰向下处理15cm厚,向上再填筑3层各15cm厚的5%石灰土处理,即为路基顶。
  2.现场检测情况
  和平公路路基施工在2007年4月份,对老路开挖至设计高程后进行5%原地面处理,压实要求≥85%,向上填筑第一层过渡层,压实要求≥90%,第二层压实要求≥93%,第三层即为路基顶,压实要求≥95%,压实要求高,每填筑一层即为一个压实标准。路基顶试验段完成后,及时对试验段进行跟踪检测,发现其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要求施工方采用重型21-25吨三轮压路机进行复压,复压后又进行了检测,还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检测结果如下:
  序号 检测桩号 压实标准 现场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实测压实度 备注
  1 K0+040 ≥95 1.606 1.72 93.4
  2 K0+100 1.619 94.1
  3 K0+140 1.596 92.8
  4 K0+180 1.613 93.8
  3.原因分析及调整办法
  为加快和平公路工程建设,确保工期能够按期完成,现阶段都采用取土坑焖方,其目的就是降低土方含水量及缩短灰土施工周期。填筑第一层与底二层时都是采用一次掺灰碾压成型,施工路基顶层时,采用了二次掺灰的方法。工程进度虽然加快了,由此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掺灰使得土的塑性指数降低、最大干密度必定有所下降,灰剂量有所衰减,因此给压实度、灰剂量验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目前所用的最大干密度的标准都是采用一次掺灰所的,而现阶段施工都是采用的二次掺灰,其标准干密度与二次掺灰干密度有所不同。
  本人就一次掺灰与二次掺灰进行了对比试验,步骤如下:
  ①试验依据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及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②试验准备
  按规范要求。
  一次掺灰
  试验步骤省略,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图,由曲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得出最大干密度1.72g/cm2最佳含水量16%,设计掺灰量为5%。
  二次掺灰
  1)模仿工地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土样掺2%的石灰并露天堆放,至7天后测定其石灰剂量,测定结果为:1.4%、1.0%、1.1%、0.8%、1.0%。
  2)按5%设计灰剂量补足剩余的石灰及要求试配的含水量制备试样,进行室内击实试验。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图,由曲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得出最大干密度1.68g/cm2最佳含水量16.5%。
  通过上述对比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二次掺灰的干密度明显比一次掺灰所得的干密度要小,同时灰剂量又有所衰减。
  4.调整后的检测结果
  序号 检测桩号 压实标准 现场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实测压实度 备注
  1 K0+040 ≥95 1.606 1.68 95.6
  2 K0+100 1.619 96.4
  3 K0+140 1.596 95.0
  4 K0+180 1.613 96.0
  5.结论
   通过和平公路的施工实践总结出,在路基填筑施工中一次掺灰与二次掺灰所得的最大干密度有所不同,导致其压实度也不同。路基压实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土的密实度来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土的密实度是衡量压实质量,因此合理确定压实标准对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十分重要。通过调整压实度虽然符合设计要求,但路基强度有所下降,在工程施工中应尽量避免二次掺灰施工的方法。尽量采用一次掺灰碾压成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道路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及管理原则,探讨说明了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道路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t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
期刊
图的染色问题,是图论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图的染色一般分为边染色、点染色、全染色以及其它特定染色.本文讨论了平面图的全染色问题,证明了四个主要结论. 本文讨论的图均为
奇异摄动问题产生于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声学、光学、化学反应、最优控制等领域。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在讨论的微分方程中含有摄动参数,这种参数可以是反映一定的物理性质而自然
学位
在迭代算法中,一个精确的投影矩阵对重建物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投影矩阵计算复杂,特别是在三维锥形束中,大大制约了迭代算法的发展。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精确、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