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鲤鱼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母亲病危,医生说,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吴忠厚和大姐、二姐都赶到医院,陪着昏昏沉沉的老母亲。第二天早上,老母亲忽然睁开眼,含混不清地说着什么。吴忠厚凑近一听,原来她想吃荷花鲤。
  老母亲所说的荷花鲤,是生长在荷花塘里的鲤鱼,姐弟三人小时候没少吃。那时候还住在农村,门口有一口小堰塘,长满荷花,堰塘里的鲤鱼,常常跃出水面吃荷花。
  需要加餐的时候,父亲就会捉一尾鲤鱼清炖,一家人吃得高高兴兴,连一滴汤都不剩。母亲最喜欢吃荷花鲤了,说是吃过荷花的鲤鱼味道最鲜,父亲做的荷花鲤最好吃。但是,自从一家人搬进城里后,就再也没有吃过了。
  姐弟三人明白,老母亲肯定是想起了往事,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再尝尝荷花鲤。吴忠厚忙说:“妈,我这就回家去做。”
  吴忠厚让老婆守在病床旁,姐弟三人跑到菜市场,挨个鱼摊询问,有没有荷塘里养的鲤鱼。
  卖鱼人都笑着说,他们只管进货卖鱼,哪里还去问鱼的出处。几乎跑遍了城里所有的卖鱼摊,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回答,姐弟三人只得精挑细选了一条鲤鱼,拿到吴忠厚的家里烧制。
  鱼做出来后,姐弟三人都尝了尝,鲜嫩可口。说实话,他们早就忘了以前荷花鲤的味道,也说不准,这到底是不是老母亲要的荷花鲤的味道。
  姐弟三人把魚端进病房,吴忠厚扶起老母亲,大姐舀起一勺鱼汤刚喂进老母亲的嘴里,就被她一下子吐了出来:“这不是荷花鲤。”说完,她再也不肯吃了。
  看来老母亲还真记得荷花鲤的味道。吴忠厚无奈,只得在朋友圈里发消息,把老母亲的情况说了,请大家提供线索,哪里有荷塘里的鲤鱼卖。有个喜欢钓鱼的朋友回复,城郊就有一片荷塘,专供钓友垂钓,里面有鲤鱼。
  吴忠厚根据朋友提供的地址,开车找到那片荷塘,花高价买了几尾鲤鱼。回到家里,他又急忙做好鱼。可是,老母亲尝了尝鱼汤,咂巴咂巴嘴,轻叹一口气,还是摇头说这不是荷花鲤。
  这可是吴忠厚亲眼看着人家从荷塘里捞起来的鲜活鲤鱼,怎么还不是荷花鲤呢?
  姐弟三人在病房走廊里小声商量。大姐说:“会不会是鱼的做法不对?小时候吃的荷花鲤,都是父亲亲手做的,或许在调料和火候上有什么窍门。”二姐说:“要不找一下父亲?”说完,头伸进病房偷瞄了一下,生怕老母亲听到了,大发脾气。
  是的,以往只要提到父亲,母亲就会大发雷霆。
  当年,父亲把老家的农产品包装后,卖到城里,发了财,把全家都接到城里来住。父亲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也很快和别的漂亮女人好上了。母亲知道后,面对跪在自己面前忏悔的父亲,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离婚”。
  离婚后,母亲带着他们姐弟三个过,让父亲定期将抚养费打进银行卡里,不准他再踏进家门半步,更不准他来看他们。父亲和那个女人结了婚,有了孩子,可心里还是割舍不下这姐弟仨,总是厚着脸皮拎着好吃的上门探望。
  有一次,母亲把父亲堵在门口,咆哮着说:“你要是胆敢再来看孩子,我就离开这座城市,把三个孩子的姓都改成我的姓!”
