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鼻咽冲洗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呼吸道反应的效果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次性鼻咽冲洗器冲洗对鼻咽癌放疗后呼吸道反应的效果。

方法

将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洗器组和输液器组,各40例。冲洗器组采用一次性鼻咽冲洗器将250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咽部,输液器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将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通过输液器冲洗鼻咽部,比较两组冲洗效果。

结果

冲洗器组患者鼻咽黏膜中重度反应28例,输液器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4,P<0.05);冲洗器组患者中、重度不适21例,输液器组32例,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5);冲洗器组患者口咽干燥6例、鼻腔粘连8例、鼻腔感染5例、呼吸困难2例,与输液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38,0.082,0.981,0.213;P>0.05)。

结论

鼻咽冲洗器冲洗鼻咽的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放疗反应轻、舒适度高,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患者容易接受与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基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专业技术小组在提高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疼痛护理专业技术小组随机选取314名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需求调查,并采取分层次的疼痛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疼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疼痛的护理质量。结果64.01%的护士认为对疼痛知识培训非常有必要;98.72%的护士赞成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护士疼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得分分别为(83.4±3.1),(85.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以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专科护士胜任力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筛选、确定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结果构建的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包含知识、能力、价值观、个性特质4个维度,27项胜任力要素及各项胜任力的权重,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
目的观察新型护理用具在眼部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为安全、规范、高效的护理工作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眼科住院患者2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55例和对照组141例。对照组为传统的眼药水使用方法,护士领药后按照医嘱发放给患者保管,护士按照治疗单每日按时到患者床边取用。试验组设计增加眼药水存放盒和眼药水彩色提示卡,将提示卡悬挂在病房眼药水存放盒上方,护士执行滴眼药水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家属督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目的探讨中文版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中的信效度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苏州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定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其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67,5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17~0.694,总量表折半信度为0.900,各分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
目的通过问卷方法调查护理专家对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的见解,从专家经验角度探索患者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在文献资料及护理专家头脑风暴法基础上,课题小组制定专家问卷,对上海市30家综合医院遴选出的210名护理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积极度、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210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各条目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