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浅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BLLF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实践的进展和教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物理教学要逐步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需要,物理实验的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导入、实施与创新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些优化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由于物理学具有概念性、实际性强的特点,与物理相关的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而现在不少物理老师的内功修炼,主要放在对物理概念的严密阐述、对习题的精辟分析上,“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继续教育、教研活动形同虚设,信息不通,知识老化,对现代教学技术重视不够,在课堂教学上教条、刻板,使物理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灵动性,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强在职物理教师的培训,及时充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定期进修,不断学习了解最新科技成果,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努力成为既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2、要树立面向全体的大教育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的整体水平是实行知识经济的前提条件。要把物理教学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看。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强弱,教师都要予以同样的关注,从心理上解放他们,从方法上引导他们,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参与创新性学习活动。要教育学生,读书不仅是为了“上大学”,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胜任工作”,能够接受社会和经济变革带来的崭新机会。因此,必须树立顺应社会进步,并为其服务,促进其发展的大教育观。
  3、发扬民主、尊重个性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大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如:同样的物理实验,学生选择的方法和途径不同,经历的体验不同,因而对于实验原理、现象、结论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有所不同,应该充许不同,甚至充许错误。而学生个体在实验的观察操作、设计上与教师或其它学生不一致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失败,教学不能成为模仿,不是“照方抓药”,不是制作“标准件”。要培养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特长和独立的个性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指导学法、重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面临着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试图想什么知识都知道,已是不可实现的客观事实,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把当前的教学作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让学生终生受用,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物理课堂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经常开展学法指导,在学生中开展学法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知道如何阅读教材与参考书,怎样听课,怎样作笔记,怎样完成作业,怎样进行信息采集,怎样用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抓住物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发现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适时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学会作出假设,敢于和善于做出假设;学会观察,敢于和善于观察;学会实验,敢于和善于实验;学会思考,敢于和善于思考;学会讨论,敢于和善于讨论;学会想象,敢于和善于想象,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
  5.注重实验的实施,突出科学方法,显化创新技法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要有理想的实验装置,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实验的演示及教学,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却削弱、甚至扼杀我们的才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实验中的技术、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以及蕴含的创造原理与创新技法传授给学生,对发展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它们“显化”,加以突出,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相当于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的进程中加进了一剂催化剂。
  中学物理实验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累积放大法,机械放大法,光学放大法,模拟法,还有替代法、转换法、平衡法、补偿法、共轭法等。而且每个实验都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确定的,也是教育教学创造活动的结晶,因此,其中也不乏创新技法,如联想创造技法、类比创造技法、设问创造技法、列举创造技法和转换创造技法等。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施——突出科学方法,显化创新技法。让学生体验创新活动的乐趣,使他们从中培养创新精神,掌握好物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创新技法。可以说,学生对研究方法认识的进步,其意义并不比创新本身小。
  但实验教学的实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时,发生矛盾、遇到困难甚至导致失敗,由此产生困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存在缺点及适用条件,困惑的产生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当然,学生的创新活动不可能是凭空产生,因此老师应及时提供知识原型启发学生,使他们经模仿、联想再造出新的事物。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和创新技法)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6.通过改变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创新
  每个实验都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来的,这个理论就是实验原理。为达到同一实验目的,可依据不同原理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原有实验的原理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创新,依据新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提出新的实验方案。
  7.通过改变实验器材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情形需改变原有实验的使用器材(包括测量对象)提出了在新的实验器材基础上测量原有的物理量或新的物理量的新实验课题,一般学生应用原有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无法解答新的实验课题,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这些都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创新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在创新中实现的,我们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发挥自我优势,形成和树立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使物理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促进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不同的临床医生和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术语。医疗信息在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的识别与传递,需要规范化、广泛统一的医学术语提供底层支撑来保障语义交
球鞋资讯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