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精准照护体系:框架与运行机理

来源 :老龄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城市老年人精准照护体系,既是让每一位城市老年人过上有价值、有尊严、平等的晚年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城市老年人精准照护体系的框架搭建步骤如下:精准定位照护对象,精准拟定照护需求清单,精准构建照护模式,精准设计照护指标体系.城市老年人精准照护体系的运行机理包括内核运行与外围保障:内核运行是指与精准照护直接相关的措施与策略,主要强调通过网格化动态管理实施精准照护;外围保障是指维护精准照护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机制、环境调适机制、评估监督机制.
其他文献
抗战期间,与国民政府军交锋的轴心国部队,不仅有日军,实际上还有泰军.泰国出兵北向,逼近中国国境南缘,与国军交火,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泛泰主义民族情绪,收复英属缅甸境内的掸邦,以及云南傣族生活的西双版纳等所谓“失土”,一方面也是泰军在珍珠港事变爆发之后,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具体表示.泰军一度攻入云南国境,占领边境城镇,虽遭国军九十三师击退,直至抗战结束前,中泰两军都在云南国境南缘对峙.本文利用中、日、泰三方史料,重新建构这段历史,分析各方在这场冲突背后的角力与博弈.本文认为,泰军出兵并非其战后所称是受迫为之,反而是
2021年10月9日至10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南京大学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中心承办的“九一八事变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主持,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期刊
进入新世纪,莫言越来越感觉到戏剧旋律和节奏的乐音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它可以非常轻松地跨越地域、文化、文字和种族的隔阂,用优美动听的旋律达到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人群有效沟通的目的 .不过,莫言在小说创作中杂糅戏剧元素的目的 不是为了单纯的艺术形式.莫言小说中杂糅的戏文、穿插的快板词、嫁接的茂腔戏都是为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服务的.莫言在小说中加强对具有地域和民族色彩的地方戏曲的挖掘,对自己从小就耳闻目染的茂腔的充分利用,成为他的新世纪小说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征.
北宋文人吴处厚的赋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律体赋学方面,而律赋是宋代的科举文体,因此可将其赋学成就放在宋代科举视域下予以观照.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吴处厚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青箱杂记》的作者,二是“车盖亭诗案”的发动者.实际上,吴处厚还是宋代比较著名的律赋作家,南宋学者王铚将其列为宋代律赋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吴处厚也有比较丰富的赋学著述,他的《赋评》《三元衡鉴》在宋代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此外,《青箱杂记》中的赋学记述亦有较高的文学文献价值.吴处厚的赋学思想与他在北宋诗赋、经义之争中的立场密切相关,他主张律赋可以
本书作者马场毅出生于1944年,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后进入东京教育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博士课程时选择的课题是红枪会,其内容反映在作者上一本书《近代中国华北民众和红枪会》中①,该书是研究近现代华北社会史的必读文献.该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华北(特别是山东省)为主要研究对象,后半部分论述了中共与红枪会的关系.作者在第四章“中共与红枪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之后,正式开始对红枪会等开展组织工作.双方之间的关系曾一度紧张,也出现过红枪会拒绝中共的情形.最后一章“山东抗日根据地与红枪会
期刊
朝鲜文人崔岦、李廷龟与明复古派领袖李攀龙、王世贞的交往传说,虽然在朝鲜文坛广为流传,但其故事内容并非真实存在的史实,而是后世“好事者”虚构的产物.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朝鲜文坛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掀起的复古文学运动,以及17世纪后期兴起的对李攀龙、王世贞复古文风的批判思潮密切相关.因此,“崔李”与“李王”的交往虽为虚构,但背后所呈现出的朝鲜文坛对李攀龙、王世贞复古文风由推崇至批评的演进历史,以及朝鲜文坛复古运动的兴起受到李攀龙、王世贞影响的情况,却是真实的.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尚岩镇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创新动作有亮点,打造党史宣讲生动课堂,讲好党的光辉故事,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扣人心弦.rn实地宣讲出真知.尚岩镇充分用活红色资源,依托鲁南革命烈士陵园、兰陵县信仰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学党史,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新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到兰陵县信仰党性教育基地、镇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宣讲的形式重温革命英雄奋斗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期刊
歌与诗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剪不断、理还乱.稽古清源,歌与诗同为音声.自汉代“子政品文,诗与歌别”,自此“乐辞日诗,咏声日歌”.诗为辞诉诸于视觉成可观之物,故诗中有画、有意境;歌为声专注于听觉可娱人耳,故歌有声、有曲调.歌与诗分离是自身文体自觉发展的必然,其分离虽有较大争议,但二者在娱人耳目上所创造出的独特审美文化和审美趣味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当今一个多元、有声、语言文字已祛魅的技术王国里,诗歌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强歌与诗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歌与诗的传统,而且也有助于当下中国诗与
苏联剧变是深刻影响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近十年,国内学术界关于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呈现出持续深化局面,出现了众多新观点、新领域,研究也更加理性、客观、深入、全面.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可以把苏联剧变原因归结为政治、苏共领导人、文化、经济、民族和综合六个方面原因.未来,国内学术界仍需加大综合原因方面的分析力度,持续推进苏联剧变原因研究进一步深化.
《再见,牛魔王》是李云雷出版的一部以“故乡、童年、乡村故事”为主题的小说集,收录了他近年来创作的十七篇小说.这些小说以现在的“我”与少年的“我”相互叠加的方式,通过“我”的体验、“我”的感受,呈现出社会主义乡村的精神变迁,即社会主义精神从“传统社会主义”向“新社会主义”的演进,表达出70后一代人所共有的社会主义乡村生活经验、乡村想象.李云雷使自己的精神本体与“社会主义精神”相遇,塑造出在社会主义精神形构下的“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以及中国人的“体面”生活,为“真的中国”的精神和灵魂“写真”.这部小说集是李