  父亲知道母亲的脾气,说得出做得到,就不敢再上门了。三姐弟结婚时,母亲也硬是拦着不让通知父亲。
  大约十年前,父亲又离婚了。他跑到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说是经过这么多年,终于省悟过来,还是母亲最适合他,想和她复合,却被母亲拿着扫把一顿乱打,赶出了家门。母亲叫着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这个家与你无关!”父亲自那以后就独自生活。
  吴忠厚偷偷地带着孩子去看过独居的父亲一回,被老母亲知道后,愣是数落了三天,直到他保证不再去才作罢。再后来,听说老父亲卖了公司,搬了家,连手机号码也换了,就此失去了联系。
  现在莫说找不到老父亲,就算找到老父亲,让他做了荷花鲤,老母亲知道后还不得怒火中烧?二姐的提议,自然被否决。
  大姐分析,上次虽然是荷花塘里养的鲤鱼,但是水土不一样,问题还是出在鱼身上,不是地道的荷花鲤。大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让吴忠厚回老家一趟,找一找有没有荷塘鲤鱼,最好是从来没有用饲料喂养过的。
  吴忠厚早就和老家的亲戚断了联系,不过,堂叔的家,他还依稀记得,没别的办法,他就开着车先去找堂叔。
  堂叔已经头发花白,热情地拉着吴忠厚嘘寒问暖。吴忠厚讲了来意,堂叔颇有深意地一笑,说:“你算来对了。你说的荷塘鲤鱼还真有,而且仅此一家。也不远,我现在就带你去。”
  到了地方一看,吴忠厚忽然想起来了,这不就是他家原来的老房子吗?只不过房子重新翻盖了而已。门前的小荷塘里,一片翠绿,都是荷花。堂叔站在院门口高喊一声:“大哥,来客了!”
  屋里应声而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吴忠厚一看,不由得愣住了,脱口喊道:“爸!”
  父亲竟然搬回老家居住了。当初,父亲觉得还是老家清净,适合安度晚年,就买回了老房子,开始养花喂鱼,打发时光。
  吴忠厚说老母亲病危,特别想吃一次荷花鲤。老父亲眼圈一红,哽咽着说:“她终于想起了荷花鲤!”
  老父亲拿出抄网,在小荷塘里捞出几尾鲤鱼,装进塑料桶里,然后捏一撮盐放到桶里,说:“鲤鱼的身上水腥味很重,我放一些盐在水里,让它在盐水中游一会儿就能除腥。不过盐不能放太多,多了鱼就会死掉。”说完,他跑到屋后菜园子里,拔出几棵小葱,说是这种小葱施的是农家肥,格外香,然后又从花椒树上摘下几片叶子,说是花椒味重,会夺去鱼的鲜味,叶子味道轻,刚刚好。
  老父亲用塑料布盖住桶口,抱着坐到吴忠厚的小车后座上,就这样一直抱在怀里。到了吴忠厚的家,天已经黑了下来,老父亲开始给鱼开膛破肚,下锅制作。等到荷花鲤做好了,吴忠厚一尝,天呐!终于唤起了儿时记忆,就是这个味道!
  到了病房门口,吴忠厚让老父亲站在门外,自己端着饭盒进了病房。一打开盖子,大姐二姐都夸好香,老母亲闻到香味,脸上有了笑容。大姐扶起老母亲,二姐给母亲喂鱼汤,老母亲胃口大开,吃了几片鱼,喝了小半碗鱼汤,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人也精神起来。
  然后,老母亲说:“去把你爸叫进来吧。”吴忠厚纳闷地问:“妈,你咋知道爸来了?”
  老母亲笑笑,说:“这世上,只有你爸才会做出这种味道的荷花鲤,好久没有吃到了。”
  老父亲进来,眼里含泪,一把拉住老母亲的手。三姐弟都出去站在门外,老两口的对话传了出来。
  老母亲说:“当初是我错了,不该逼着你离婚,应该给你悔过的机会。”
  老父亲说:“是我混,对不起你和孩子们。”
  老母亲说:“你后来离婚后,想回来,我其实是愿意的,只是赌一口气,放不下面子。我真傻,为了面子,两次把你拒之门外。”
  老父亲说:“我知道,你的心其实住不进别人,都是我不好,这些年苦了你。”
  老母亲说:“我吃荷花鲤,其实就是借口,主要是想见你一面,当面告诉你,我原谅你了。我走后,你要是愿意,可以搬回来和儿女们住,这个家,还是你的。”
  门外,三姐弟泪流满面。
其他文献
冬生是独子,爸妈生他的时候已三十多岁。冬生从小到大,爸妈把他当宝贝一样宠着,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他受委屈。冬生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路顺顺当当,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大学毕业后,冬生如愿在城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又在城里谈了一个理想的女朋友。  春节时,冬生就带上城里的女朋友静子回农村老家过年。  回家的前两天,女朋友很兴奋。静子自小就生活在城里,她还没到过农村。静子是第一次见未来的
