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腹部疼痛消失时间、胃黏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胃泌素-17、胃动素水平、胃蛋白酶原-I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 29%,高于对照组的74. 29%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检测扶正固本颗粒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确认。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40℃,同时联合XEVO G2-XS ESI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模式测定,通过比对保留时间、分子精确质量数及二级质谱碎片等参数,结合UN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进行非靶向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探究该方法在鉴别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各7批次作为试验样品。取样直接上机气相色谱仪,进行非靶向检测,筛选11个变量,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到两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3.636%的主成分因子,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因子可以有效的区分开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结论利用气相色谱仪非靶向分析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可以鉴别出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
以轶纶95聚酰亚胺双股纱线为原料、2/2和3/3方平组织为织物组织结构,制备防护服外层阻燃面料试样,并对其热防护性能、拉伸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试样可满足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要求。2/2方平组织试样的经纬向拉伸断裂强力分别达1337.3 N和1252.8 N,经纬向撕裂强力性能显著提高(分别为146.3 N和133.9 N)。3/3方平组织试样经纬向的撕裂强力更好,分别为195.6 N和177.7 N,可很好地满足阻燃防火面料的使用要求。方平组织阻燃面料有望在消防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建筑表皮膜材的物理特性和形态可塑性为切入点,探索膜材在建筑生态设计中的适应性和可变性。分析膜材在建筑表皮中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方法,以期为建筑表皮膜材既能够满足形态和功能的需求,又能实现节能和提高人们舒适性的生态目标提供参考。
目的 比较胃癌不可切除且伴随肝转移患者,单独化疗及其与载伊立替康微球经肝动脉栓塞(DTACE)联治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阳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胃癌不可切除且伴随肝转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疗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甲组给予替吉奥与伊立替康化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伊立替康DTACE联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胸苷激酶1(TK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CD8+
通过改变发酵过程中粮食的种类及比例,探索出粮食种类对豉香型斋酒理化性质及风味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得碎米与糯米投放比例为4∶1时,有较高的出酒率,且口味甘甜。
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五大新城建设作为新一轮空间发展的重要战略,新一轮新城建设的重点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在梳理国内外新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比较研究方法,提出新城发展在居住模式、产业集聚、新技术新政策和建设机制等方面发挥着试验和示范作用。尽管新城建设过程中存在利弊,在世界范围内从未停止的新城实践,一方面受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因素所驱动,另一方面不断探索空间规划的应对措施。基于对未来新城发展趋势和关键行动的判断,提出上海新城需在新经济主导的产业集聚、需求升级主导的活力塑造、绿色生态主导的低碳生
(接上)5.1现状为使机器更为智能、具备自学功能,人类做出了许多努力,来为机器配备传感技术或AI技术。现状如图14所示,智能机器和机器人适应常规性认知任务的效率更高,传统机器却需要更多努力。此外,工人必须适应更新换代的机器,管理人员则要为快速革新的生产流程做好准备。
2021年10月16日-10月1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再度谱写酒业顶级盛会的精彩华章。届时2021第五届中国白酒(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会期举办。会议立足学术科研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实际,紧扣国际化、优质化和智能化三大主题,汇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专业媒体,共同深度探讨白酒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和重要突破,碰撞学术智慧、凝聚发展共识,携手推动白酒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实现新的更好发展。
目的探讨使用一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发生过敏时患者的药学监护,以及不同β-内酰胺类、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之间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发生机制。方法对1例结肠癌术后继发严重腹腔感染的老年男性患者使用美罗培南后出现全身散在皮疹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积极抗过敏,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抗感染治疗,给予全程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皮疹消退,未再出现其他过敏反应,治疗20 d后好转出院。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发生过敏主要与其各自的侧链有关,如无法避免使用,在已知一种碳青霉烯类过敏的情况下,建议谨慎选择另一种碳青霉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