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推进师范院校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紧跟网络时代步伐,探究一种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颖的传授知识方式为高等师范生技能训练服務,时刻与一线教学同步跟进,促进高等师范专业实训环境的信息化、动态化,该模式将对高等师范生实践技能以及素质培养起重大作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师范技能训练;APP应用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编号:2017-JSJYYB-08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16-02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这是近年来教育部首次明确要求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职前培训,故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本科院校,在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方面有所突破迫在眉睫。
一、现状分析
1.师范生教育呈现出职前与职后一体化
现阶段,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从数量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进而转化到提高师资教育的素养和能力上,初高中对教师的需求要求新教师上岗就能胜任,这就使得师范院校必须积极推进师范生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保证所培养的师范生入职后基本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2.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师范院校关于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处于多元化的尝试时期,多数院校推崇的主要是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经过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在运用网络技术来支持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还十分薄弱。
3.新时期教育对象成长的新要求
“95后”已然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对象的主流,他们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这些新特征,应将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移动端融入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和科学化。
二、新模式研究
1.师范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大多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同时,实践教学采用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我校实践教学模式采用的就是“系统训练、信息协作、模拟仿真、在线互动、达标认定”一体化师范技能训练模式。在信息化、在线互动的基础上,引入移动互联网的APP应用,将学生技能训练中的重难点、知识点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教学经验和技能分享等分享到客户端APP上,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讨论、交流,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2.师范技能训练方法手段的改革
将“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学习模式引入移动客户端的APP中,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提高效率。
“微课”就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这里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教学经验和技能分享等。“微课”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境,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特别有利于参差不齐的学生课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师范技能训练APP架构
拟开发的移动端APP包含六大模块:专家精讲、名家赏析、学生作品、专家点评、经验分享、交流互动。
专家精讲:提供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
名家赏析:收集的来自于网络的名家微课视频;
学生作品:发布学生优秀的微课视频;
专家点评:专家针对学生的微课视频进行点评;
经验分享:学生的技能培训经验分享;
交流互动:可以进行师生交流互动。
其中,APP中的视频均采用“微课”的方式展现,短小精悍,易于学习。
4.微课开发
专门成立微课开发小组,成员由教师和学生参加,负责从前期的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的全过程。
另外,微课制作作为学生的一项技能,在师范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求全体学生分组制作微课,上传于网络,互相点评,择优传于APP平台,再由教师专家点评,供学生学习分享。
整个指导过程,不仅有高等院校的教师参加,而且项目合作方中学的教师也全程参加,指导学生师范技能的提高,真正实现“双导师”制。
5.技能培训教学方式的改革
师范生的技能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根据学科特点优化训练内容,要求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紧扣主题,采用名师示范、学生分组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另外结合学生的现身说法、典型案例分析、研讨等加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同时将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等融入训练课程,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在师范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多元实践和相互交流协作学习的运作模式。
三、创新之处
紧跟“互联网+教育”新时代,构建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情境。
将移动端APP应用于师范技能培训,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APP平台,将优秀的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交互。在这个平台上,师范生不仅能够学习、实践,同时在专项技能训练时,选拔学生师范技能微课上网,点评交流。该平台界面友好、喜闻乐见、操作方便、资源丰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2]赵志国,韩运侠.课程教育研究[J].依据中学教学实际构建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模式.2015,14:234,25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师范技能训练;APP应用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编号:2017-JSJYYB-08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16-02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这是近年来教育部首次明确要求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职前培训,故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本科院校,在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方面有所突破迫在眉睫。
一、现状分析
1.师范生教育呈现出职前与职后一体化
现阶段,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从数量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进而转化到提高师资教育的素养和能力上,初高中对教师的需求要求新教师上岗就能胜任,这就使得师范院校必须积极推进师范生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保证所培养的师范生入职后基本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2.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师范院校关于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处于多元化的尝试时期,多数院校推崇的主要是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经过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在运用网络技术来支持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还十分薄弱。
3.新时期教育对象成长的新要求
“95后”已然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对象的主流,他们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这些新特征,应将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移动端融入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和科学化。
二、新模式研究
1.师范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大多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同时,实践教学采用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我校实践教学模式采用的就是“系统训练、信息协作、模拟仿真、在线互动、达标认定”一体化师范技能训练模式。在信息化、在线互动的基础上,引入移动互联网的APP应用,将学生技能训练中的重难点、知识点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教学经验和技能分享等分享到客户端APP上,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讨论、交流,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2.师范技能训练方法手段的改革
将“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学习模式引入移动客户端的APP中,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提高效率。
“微课”就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这里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教学经验和技能分享等。“微课”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境,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特别有利于参差不齐的学生课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师范技能训练APP架构
拟开发的移动端APP包含六大模块:专家精讲、名家赏析、学生作品、专家点评、经验分享、交流互动。
专家精讲:提供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
名家赏析:收集的来自于网络的名家微课视频;
学生作品:发布学生优秀的微课视频;
专家点评:专家针对学生的微课视频进行点评;
经验分享:学生的技能培训经验分享;
交流互动:可以进行师生交流互动。
其中,APP中的视频均采用“微课”的方式展现,短小精悍,易于学习。
4.微课开发
专门成立微课开发小组,成员由教师和学生参加,负责从前期的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的全过程。
另外,微课制作作为学生的一项技能,在师范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求全体学生分组制作微课,上传于网络,互相点评,择优传于APP平台,再由教师专家点评,供学生学习分享。
整个指导过程,不仅有高等院校的教师参加,而且项目合作方中学的教师也全程参加,指导学生师范技能的提高,真正实现“双导师”制。
5.技能培训教学方式的改革
师范生的技能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根据学科特点优化训练内容,要求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紧扣主题,采用名师示范、学生分组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另外结合学生的现身说法、典型案例分析、研讨等加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同时将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等融入训练课程,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在师范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多元实践和相互交流协作学习的运作模式。
三、创新之处
紧跟“互联网+教育”新时代,构建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情境。
将移动端APP应用于师范技能培训,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APP平台,将优秀的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交互。在这个平台上,师范生不仅能够学习、实践,同时在专项技能训练时,选拔学生师范技能微课上网,点评交流。该平台界面友好、喜闻乐见、操作方便、资源丰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
[2]赵志国,韩运侠.课程教育研究[J].依据中学教学实际构建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模式.2015,14:23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