青山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秘书小宋。这一天,他跟着牛乡长到村里慰问贫困户柳大河。这个柳大河,干活拈轻怕重,跟着村里人出去打工,却因为干活不踏实,最后被老板趕回来了。如今柳大河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窝在家里无所事事,成为村里重点扶贫对象。  牛乡长掏出五百元钱,递给柳大河,柳大河说着感谢的话,然后两人握手。小宋赶紧拍了几张照片。  回来后,小宋选了一张照片,写了一篇青山乡牛乡长慰问贫困户的通讯,发到
田家庄有一个风俗,出嫁的姑娘在新郎到来之前,必须先穿上嫁衣,独自绕着村庄走一圈,表示自己即将嫁人告别家乡,最后坐上花车离开。  红儿是田老汉的二女儿,生得极美,今年二十五岁,终于要出嫁了。在田家庄,女孩超过二十二岁还没嫁人,就被称作“老姑娘”了。但田家庄的人从来不管红儿叫“老姑娘”,他们只是替她着急了三年。  人逢喜事精神爽,田老汉逢人就说:“我家二丫头终于找到婆家了!”  别人也会真心实意地接话
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贵贵独自坐在门前的青石凳上抽着烟。他居高临下地眺望着环绕的群峰、崎岖的山路和散布在零星碎田之中的破败村落,突然萌生去饶城买房的念头。  说突然萌生也不尽然。两天前,贵贵应小平之邀,前往饶城做客,看着小平坐落在高楼大厦里且装饰一新的房子时,这念头便如韭菜般渐渐不能割舍。如果那会儿还只能说是念头的话,那这会儿便是下定决心了。  当然,去饶城买房,决心好下,实现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至
画笔和纸张的接触会呈现出长短不一的点和线,随着手腕和手指的转动,线条或折叠或翻转,或褶皱或蜿蜒,飞溅而起的碳屑,折射出力量的大小轻重。  拿着画笔的人端坐在画板前,嘴角微微向上翘起,眼神在对面的叙述者和画板之间移动。  “眼睛还要小一点儿。”“鼻梁不是很直。”“下嘴唇还要厚一些。”……  叙述者在画像者的引导下,由刚开始的抵触、惊恐、迷茫渐渐地变成了合作、回忆、倾诉,尽可能细致地还原记忆中的影像。
一  城乡结合部有个十字路口,道路两旁没什么风景,路口的四个转角却都被占据了。最显眼的是一栋几十年的老居民楼,是以前某科研单位的职工宿舍,单位早搬迁了,但楼里还是住满了人。路口的一侧有一家汽修店和一个废弃的露天公园,在它们的斜对面则是一家老餐馆。  说来这几家还有些渊源。汽修店老板强叔和餐馆老板孙大爷过去是单位职工,两人都住在老楼里,单位搬离后就在旁边做起了生意。他俩能开店还归功于另一个老伙伴的帮
马中喜欢民间艺术,尤其是手上的绝活,只要碰上,能拍照拍照,能收藏收藏。这天,他无意中听说王峪村有个王莲花,从八岁开始剪纸,到现在六十多岁还在剪。马中想,剪了五十多年,肯定有绝活。于是,恨不得立刻见到她。  王峪村在深山里,马中好不容易才找到,在村口一打听,心里不由得凉了半截。  王莲花因为脾气倔,结婚不到半年就离婚了,再也没有嫁出去,孤苦伶仃,一个人生活。让人不解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倔脾气也跟
简 介  韩耀玲,1933年7月出生,河北平山县人。1949年5月在浙江参军,分配在11军31师(1950年底隶属于12军)文工队当演员。参加了挺进大西南、解放重庆、成都战役、川西剿匪等。1951年随军赴朝鲜参战。参加了第5次战役、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等。1955年复员,先后在部队家属委员会和制药厂工作。现在徐州12军干休所安享晚年。  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从一个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到如今步
2017年1月27日除夕之夜,潘长江第17次登上央视春晚,与蔡明合作表演小品《老伴》,赢得亿万观众的好评。鲜为人知的是,性格随和的潘长江在家里却是说一不二的“老船长”,女儿出嫁了,潘长江感觉自己的小公主被“海盗”女婿抢走了,一度患上了“嫁女抑郁症”。潘长江与女婿之间有着怎样的误解与深情?女婿石磊如何让岳父的嫁女抑郁症不药而愈?  家庭之船来了“海盗”女婿:笑星爸爸抑郁了  2012年7月29日,潘
王五和赵六是一对好哥们儿,二人靠养猪发了财,衣食无忧,手头富足,村里人很羡慕。可是近来闹猪瘟,王五对赵六心生芥蒂,嘴上不说,心里却别别扭扭。  不久前,赵六家的猪病了,他去百里之外的兽医门诊买来药,又是灌肠又是注射,几天后,药没用完,猪的病就好了。不久,王五家的猪也病了,拉稀,发热,症状和赵六家的猪差不多。赵六见王五急得火上房的样子,就说:“哥哥别急,我这里还有药,猪的症状也差不多,让你的猪吃了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